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辩诉交易最早产生于美国,是追求司法经济和司法效率的产物.由于其自身对被害人权利的忽视以及重效率轻公正的弊端,导致司法界对其的争议一直持续不断.当然在中国这种争议也存在,人们对能不能在中国移植辩诉交易有争议.本文对辩诉交易制度产生的原因和辩诉交易制度的利弊以及诉辩交易的价值进行评析.本文认为辩诉交易制度在中国是没有生存环境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辩诉交易第一案,给中国刑事审判界带来巨大的震动;源于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也是其在对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平衡后的无奈选择;辩诉交易的效率价值取向告诉我们迟到的公正就是不公正;辩诉交易制度的瑕疵使我国在引入这种审判方式时一定要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3.
法律与正义是不可分割的:法律是实现正义的手段,而实现正义又是法律的价值之一。辩诉交易作为一个较为成熟与适用广泛的法律制度,它与正义之间的冲突必然不是主要的,在两者之间是存在一个稳定的平衡点的。本文主要通过对辩诉交易进行简单地介绍并对其法律价值进行分析,进而探究辩诉交易与我国司法正义的兼容性及引入我国的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辩诉交易制度渊源基础上,从诉讼权利理论、刑事司法正义观、法律价值等法理学角度探讨该制度的基础,进面有利于人们从理论上把握辩诉交易本身的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美国刑事诉讼中的辩诉交易程序,并结合社会现实,分析了美国刑事诉讼中辩诉交易的现实主义公正观;分析了美国刑事诉讼中辩诉交易的效率价值。  相似文献   

6.
辩诉交易制度虽然是19世纪在美国盛行的制度,但从公正与效率的关系以及意大利式的辩诉交易制度来看,它也适用于我国。它的实施将有利于我国公正与效率价值的实现,有利于节约我国的司法资源,有利于我国司法改革的深化,更深层的体现了我国的刑法原则,是我国“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的一种体现。因此,只要对其内在的某些不完善的方面加以完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完善措施,辩诉交易制度在我国是极具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7.
辩诉交易制度是渊源于美国并对其他国家的刑事法律制度和政策都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一项制度。作为人类优秀的法律文化成果,辩诉交易制度体现了人类的理性和智慧,走向法治化的中国是否应当在现有的社会背景和法律框架下移植这项制度,是一个重大而严肃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主要从法的价值、法律意识和法律移植的角度对辩诉交易制度进行了不成熟的法理学分析,试图能获得比较圆满的解答。通过分析研究辩诉交易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以及发展现状,笔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在中国的现实国情和制度背景下,不应当移植这一制度,并对这一论题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8.
辩诉交易源于美国刑事诉讼程序.并普遍适用发展于外国,但在中国可否适用,法学界和司法界人员看法多有歧见.有的认为中国现行刑事诉讼程序的简易程序也不是多么简易,可以引用辩论交易程序代替:也有的认为我国法律制度的目标正义为首,效率其次,若引用辩论交易会有损公正,破坏司法威严.作为一项在美国亦存在重大争议的诉讼制度,辩诉交易是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价值观,并具备移植入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的现实可能性,本文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制度公正与罗尔斯西方制度正义是两种不同的制度价值话语逻辑。马克思正义批判与价值研究方法论,坚持事实与价值、实质与形式、历史分析与实践确证的方法论整体,罗尔斯则是建构主义反思平衡法。马克思制度价值方法论优于罗尔斯制度价值方法。基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分析公正价值范畴的目的性、规范性、具体性,公正是优于正义的价值德性;从中...  相似文献   

10.
辩诉交易制度作为起源于英美法系国家的一种刑事诉讼程序,其保护人权的出发点与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具有一致性,我们应致力于培植这一制度所需的社会环境,在一定范围和条件下引进这一制度,开发其价值,完善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1.
正当程序作为理念,是西方法律思想、法律传统的体现,蕴含着人类对自身命运的关怀和对正义理想的追求。正义观念往往同自然法概念联系在一起。正当程序作为制度,通过程序实现自然法的正义理念,建立起通过程序的正义和通过程序的法治理论。正当程序的价值体现在对人的权利的保护之上,既具有相对于实体的程序价值又具有自身的独立价值。  相似文献   

