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樊腾凤,字凌虚,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生于直隶顺德府唐山县西良村(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西良村)。清初,因其参与抗清活动而成为闻名遐迩的义士;失败后继续编撰韵书《五方元音》并刻板印行,因此他又是中国著名的音韵学家。  相似文献   

2.
《天津档案》2006,(8):4-4
近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的前夕.市档案局馆党组成员、副局长张俊桓、吴芬同志分别带领各支部书记及党员代表近30人冒着烈日酷暑来到武清区南菜村镇西小良村和聂官屯树.深入到农村困难户家中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  相似文献   

3.
沧源县勐来乡民良村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为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学习科学技术难的问题,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于2010年1月建成规范化的图书室。  相似文献   

4.
<正>临翔区档案馆作为平村乡换良村的扶贫挂钩部门,为确保换良村与全区一同顺利脱贫不出纰漏,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全力以赴参与到12名区乡村干部及驻村工作队组成的实干队,全覆盖挂包12个组413户农户,以实干精神迎国检。一是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对照村退出10条、户脱贫6条标准,全面落实脱贫  相似文献   

5.
营口西炮台     
<正>营口西炮台,是一座近代海防军事遗址。始建于1882年(清光绪八年),建成于1888年,迄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著名民族英雄左宝贵1884年曾亲自督修营口西炮台。营口西炮台也是东北唯一的、保存完好的生土材料建筑,曾历经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895年3月6日中午12点,日军进攻西炮台,镇守炮台的海防马步练军营官兵奋起抵抗,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997年辽宁省委命名西炮台  相似文献   

6.
业余时间“爬格子”至今有五年时间了。但在省内颇有名气的大报上稿,是我根本没有想到的。1992年12月,我围绕农村怎样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稿科学种田、抓了两篇稿子,结果居然上了陕西报和陕西科技报。1992年12月初,兴平县电台杨希望老师给我提供了两个线索:一是我县南市乡陈良村近年来围绕效益种田,瞅着市场赚钱,在间作套种上大做文章。二是庄头乡马村这几年实行区域种植、专业化管理,从而使全村形成了“一村一品”的产业新格局。同时,他还给我  相似文献   

7.
一、汉译西学书自16世纪末起西学东渐以后,一般将有关西方宗教文化的图书称为"西书"。"西书"入中国的一大高潮在耶稣会士入华期间。1540年创办的耶稣会为了进入中国内地传教,在16世纪末叶选派了范礼安(Alexander Valignari)、罗明坚(Michael Ruggieri)、巴范济(Franciscus Passio)、利玛窦(Mattaeus Ricci)四名意大利耶稣会士来华。罗明坚终于在1582年得到广东制台陈文峰的允准,入住肇庆并正式传教。罗明坚在明末首先进入中国内地,并最早在  相似文献   

8.
一、方汉奇同志在他的《中国近代报刊史》中写道:“《字林西报》停刊于一九五一年,先后出版一百零一年,……是在中国出版时间最长……的一家外文报纸。”这个结论错了。据我所知,1845年在香港创刊的《德臣西报》(China Mail),直到1974年8月18日才停刊,历时一百二十九年。它寿终正寝时名叫《中国邮报》,是1967年才开始改用的。如果说,改了名就不算的话,《德臣西报》这个报名也沿用了一百二十二年,远比《字林西报》长二十一个年头。何况《中国邮报》本来就是《德臣西报》的英文直译而己,算不上改名。二、《孖剌报》与《德臣西报》不是一回事。有些材料在介绍香港《中国邮报》时说:“……先叫《孖剌报》,后叫《德臣西报》……”把《德臣西报》与《孖剌报》混为一谈。其实  相似文献   

9.
新疆古称"西域",土地面积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很早以来,西域就同内地有密切联系.公元前101年(西汉武帝太初四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使者校尉.公元前60年(西汉宣帝神爵二年),西汉政府在乌垒(今新疆轮台境内)设置西域都护,郑吉担任首届都护.<汉书·郑吉传>上说:"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此后,中国历届中央政府都在西域设官建制,有效地行使对西域地方的管辖权.  相似文献   

10.
科圣张衡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夏村).曾任东汉尚书和河间相等职.  相似文献   

