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正试想一下,假如你身上的某个器官或组织出现了状况,你正担心能否找到稀缺的捐献器官,这时医院用3D生物打印机打印出一个全新的器官,并移植到你的体内,就像换掉机器上一个老旧零件般简单……近日,美国的一家公司就开发出了全球第一款人类组织3D打印机器人"BioAssemblyBot",不仅能制造生物医学材料,甚至还可以制造人类器官。  相似文献   

2.
《大众科技》2008,(10):10-10
美国科学家近期开发出一种新技术,可根据犯罪现场极少量的DNA样本就锁定可能的犯罪嫌疑人。 据美国媒体报道,DNA鉴定技术的使用在法医界越来越普遍,它可以使警方通过犯罪嫌疑人身上留下的任何微小物质判断出他的身份、体态等情况。就目前的法医技术而言,如果在混杂的DNA样本中,属于某个人的DNA物质少于10%,就很难确定这个人的身份和情况。  相似文献   

3.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头脑中的一些记忆其实并不真实,而是某个"邪恶"的科学家编造并植入大脑中的,你会不会感到不寒而栗?这一幕正在成为现实!美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地在小鼠的大脑中植入了虚假记忆。他们首先将小鼠放入第一个环境中,记录下与此环境有关的脑细胞;然后把小鼠放入第二个环境中,并通过激光激活与第一个环境有关的脑细胞,让小鼠以为自己置身于第一个环境中。这时,  相似文献   

4.
举手问吧     
能不能利用基因技术让人类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使人可以用光合作用为自身提供能量?大科技读者宋袁答:基因技术总能让人眼前一亮,不仅能用基因技术来改良农作物,还能在动物身上种出器官,甚至可以在小白鼠身上种出芹菜。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未来,科学家通过改变基因来使人也具备光合作用的能力,这是有可能的。虽然大自然中也有一些动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但是人体毕竟不比  相似文献   

5.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科学家能让死亡的心脏重新跳动起来。为了让从老鼠身上摘除的心脏恢复活力,科学家首先使用一种香波中使用的洗涤剂剥离掉旧的心脏细胞。只剩下胶原基质——这些蛋白纤维组织能够保证细胞连接在一起,并且能保持器官的基本形状——随后科学家在里面植入新生老鼠的心脏细胞。在把心脏与电极连接在一起后,科学家发现,心脏开始有规律地跳动,  相似文献   

6.
<正>你设想过没有,一个人正集中精力、屏住呼吸躺在布满钉子的钉板上,身上还站着几个人,而你却突然在他的胳肢窝里搔逗他一下,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恐怕此人一笑就会一命呜呼的。当然,这是我的猜想,科学家不会去做这样危险的试验的。  相似文献   

7.
国际资讯     
瑞士物理学家拟造"预测未来机器"如果你将有关这个世界的所有数据输入一个黑盒子,这个黑盒子能否变成一个水晶球,可以让你窥见未来--甚至还可以根据你的选择来测试将要发生什么?至少有一个人认为可以,而且他即将获得10亿美元的资金来打造这个黑盒子。德克.赫尔宾(Dirk Helbing)是一位物理学  相似文献   

8.
生老病死是谁也摆脱不了的自然规律。有的人生来就缺胳膊少腿,还有一些人在意外事故(如车祸、疾病等)中失去了某个器官,更多的老年人因为器官病变不得不在病痛中度过余生。如今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为人们摆脱痛苦而努力工作,将来,换一个正常而健康的器官将不再是幻想!“种植”器官  相似文献   

9.
一个闷热的夏日夜晚,突然你的手臂被蚊子叮咬了一下。不远的将来,你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刚才叮咬你手臂的蚊子是否携带有害你健康的病毒,只需把被你打扁的蚊子身上的一部分放到掌上型扫描仪中,几分钟之内,这个小机器就能显示出有关这个蚊子种类所有的信息,并且告诉你刚才有没有携带病毒。这个特殊的小机器"阅读"的就是蚊子体内的DNA条码。  相似文献   

10.
正如果有朋友给你介绍:"他是我爸爸的堂姐的姑姑的孙子的表弟……"估计你脑子里面立马乱成一锅粥了,无法理清这复杂的关系网。其实,人和人之间就是这样,这个世界并不大。相信这种经历你也似曾相识:和陌生人聊天,说着说着就发现,你认识的某个人他居然也认识!这么看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并不只是聊以安慰的空话。即便有人不识君,他熟识的人里面也会有人知晓你,尤其是对于声名远扬的人来说。  相似文献   