12.
儒家的义利之辨,所讨论的并不是要不要“利”的问题,而是以何种方式实现利益的合理分配的问题。总体价值取向上重义而轻利的儒家义利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影响,也有负面效应。在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化的今天,中国社会如欲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价值体系,必须正视儒家义利观的积极因素,深入发掘传统“重义”精神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西思想家们在正义问题上的争论自古以来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之所以如此,主要因为人们不是在同样的层面上争论。正义首先是一个价值观念;其次,正义也是一个制度事实;再次,正义还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从理念、制度和日常生活三个层面考察了正义问题,并克服了国内在正义问题研究中存在的片面化倾向。  相似文献   

14.
"执行难"是生效民事裁判不能及时得到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情况。"执行难"既削弱了司法权威,使案件当事人对司法救济生出质疑,又影响社会和谐,聚集社会矛盾。倘若生效裁判的涉诉主体为特困群体,因其主体的特殊性,其执行问题就会变得难上加难,执行救助制度是破解涉诉特困群体执行难题的有效手段之一。采用多种手段对涉诉特困申请执行人进行必要的救济,既切实保障了涉诉特困群体的合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他们的现实窘境,又缓解了社会矛盾,凸显司法的权威性。目前,我国一些地区率先出台了相应规章,有针对性地对涉诉特困群体进行执行救助。通过价值分析的方法判断现存涉诉特困群体执行救助制度的价值,对该制度的目的价值和功能价值进行剖析,为建立全国统一的涉诉特困群体执行救助制度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经济制度正义实质上是一种价值,经济制度正义状况关系到制度功能的有效发挥,影响经济效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正义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正义的扬弃,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正义应包含社会基本权利的平等分配;个人所享受的权利与责任,义务基本对应相等等三大目标。  相似文献   

16.
刑事和解的的价值与困境权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以协商合作形式恢复原有秩序的案件解决方式,为我国的刑事司法制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刑事和解具有正义、效率价值,但又具有理论困境,目前还不适合在我国完全地引入和移植。因此,应权衡其利弊,借鉴和吸收该制度的合理因素,以理性的态度对待。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分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剩余价值的分配上 ,单纯讲求效率而不顾公平的按资分配是早期资本主义分配方式 ,其历史命运已经为马克思所深刻洞悉 ;单纯讲求公平而牺牲效率的平均主义分配是传统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 ,其结局同样是陷入自我终结的悖论之中。目前在学术界流行的按要素分配论中有一种单纯要求按资分配的倾向 ,这种倾向与人类的公平理想背道而驰 ,也与 2 0世纪发达国家的分配革命趋势不符。本文主张 ,真正的按要素分配应当是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有机统一 ,劳动与资本一样是生产要素 ,同样有权参与剩余价值分配。发生在第一次分配领域的真正的按要素分配 ,为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统一提供了“一次保障机制” ,发生在第二次分配领域的国家再分配则为这种统一提供了“二次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以女性主义理论和学术的核心——社会性别为基础来构建独有的反思视角,以此可以审视作为环境法基本价值的环境正义。现有的环境正义价值强调了种族间、区域间的正义,却忽略了作为重要分析范畴的社会性别的意义。文章在分析社会性别视角下环境正义价值的迷思后,展望了环境正义价值的新图景:强调性别环境正义;将差异平等作为标尺;实现从关怀伦理到关怀价值的转化;将公共/私人领域作为同时适用的场所。  相似文献   

19.
诉讼证据规则的存在不仅有其认识论方面的基础,同时也自有其价值论方面的根据。控制犯罪和保障自由是各国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过程中孜孜以求的两种价值目标,但这两种价值之间又存在着冲突,英美法系奉行的是权利保障观点,大陆法系则奉行犯罪控制观,当然二者又出现相互融合的趋势。我国刑事证据规则立法应以司法公正为其价值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法官素质是影响司法公正的重要因素,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司法公正,法官必须具备与其职业相适应的思想政治素质,还必须具备相适应的专业性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同时法官的职业品格,工作作风,人格魅力也会对司法公正产生影响,所以,提高法官素质促进司法公正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