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并列复句是初二学生学习复句关系的入门课。一般认为,并列复句是复句关系中最容易的一种,其实不尽然。应该说,掌握简单的并列复句最容易,而要掌握复杂的并列复句却需费一定功夫。关于并列复句的概念,初中第四册语文教材第91页中已有阐述。我们需要把握的特点是:1.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2.各分句分别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几种情况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3.几个分句之间不分先后、主次,且互不包含。在组合形式上,并列复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关联词组合,另一种是直接组合。前如:“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后如:“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做笔记则能使知识精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多重复句切分出来的分句,它们之间的关系要搭配,如果不能搭配,说明分句切分错了。下面运用这种复句关系搭配分析法对多重复句的几种情况加以说明。1.一个多重复句中有并列关系的复句,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几个分句分别说出有关的几件事、几种情况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或论述密切相关的事理,分句之间不分主次,彼此平行,这种复句叫做并列关系复句。并列关系复句,常常不用关联词语来连接,几个分句只借助语序直接组合,偶而也用“还”、“又”、“也”、“并”、“既……也”、“也……也”、“又……又”、“一边……一边”、“不是……而是”等等表示并列关系。并列关  相似文献   

4.
同学们知道:并列复句的几个分句,分别说明的是有关的几件事,或一件事情有关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不分主次,彼此平行。这类复句,可以不用关联词语,也可以用“既……又……”、“一边……一边……”、“一方面……另一方面……”、“不是……而是……”、“也”、“又”、“还”等  相似文献   

5.
一多重复句也是复句,不过它比一般的复句要复杂些。所谓复杂,是指它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的结构层次,“重”是指结构层次,“多重”就是多层结构层次。例如: (1)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 (并列) ,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毛泽 (递进) 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这个复句由三个分句组成,第一分句与第二、三两个分句分别并列两种情况,是并列关  相似文献   

6.
也谈主语的隐含江苏东台市梁垛中学张文荣复句中,几个分句的主语如果相同,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前后几个分句里都出现主语;二是前边的分句里出现了主语,后边的分句里就不再出现;三是前边分句里不出现主语,而在后边的分句里出现。毫无疑问,后两种情况属于主语的...  相似文献   

7.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新闻出版署近年修订发布的《标点符号的用法》,只说分号:“一、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间的停顿。二、有时,在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内也用分号。”对于在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也用分号的情况,只列举了转折关系一种。其实,分号除人们熟知的用在并列分句间外,在非并列关系的复句中,也不只用在转折复句中。现在,我以高中语文课本中,朱自清、鲁迅的几篇作品里部分分号的用法为例,加以说明; 例1.最好看的是它的西南面;西面斜对着圣马克方场,南面正在运河上。(朱自清《经典常谈》) 2.后来的史书全用《汉书》的体制,断代成书;二十四史里,《史记》  相似文献   

8.
〔问疑解难〕 1、复句有哪些类型? 复句的类型有9种:并列复句、承接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条件复句、假设复句、解说复句。 2、复句的扩展有哪些现象? 多重复句是由一般复句扩展而成的。一般复句扩展为二重复句有三种方式:①复句中的前一个分句是个单句,后一个分句扩展为一个复句,即是单句|复句;②复句中的前一个分句扩展成一个复句,后一个分句是一个单句,即复句|单句;③复句中的每一个分句又扩展为复句,即复句|复句。一般复句扩展为三重复句有五种方式:①复句中的前一  相似文献   

9.
复句     
几个意义上互相关联的单句合起来构成一个比较复杂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叫做复句。构成复句的每个单句叫做分句。例如: ①文艺是社会主义革命事业中的一条重要战线,文艺领域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一个重要战埸。 ②即使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极其伟大的成绩,也没有任何值得骄傲自大的理由。 例①由两个分句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两个分句本身都是主谓句。例②包含两个分句,主语在第一分句里出现,在第二分句里省略了。有的时候,主语在第一分句里省去,在第二分句里才出现。例如: ③听到这个消息,他一转身跳下卡车就往工地跑去。 根据分句之间意义上的联系,复句可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联合复句的各个分句是平等并列的,如例①;偏正复句的各个分句在意义上互相依靠,有主要与次要之别,如例②③。 联合复句的分句之间主要表示以下各种关系: 并列 几件事并列,地位平等。例如: ①弱国能够打败强国,小国能够打败大国。 ②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真理,是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0.
句式变换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将句子由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句式变换的常见类型有以下六种:1.长句和短句的变换一般单句中结构复杂,用词较多的句子就是长句,否则是短句。长句变短句的方法:(1)把长句的附加成分抽取出来,变为复句里的分句,或单独成句;(2)把并列成分拆开,重复跟并列短语直接配合,形成叠用的句式,变成复句的几个分句;(3)如果一个句子的宾语中心语和它前面的几个并列式的修饰成分之间存在着解说或总分关系,则可把此句变成一个解说复句;(4)借助复指,把长句附加成分变成并列分句,然后用一个代词去取代它…  相似文献   

