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设计背景] 桐乡--浙北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这一方水乡沃土上,孕育了数千年的文明,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尤其是秋天那一派田野菊海风光,更使这方沃土增添了迷人风采.  相似文献   

2.
桐乡,相传是菊花仙子栖息过的地方;菊花,让这个享有“百花地面”美誉的江南水乡到处弥漫着芳香。每年秋天,热情好客的桐乡人都会举行隆重的菊花节,以菊会友、以菊兴旅、以菊活市。桐乡的市花——婀娜多姿的杭白菊己成了人们心中美丽的化身。你瞧,茫茫菊海中,菊花仙子正迈着轻盈的脚步走来了——  相似文献   

3.
桐乡盛产菊中珍品——杭白菊,种植历史已有300多年。杭白菊是我国的“四大名菊”之一,以素净洁白、淡雅馨香和保健功效而闻名中外。也许你会觉得奇怪,既然杭白菊是桐乡的特产,为什么不叫“桐白菊”呢?我们也是通过采访才知道,原来,以前桐乡交通不便,小白菊大都是通过安徽茶商销往外地的。茶商为了借用杭州的知名度,冠以“杭州”之名,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杭白菊”的习惯叫法。美丽传说关于杭白菊,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从前有个人叫阿牛,和母亲相依为命。不幸的是,母亲的眼睛突然瞎了,阿牛四处求医都治不好。孝顺的阿牛心里非常难受。一天夜里,他…  相似文献   

4.
狄洪军 《考试周刊》2012,(88):159-159
作者为解决如何让德育之花在回归生活这片沃土上绽放这个问题,努力思索,积极创新,通过自身奋斗在教育一线上的经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怎样才能让德育之花精彩绽放在回归生活的这片沃土上的想法和做法.论证了德育之花在回归生活上绽放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最爱是野菊     
吴珍珍 《辅导员》2009,(22):I0003-I0003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题记 万千花中,我独爱菊;千万菊中,我最爱野菊。家乡的小河边,有座小土丘,平日里毫不起眼。但初秋的风吹过,便吹开了遍地的野菊花。蔚蓝的天空下,大片的野菊花在风中翻起了一轮一轮的波浪,宛如花的海洋。站在对面的我,满眼里便只剩下这黄成一片的花海。徜徉花海,让人真的痴迷上这大自然的杰作。  相似文献   

6.
听了邱北县孙菊芬老师的一节数学课,教学内容是“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九义”教材第五册第87—88页)。这节课由于教师精心设计了课堂练习,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堂练习体现新旧联系,以旧探新 这节课,老师一共设计了四组练习题。第一组是在基本训练时出示的,题目是给下列问题说出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相似文献   

7.
春 节 是 最 重 要 的 传 统 节 日 。 古时 ,在 家 中 厅 堂 上 的“ 岁 朝 清 供 ”瓶 花 , 选 用 寓 意 吉 祥 的 十 种 花 材 , 表 现 十 全 十 美 的 主 题 。 如 今 ,春 节插 花 更 有 恭 祝“ 福 禄 寿 喜 、家 道 兴隆 ”的 意 思 。 春 节 适 用 的 花 木 花— 桃 花 (大 展 宏 图 、长 寿 、 ——驱 邪 )、芦 花 (瑞 雪 丰 年 )、银 柳(富 足 )、 金 色 大 菊 、黄 金 鸟 、百 合 、洋 兰 、红掌 、朱 顶 红 、马 尾(吉 祥 如 意)、郁 金 香(幸 福 )、马 蹄 莲 (春 风 得 意 )、扶 郎 花(热 情 )、康 乃 馨 (健 康 温 馨 )…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第十册新增课文《养花》,通过一些平凡小事叙说了“我”为什么养花,养了什么花,怎样养花,以及养花的乐趣。文章清新流畅,情趣盎然,象一朵开放在生活沃土上的绿菊,淡雅、高洁,别具风韵,表现了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同志对生活的灼热的爱。课文有七个自然段,按作者的写作思路,可归纳为五个意义段。  相似文献   

9.
菊花,并不等于菊这种植物开的花。这不是在做词汇游戏,这是一种语言和思想的奥秘。菊如丝如缕的花瓣梦幻般地开放,如同清幽的精魂,悠然乘着汉文化的轻舟抵达心坎,脉脉承传,不可析释。历代文人墨客都喜欢流连花前,借菊咏怀。而让菊花名满天下的却只有陶渊明一个人。菊花缘此成了傲岸高洁的象征。菊花是陶渊明心灵的菩提之树绽放的精神之花。  相似文献   

10.
沃土任何一粒种子在青羊的土地上都会生根发芽。苏小的今天正是因为生长在青羊区这片沃土之中。“聚精会神抓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则更是这片沃土中养料的源泉。我们得益于“五还给”,得益于落实课堂教学“十环节”。随着“一校一景、一校一品”错位发展的理念的提出,追求特色发展已经成了各校的目标。基于我校实际情况和地理位置,我们提出了“固君子之本,育坚韧之节,明思用之道,励凌云之  相似文献   

