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吴仁麟 《传媒》2014,(3):35-36
正回顾历史,我们曾经以为的偶然其实往往都是必然的。比如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新媒体现象,并不是横空出世、平白发生。这些我们现在所认为的新媒体(或者该说,未来的"旧"媒体),和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任何一种媒体一样,其实都是被同一种动力源所催生,这种动力源就是社会学家所说的"生活脉络"。什么样的生活内容和生活形态就会催生出什么样的媒体物种。  相似文献   

2.
根据传播学的原理,即使是一些民族性很强的日常用(商)品,例如美国的汉堡包、波斯的地毯、中国的瓷器.它们也是很好的传播媒介.当我们在享用这些用品时,我们总是或多或少地从这些用品中获得我们想像中的对方"形象",而这些形象往往影响着甚至决定着我们对用品生产群体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一、对"低俗"的认识应具有时空观 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判定"低俗"与否的标准.20世纪70年代,青年人穿喇叭裤戴黑色墨镜会被批评为追求资本主义腐化奢侈生活方式,被斥为典型的"低俗",但是在今天这些早已成为最普通的装扮.如今,无论是吴宗宪还是曾志伟,其主持风格均为内地主流文化所难容,管理层更是难以接受其中的"低俗",而他们在台湾和香港却都是名副其实的人气王.上述现象提示我们:研判"低俗"一定有具体的时空观.  相似文献   

4.
现实采写工作中,有这样的一种现象:有的记者和通讯员很不重视稿件的标题"打磨",不把标题制作当回事.往往是稿件写好了之后,匆匆忙忙想一个"大概",就"应付"了事.这样"凑合"出来的标题,不仅质量不高,而且往往不准确、不精彩.  相似文献   

5.
路透社有很多不同类型的新闻业态,包括文字,电视、图片社和在线媒体.我们不可能用统一方式来定义他们.我们把这些不同业态统一为一体靠的是诚实和正直的原则.在追逐更好的新闻和更优秀的照片时,我们经常面对困难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时会缺乏"正确"的答案和规则.然而,我们可以通过对指导我们工作的基本原则的理解,来防止我们的声誉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6.
今天被我们称作档案的事物,最初却被冠以别的名称,"商代叫'册',周代叫'中',秦汉叫'典籍',汉魏以后叫'文书'、'文案'、'案牍'、'案卷'、'簿书'等",[1]近代被称作"文件"、"图书"、"照片"等.对于这一现象,我认为不仅仅是称谓的不同,而档案和以上的称谓是不同概念,不同称谓表示其是不同类别的事物.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中的"出版"和"版权"、"著作权"一样都是舶来品,这是目前学界公认的观点.遗憾的是,尽管我们把这些现代出版业中的词汇引进到了我们的日常语汇当中,但我们对这些用语产生的内涵、语境和意义一直缺乏深刻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相同的意义内容,不同的编撰者、不同的报刊在制作标题时,往往会出现很大的差异。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新闻标题中的同义异构。这种同义异构,过去很少有人论及。下面我们就具体谈谈这种同义异构现象。  相似文献   

9.
一、把握导向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取向往往有所不同,甚至存在巨大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比较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  相似文献   

10.
有的档案馆(室)为了加大宣传效果,增大可信程度,往往把"镇馆之宝"、世上稀有的档案资料原件拿来展出.这些珍贵的档案原件,有的放在陈列台上,有的在墙壁上,没有特殊的保护措施,这对珍贵档案的保护是极为不利的.第一,这些珍贵档案形成时间已经很长,其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减弱,有的本身已经出现发黄变脆"等老化现象,放置在外面,容易受到阳光(灯光)、灰尘及有害气体的侵害,加速档案的老化过程,减少档案的"寿命".第二,这些珍贵档案本身其研究、收藏价值大,容易使一些非法之徒趁机进行盗窃、破坏,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和严重后果.为此,笔者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作”与"做”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玲  陈燕 《编辑学报》2001,13(4):243-243
"作”与"做”这2个字的使用频率相当高.在口语中,由于"作”与"做”发音相同,而无须区别使用,但在书面语言中,要想正确使用"作”与"做”就比较困难了,往往出现两字混用和错用现象.这给我们编辑加工、校对文稿带来诸多不便.那么,如何正确区分和使用这2个字,从而避免写作和出版物中的错用呢?  相似文献   

