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刘颖  朱静雯 《出版科学》2016,24(2):84-86
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作为切入点,分析受众对App杂志的“使用”状况以及四种需求“满足”形态,以期为App杂志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的编辑学理论将作者、读者、编者、媒体四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解构为“间性”理论,认为四者之间存在着三种“间性”,即“主体间性”“媒介间性”和“主媒间性”。本文认为,上述四要素的交互作用必然造成编辑活动的主体、内容和客体三元素之间经常处于失衡状态,需要编辑充分发挥“平衡者”的角色定位。文章首先介绍“平衡者”概念的理论渊源,即“间性理论”,认为编辑活动的交互性必然导致编辑过程中各元素之间的不平衡。其次从编辑活动的实践方面分析不平衡现象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最后探讨学术期刊编辑如何处理上述诸多不平衡问题,发挥“平衡者”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3.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09,(23):88-88
林赛拍杂志封面钻链不翼而飞 素有“手脚不干净”名声的好莱坞明星林赛·洛韩,日前在伦敦为《耻》杂志拍封面时,所佩戴的顶级品牌钻石颈链及耳环在拍照完毕后不翼而飞,苏格兰场警方正调查此事件。  相似文献   

4.
"服务三角形"理论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构成“服务三角形”理论的四种元素:策略、系统、人员、读者,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问题,着重阐明了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5.
《读友》杂志是一本新生代的文摘刊物。在编辑过程中,杂志努力开辟“第三种文摘模式”,即淡化文摘杂志“吃现成饭”的痕迹,强化编辑在选稿后的主动性,加大编辑“整合”力度,给“旧稿”赋予一种新形式、新含量、新角度、新思想,依靠刊物的“保鲜”特色在文摘刊物中赢得自己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6.
"STS三角循环理论"在图书馆工作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STS三角循环理论”入手,分析了读者服务工作构成的四种元素:服务 策略、服务系统、服务人员和服务对象的相互关系及作用,着重阐明了为读者服务是图书 馆工作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7.
我与《军事记者》结缘,那是2004年10月的一天。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铁路京广线上拾得一张半新不旧的《中国国防报》,打开一看,在这张报纸四版的最下方,我发现了“欢迎订阅《军事记者》”的广告。随后往下看广告内容,方知这本杂志是“新闻理论探讨的论坛,新闻知识荟萃的园地,新闻采访写作的良师,新闻记者成长的摇篮。”啊!这是我多么渴望、理想的一本好杂志。如获至宝的我,顿时感到莫大欢喜。接下来再看书的刊号82-204,全国各地邮局均有订阅,这下我高兴极了。为不忘杂志的刊号,我当即将征订启事用剪刀沿黑框线条剪下,塞进了我随身携带的笔记…  相似文献   

8.
柳林岚 《声屏世界》2010,(10):59-60
美国著名管理学者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构成国家竞争力优势的“钻石体系”理论。他认为,国家竞争力优势的形成依赖于企业.而企业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则取决于四大关键要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在企业或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过程中,这四大关键要素“彼此环环相扣”“交错运用,形成企业自我强化的优势”。中国广播发展到今天,已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属性。分析中国广播竞争力的发展现状,可以发现,“钻石体系”也以非常积极的姿态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9.
20人编辑9本杂志 “如果一本杂志居然可以雇佣2.5个人以上的编辑,这简直是无法想象的。”新奥尔良最大杂志集团McMedia的经营合伙人之一、集团首席运营官肯定地说。  相似文献   

10.
“摘译”是一本杂志的名字,上海出版,通行于“文革”。其时,它是最好看的杂志之一,登苏联与西方最新的文学作品,内部发行。 1974年左右,毛泽东为抵制“形而上学猖獗”,指示办这样一种杂志。样式为321K本,像书。封面——记不清了——好像没有图案设计,一看就是好书。  相似文献   

11.
当前的三网融合实践表明,业务模式创新和规制方式的创新是推进三网融合的核心和关键.本文根据三网融合发展的实际,将机遇和政府由产业竞争力“钻石模型”中的辅助元素变为基本元素,以修正后的“钻石模型”分析了三网融合产业的创新和规制模式.认为必须面对广电与电信从产业间分工走向产业内分工的变化情况,创新在同一产业体系下的差异化竞争业务模式,并建构渐进式融合的规制方式,才能真正解决双方的相互进入以及监管问题,提升三网融合产业竞争力以及广电、电信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公称部数”休矣─—日本杂志出版界面临新的考验兹心日本杂志业界所说的杂志发行量,共有四种类型的用法。一种是出版社方面的理想数字,即所谓的“公称部数”,一种是实际印数,即“印刷部数”,第三种是交给书店的数字,即“发行部数”,最后一种是实际卖掉的数字,即...  相似文献   