11.
小项目也能赚点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几年的时候,全国刮起了下岗热潮,我也成为其中一员了。这时,你只能自食其力了。于是,我开始到处找项目,找项目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2006年,有朋友向我推荐一台照大头贴的机器,还说自己在那里就做这个,生意非常火,他还向我保证说:如果你想的话,可以先赊给你一台机器,有钱了再还。  相似文献   

12.
在一次电视访谈中,林永健谈到成名前的种种辛酸,又说现在终于有戏可拍,却变得更忙了,每天都四处奔波,没日没夜.主持人问他,你觉得累吗?他不禁大笑,两只小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似乎觉得这个问题问得奇怪:"人家给你安排好吃的、住的,还给你钱,还让你挑自己喜欢演的角色,咱还出着名,累算个球啊!"  相似文献   

13.
人们经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动物身上这个如此精巧的装置是怎么形成的呢?各显神通的眼睛眼睛是人的五官中最复杂、最敏感的器官。不过,人虽贵为万物之灵,他的眼睛其实在自然  相似文献   

14.
当一个人离开这个世界时,还有许多人去怀念他,为他在工作中所得的的骄人业绩;为他的人格魅力;为他的在某个领域中出类拔萃的贡献等等。行文于此,我想起了诗人臧克家的《有的人》: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活在人们记忆中的逝者是不朽的。袁忠厚已经过世了,在碾子山山城凡是认识他的人无不为之溘然长逝而惋惜,尤其是华安老科协会员更是为此唏嘘不止。  相似文献   

15.
《金秋科苑》2011,(12):121-121
当一个人离开这个世界时,还有许多人去怀念他,为他在工作中所得的的骄人业绩;为他的人格魅力;为他的在某个领域中出类拔萃的贡献等等。行文于此,我想起了诗人臧克家的《有的人》:“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活在人们记忆中的逝者是不朽的。  相似文献   

16.
相传,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战国时代,有位被人称之为神医的扁鹊,他曾给人施行过剖腹换心手术,治好了病人,这当时是个幻想式的故事而已,但它却反映了人们千百年来对人体缺损器官移植的梦想和追求,今天,器官移植已逐步从梦想走向现实,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调查报告指出,目前世界上被植入控制化人工器官的人数已经超过100万。“控制化人工器官”一词最早出现于60年代的科幻小说中,被植入人造心脏的人变成了“超人”,他们能做出一系列凡人所不能做到的事。人体器官移植的研究整整花费了科学家一个世纪的时间,早在1905年,法国…  相似文献   

17.
《世界发明》2003,26(12):6-7
德国科学家最近利用去除活性的病毒作为载体将外来基因植入猪胚胎体内,成功培育出体内各组织因表现植入基因特性而发出绿光的幼猪。这一成果被认为对今后有目的地培养供人体所用的移植器官具有重要意义。慕尼黑大学科学家亚历山大·普法伊费尔与埃克哈德·沃尔夫等人在《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通讯》上发表论文  相似文献   

18.
在’95浙江省科普宣传周上,杭州街头的“电脑算命——破除迷信演示会”吸引了男女老少观众。听到一些人对迷信的议论,演示者说:“我可以比他们算得更准。”只见他拿出几张填有姓氏、年龄和职业的纸片让观众回答“有”或“无”以后,仅几秒钟就“算”准该人的姓氏、年龄和职业了。演示者解释说:“这是利用计算机二进制编码的方法,把表上的姓氏、职业等编成一个号数,然后把有你的姓氏、职业的表的编号相加,就会很快得出某个姓氏或职业的号数,我就可以猜中了。如果这个数字游戏让电脑来做比人算要快多了。”  相似文献   

19.
如果把人体看做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那么,构成身体的各大器官,总有因长期磨损而罢工的那一天。不过,现在有了医学专家的帮助,换条胳膊换只腿,换心换肝换肾乃至换皮肤,在技术上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如你所知,目前已经有很多他人的器官和人工的器官植入了我们的躯体:肝、肺、心脏、性腺、喉、角膜、上肢、下肢……人类已经完美地实现了许多人体"零件"的初步更换。  相似文献   

20.
超级机器预测未来如果你将有关这个世界的所有数据输入一个黑盒子,这个黑盒子能否变成一个水晶球,可以让你窥见未来——甚至还可以根据你的选择来测试将要发生什么?至少有一个人认为可以,而且他即将获得10亿美元的资金来打造这个黑盒子。其实问题本身非常简单——希腊到底要不要退出欧元区?但问题将会带来的后果却很难预料,其结果过于复杂,即使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专家也无法把握这一切将会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