11.
新闻作品常被称为“易碎品”,大多数作品在完成刊发使命后即雁过无痕了。作为采写者,当时可谓是抓耳挠腮提炼主题、搜索枯肠组织文字,但时过境迁后,便忘了。然而,我采写的一篇《拼将青春染荒山———记孝昌西山的一群青年创业者》(载《孝感日报》2003年4月28日一版)的通讯,却在事隔一年后,还时时被回忆起来,令我兴奋。一通讯写的是湖北省孝昌县王店镇西大山生态农业开发。完成这件作品前,我曾先后两次到过西大山,对西大山作过实地调查。西大山面积万余亩,但开发前却是漫山遍野长满荒草。近两三年来,西大山成了王店镇投资开发的热点。本地的…  相似文献   

12.
《爱情是最后一座桥》,[奥]西默尔著译林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奥地利作家约翰内斯·马里奥·西默尔(JohannesMarioSimmel,1924年——)是当代世界上最富成就的作家之一。他创作的大量社会批评性主题的长篇小说和儿童书籍叙述精彩,分析独到,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艺术性,《爱情是最后一座桥》就是其中一本。  相似文献   

13.
一、方汉奇同志在他的《中国近代报刊史》中写道:“《字林西报》停刊于一九五一年,先后出版一百零一年,……是在中国出版时间最长……的一家外文报纸。”这个结论错了。据我所知,1845年在香港创刊的《德臣西报》(China Mail),直到1974年8月18日才停刊,历时一百二十九年。它寿终正寝时名叫《中国邮报》,是1967年才开始改用的。如果说,改了名就不算的话,《德臣西报》这个报名  相似文献   

14.
穆欣 《北京档案》2000,(6):56-57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一日(1900年8月15日)凌晨,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枪炮声中,慈禧率光绪皇帝、皇后、瑾妃、大阿哥溥(亻隽)等换便衣乘马车仓惶离开紫禁城,狼狈西逃,开始了为期一年零四个月的逃亡生活.  相似文献   

15.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一日(1900年8月15日)凌晨,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枪炮声中,慈禧率光绪皇帝、皇后、瑾妃、大阿哥溥(亻隽)等换便衣乘马车仓惶离开紫禁城,狼狈西逃,开始了为期一年零四个月的逃亡生活.  相似文献   

16.
1999年,正是澄西船舶修造厂(简称澄西船厂)的二次创业关键年,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澄西船厂在船舶行业率先引进了ERP思想和理论.2000年,该项目正式上线,2001年,项目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7.
党洁  占琦 《东南传播》2018,(7):142-144
2018年6月第二届世界西商大会将在西安召开,"一带一路"和"大西安"战略背景下,传承西商精神、建构"西商品牌"对西安营造重商、亲商、富商的城市形象意义重大.大众传播媒介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在"西商品牌"的建构和传播中能起到有效作用.但自2017年"西商品牌"概念在首届世界西安大会上提出以来,媒介传播效果并不理想,受众对"西商品牌"普遍存在指向不明、概念模糊等问题.融媒体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传统媒介与新媒体,持续建构"西商品牌",助力城市经济发展,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8.
田同之字彦威,一字在田,山东德州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其晚年所作之《西圃词说》,于后世影响极大。但正如田同之《西圃词说自序》所说,此书乃其"追述所闻,证诸所见,而诸家词话之切要微妙者,又复采择之,参酌之"而成,并  相似文献   

19.
1985年河南濮阳发现的《述善集》手抄本 ,是濮阳西夏遗民四世祖唐兀崇喜于元至正十八年(1348年 )编著的文集。全书共分《善俗》、《育材》和《行实》三卷 ,内收记、序、碑铭、诗赋、题赞、杂著等共70余篇 ,保存了极为丰富的元明时期的历史文献 ,真实地记录了西夏唐兀氏祖先随元军征战的战绩和定居河南濮阳后的功业 ,是研究元朝及明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及民族融合的珍贵资料 ,更是研究河南濮阳西夏遗民历史文化的绝无仅有的第一手资料。杨氏 (唐兀氏 )家族珍藏此书600余年 ,始终没有刻印出版 ,现仅存清顺治十六年 (…  相似文献   

20.
《西城追忆》是北京市西城区档案局(馆)创办的内部刊物,从2001年创办到现在已经走过9个年头。9年来,我们始终以贴近人民群众为宗旨,围绕档案编研工作,力求打造出本地区的档案文化品牌。作为首都中心城区之一,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