13.
新政     
《青年记者》2010,(17):2-2
8月25日,台湾“行政院新闻局”核准大陆杂志《读者》入台发行,这是大陆第一本杂志获准进入台湾。《读者》杂志入台后仍使用原刊名,但改以繁体版发行。  相似文献   

14.
操办杂志的人已经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一本杂志要生存,最好的状况是善于经营,自负盈亏,否则必须要得到经济上的外来支持。目前国内杂志的资金来源,无非有几种模式:要么政府扶持,要么企业赞助,要么外来公司协办。宽泛地说,能够列入国内文化杂志类的,可以说有上百种。既有非常学院派的如《中国文化》、《方法》,又有非常大众化的如《文化与生活》等。在此,我只能将探讨的范围规定在以下的12本既非纯学术,又非大路货的“雅文化”杂志中。在我看来,这12种杂志可以说代表了目前文化类杂志面临市场经济时,所作出的几种应对姿态。基于这种思路,我们来观察这12种杂志,看看它们的应  相似文献   

15.
如何推动传统纸质期刊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期刊业面临并且正在探索的问题.融合之路的入口在哪里?能否走得通?一般认为大众读物、休闲类杂志走多媒融合之路或许行得通,学术类杂志呢?“等等看”还是“走走看”,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决策.《物理之友》选择了后者.这是一本传统期刊的艰难转身,行思录下,示于同行.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出版新闻公司公布了一九七九年的日本出版状况。过去十年中出版新书的数目逐年上升,一九七九年比一九七八年增加了新书一百七十七种,总数达二万七千零八十二种,售出的册数共有七亿零二百万册,比一九七八年增长了百分之四点一。总销售额为六千六百四十亿日元(约合二十九亿六千四百万美元)。一九七九年也称“杂志年”,因为这年的杂志发展特别迅速。现在日本差不多有一万种杂志,其中在市场上出售的杂志,包括政府单位、学术团体、文学同人办的刊物在内,共有三千一百六十种,这比一九七八年增加了一百  相似文献   

17.
王娟 《大观周刊》2012,(45):47-47,64
“四字语”是汉语中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是汉语语言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鲜明体现,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四字语”问题不容小觑。本文试从“四字语”的英译、教学现状、文化几个方面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对这一问题加以探讨,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中“四字语”问题的良好解决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王颖颖 《青年记者》2017,(12):79-80
国内周播剧的发展:在曲折中前进 2017年,湖南卫视两大周播剧场合并为“青春进行时”,取消原先的“钻石独播剧场”,电视剧播放安排方面将只保留“金鹰独播剧场”和“青春进行时剧场”.其实这并非湖南卫视第一次对周播剧场进行停播调整,自2011年湖南卫视引入周播剧这一电视剧制播形式以来,从最初的“芒果周播剧剧场”到今天的“钻石独播剧场”和“青春进行时剧场”,其间包括剧场名称、剧场播出时间、播出周期以及播出电视剧类型等等都处于不断调整当中,这显示了周播剧在中国的发展并不太顺利.  相似文献   

19.
王驰 《青年记者》2009,(16):99-101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文摘类杂志市场出现了一个“小阳春”,其标志性的事件是:《看天下》改版并获得初步成功;《博客天下》创刊;出自党建杂志门下且具有高度市场化气质的文摘杂志《畅谈》问世。这三本文摘杂志无论从市场定位还是编辑手段上,均呈现出与早期文摘杂志截然不同的风貌,将其称为“新文摘杂志”并不为过。以下试对其内容定位、编辑手法做一简析。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字化传播环境下,新闻业如何进行形式创新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本文认为,故事的本质和讲故事的技艺可以给新闻的形式创新带来启发,但新闻行动者同时也要厘清新闻与故事的形式关系,并警惕过度“讲故事”可能对新闻形式产生的不利影响。本文从形式理论的角度,将新闻与故事的关系表述为四个命题,同时探讨了新闻如何在“结构”、“解释”、“沉浸”、“情感”以及“艺术和创意”这五个讲故事的元素上进行有限创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