12.
"口红效应"是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经济不景气,口红的销量反而直线上升,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口红效应".人们把它用来描述经济危机下文化产业的繁荣现象.当前的金融危机或萧条时期,往往正是文化特别是文化产业得以发展与繁荣的机遇期.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以来,电视剧重拍成为电视剧艺术史上不容忽视的现象.经典电视剧的重拍,即在原有的版本之外重树一个视觉文本,其中包含原有版本的艺术沉淀,也衍生崭新的意义集合.重拍者在对待原有版本的态度上往往或游离不定,或若隐若现,甚至其中呈现的主体意向、审美情趣乃至表现手段与原有版本都相距甚远.对此,我们用"恒"与"变"来概括这种现象,以期更好地探讨经典电视剧重拍中的创作规律.  相似文献   

14.
对于那些和历史的一般变化和正常发展相左的现象,人们习惯称之为"怪现象",这些怪象往往使人感觉很难理解,民国初年的"洪宪帝制"就是这样一种历史现象。当时,袁世凯已手握北洋军的大权,脚踏大总统的宝座,可谓身居高位,权倾一时,为什么还要逆历史潮流而动,千方百计地复辟称帝呢?在万分遗憾的同时,人们也感到百思不得其解。《洪宪帝制——袁氏帝梦破灭记》一书拨云见日,为我们揭开了这一历史怪象背后的种种真相。  相似文献   

15.
<正> 数学与图书情报客观世界之间有着不同一般的联系:1.图书情报工作中虽然也存在着数和形的现象,但图书情报工作中的数和形往往不是直接产生数学概念和公式的起源,解决图书情报工作中数和形的问题往往是借助于数学中已有的概念、公式和方法,因此在借用这些概念、公式和方法时往往要根据图书情报工作的特殊环境和特殊条件对它们进行限制和修正.例如,在定义情报量时,有人借用信息量的计算公式I=-∑logPi来定义情报量,但用于情报系统的情报量和用于通讯的信息量有所不同,那就是通讯中的信息往往处在一种固定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在当下,少儿出版在市场化运作中出现了不少不好的现象,如少儿出版的"跟风现象"、"引进版一边倒现象"、"少儿出版娱乐化现象"等等.这些"无序"和"失范"的现象与问题的出现反映了转型时期少儿出版在如何应对新形势、新体制和新读者方面还缺乏主体意识,也就是说在文化定位方面还非常模糊,可以说,当下少儿出版注重的是商业目标的实现,还缺乏自己明确的文化目标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7.
中国、日本、朝鲜(韩国)三国作为都使用汉字的国家,对于有偿使用媒体、非人际传播、明示广告主、发布产品和服务信息的现象,都使用"广告"这一词汇,这是很有趣的现象.如果这个词汇是这三个国家根据自身历史发展和语言特点分别发明的,那么应该像三国指称近代化使用"维新""开化"和"洋务"一样,有不同的表述.我们有理由猜测,广告一词在近代中日韩三国应该来自同一个源头,经过流变,在三个国家分别落户.  相似文献   

18.
刘昆 《传媒》2018,(14):27-29
"没想到我们报界前辈的报道和这些重大改革关系这么密切!"这句话是笔者近段时间经常听到的,说这话的往往是较年轻的新闻同仁.让他们产生如此感触的,是我们推出的"旧报新读"栏目. 从2018年2月10日开始,《文摘报》开辟了"旧报新读——改革开放40年路上的人和事"栏目,选摘各大报刊刊登过的、曾经对改革开放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旧闻",并配发新的解读文章,至今已刊出20余期.这个栏目是《文摘报》结合自身的"文摘"特点,创新报道视角及形式,做好改革开放40周年宣传报道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9.
"节"与"日"往往是如期而来,因此这样的新闻往往显得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缺乏冲突.尤为要命的是,节日年年过,新闻年年报,其操作也就有了固定的套路,固定的内容,对于读者而言,"年年岁岁花相似",也就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时间外在于人类独立存在,本身是没意义的,每天24小时,都是"平等"的--是人类赋予了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功能和意义:今天和明天不同,节日与寻常的日子更是不同. 不少"节日"兼具多种功能,比如三八节,一则提醒社会关注妇女权利与健康;二则女性放假,获得娱乐休闲时间;三则举办庆祝活动,官方往往选择这一天表彰女性中的先进人物等.  相似文献   

20.
伪书的文化劣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些年一谈到出版,总不难听到"形势大好"的颂歌声.但是往深层次看,我们总是挥之不去一种隐忧.去岁今春批评得最激烈的伪书现象,不幸印证了隐忧并非杞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