11.
分号用法摭谈四川/罗益中义务教材初中语文第三册(人教版)《标点符号用法(节选)》一文中,对于分号的用法有这样的解说: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分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大,主要用来隔开并列的分句。……有时,在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内也用分号。分...  相似文献   

12.
日语的目的复句可分为单重目的复句和多重目的复句。在单重复句中,目的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每个目的分句与后面的行为句之间存在直接的目的关系。在多重复句中,目的分句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存在一定的层级性。其中一个目的分句是另一个目的分句的行为,同时又是后面行为句的直接目的。本文通过分析有关目的复句的大量语料,尝试建立"目的—行为"目的复句的结构模型。这种结构模型不但适用于目的复句的研究,也能为其他的复句类型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初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的常用复句有七种,其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为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和条件。学生对其中几种关系的辨析易混淆,从而形成理解上的误区。教学时,我采用“分析比较法”,较顺利地指导学生走出这一误区。误区之一:对比关系的并列复句和不相容关系的选择复句易  相似文献   

14.
论重叠复句     
汉语里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复句-重叠复句,这纲一般语法书上论述的并列复句不同,重叠复句前后分句不是原义的简单重复,而是在语义上有所发展,它具有强调的功能,特别适宜抒发强烈的感情,在文艺体作品中普遍运用,具有独特的语用价值和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5.
汉语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句子.各分句之间有不同的意义关系和构成方式。根据各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将复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联合复句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关系平等的分句构成的复句,各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没有主要和从属之分.分句与分句之间主要有并列关系、连贯关系、递进关系、解说关系、选择关系等类型;偏正复句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有主次之分的分句构成的复句,各分句之间意义关系有偏有正,有主有从,分句与分句之间主要有因果关系、目的关系、条件关系,转折关系、假设关系、取舍关系等类型。虽然复句类型和联合关系纷繁.但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复句都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表达,其中大部分复句是借助有些特殊的连词、副词和短语来关联分句和更准确地表达句子的意思,不同关系的分句间要用不同的词语来连接。下面就汉语选择关系复句、假设关系复句、转折关系复句、取舍关系复句中的常用关联词语及其维吾尔语表达形式加以简明总结。  相似文献   

16.
在复句教学中,尤其对多重复句的分析,初学者甚感困惑不解,其突出情况有二:分句确定难,一重切分难。为使复句教学取得良好效果,这“二难”是我们必须认真解决的课题之一。一关于分句确定难一重复句和多重复句,其分句与分句的组合情形基本类同:或主谓式与主谓式的组合,或非主谓式与非主谓式的组合,或主谓式与非主谓式组合的三种情况。可是,多重复句的组合单位(分句)要比一重复句的组合单位多,多重复句分句间的组合层次和结构关系比一重复句分  相似文献   

17.
语段的句和句之间的关系和复句的分句之间的关系有相同之处,但并不完全一样。语段的句间关系主要有并列、相叠、递进、转折、承接、解说、因果等几种。复句中的选择、假设和条件关系,在语段中用例极少。  相似文献   

18.
分号的用法比较复杂,是标点符号教学中的难点。分号表示一句话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停顿的时间比逗号长,但比句号短。分号常用于并列复句中。在并列的分句中,如果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第27页说:“分析多重复句的步骤是:第一步,先要从整体上分析,把整个复句划分为两个分句,并弄清楚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多重复句大多数是能先分为两个分句的,但也有不少是不能分为两个分句的。象下面的多重复句就非先分为三个分句不可: 它们不是生动活泼的东西,而是死硬的东西了;不是前进的东西,而是后退的东西了;不是革命的东西,而是阻碍革命的东西了。(《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788页)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二重复句。第一层是三个分句并列。  相似文献   

20.
<正>一、认识标点从标点符号角度审思2014年高考四川政治试卷非选择题,是一种全新的视角。考生通过关注冒号和分号的方式,抓住材料的层次,预示答案的要点数量,可以有效提高答案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冒号一般情况下用在提示语的后面,表示提示下文。其用法之一是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有分项说明。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分号是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一种符号。有的复句,用句号会把完整的意思分割,用逗号又不能显示各分句之间相对独立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用分号比较适当。在两个以上并列分句的复句中,各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如果有N个分号,那么就有"N+1"个并列句或层次,暗示其思考的答案可能就有"N+1"个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