11.
文田 《语文天地》2008,(7):23-23
菊花又名"黄华"、"长寿花",其色彩斑斓,花形多变,姿态万千,为我国名花之一。千百年来菊花与诗人墨客、诗词歌赋结下了不解之缘。骚人墨客或爱其素,或赞其姿,或歌其节,或颂其彩,为我们留下了大量传诵千古的咏菊诗篇。菊花不以娇艳的姿色取媚于时,而是以素雅坚贞的品性见美于人。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辞官归隐,栽菊赏菊,爱菊成癖。其咏菊佳句"采菊  相似文献   

12.
小丝瓜儿像单杠.头刁七朝下脚朝上,风儿吹来悠悠荡。 菊茱节.烫了头发。花我妈妈,也是这样的美发!爸爸说‘“妈妈,就是一朵菊花!小丝瓜(外一首)@张向阳~~  相似文献   

13.
北宋著名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是一篇历久传诵不衰的经典之作。作者在这篇文章里用具有高洁品格的“莲”自况,表现了爱君子之德的主旨,言简意丰。本文章法极为严密,首段“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总提,接下来分别说“到陶渊明爱菊“”、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第2段开头又进一层,依次赋予“菊“”、牡丹”、“莲”不同的象征意义。结尾再“以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表明不同的人生态度。写文章是要注意前后照应的。但《爱莲说》第1、2段开头都按照“菊—牡丹—莲”的顺序安排,而结尾却将牡丹放在后面,变化为“…  相似文献   

14.
《湖北教育》2014,(11):F0002-F0002
在全国闻名、风光旖旎的第一将军县红安,这片广袤的沃土上,一朵教育的奇葩正绽放着灿烂的笑靥独立枝头,尽显风姿。她,便是颐颢故里、红安教育之花——二程中学。  相似文献   

15.
秋,是那么的美!我追逐着渐渐远去的大雁,不知不觉就到了稻田边。两边的稻穗挡住了我的去路,像是在挽留我一样。于是,我便蹲下身子尽情地观赏这些活泼可爱的精灵——那些谷子十分饱满,似乎要胀破肚皮。一股香甜味儿扑鼻而来。可是,它们为什么长得这么饱实呢?我想是沃土给了它们营养,让它们茁壮成长。沃土哺育着世界上的万物,就像妈妈一样哺育着自己的孩子,让孩子们茁壮成长。长大的稻谷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母亲,弯下腰,亲昵地和沃土说着悄悄话,陪沃土聊天,与沃土共同观赏这秋天的美景。其实,亲情也是这样!如果没有亲情,沃土就不会永远肥沃,稻子…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对于梅兰竹菊的称赞由来已久,它们占尽春夏秋冬,中国文人以其为"四君子",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有节,菊冷艳清贞。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从而使花木草石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人格的象征  相似文献   

17.
<正>听了周忠玉老师的这节课,总体感觉就是本色简明,轻松自然,清新脱俗,淡雅如菊。周老师上的是萧红的《呼兰河传》,文学作品的教学必须遵循文学作品特有的一些规律,发掘作品独特的核心价值。周老师的这堂课总体上让人感觉到教师是在遵循着文学作品教学的规律教课文,文本的独特的阅读价值得到发掘,转换成有意义的教学价值。这是本色语文的基本要求。抓住了这一点,整个课堂的设计和具体流程就显得纲举目张,精致简明,没有多余的花  相似文献   

18.
我的家乡在桐乡 杭白菊是我们家乡的 ,特产 。 清明时节 勤劳的人们把菊苗一行一行 ,地种在地里 到了夏天 杭白菊个子长高了 。 , 。农民伯伯忙着给它们拔草 压枝 修剪 在他 、 、 。们的精心照料下 杭白菊越长越茂密 秋高气 , 。爽的时候 杭白菊长出了一个个圆圆的花蕾 , ,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翠绿的叶子中间 叶子姑娘悄悄地说 花蕾妹妹 别害羞! , :“ ,别害羞! 过了几天 杭白菊开出了一朵朵小 ” ,花 雪…  相似文献   

19.
干花制作     
1.材料准备百日菊(九月中旬时的花最好要在早上采)、桂花或女贞叶片、硅胶、细铁丝、硬纸板、花盆。2.制作方法将百日菊摘下.留2厘米花柄。剪一段4厘米长的细铁丝.将一半插入花柄内,用硬纸板围成一个固定圆筒.其高度和直径以能罩住花为宜。把花朝上放入硬纸筒中,向筒内徐徐注入硅胶,直至将花埋住。放置6~7天,花已脱水干燥.可抽去纸筒.花即现出。叶片的制法与此相同.将于花上插的细铁丝接长.外面用绿色的塑料条将叶片的叶柄缠入,按顺序排列好.即完成了一朵于花的制作。3.制作艺术将花盆内装上沙或碎土.选一支最大的百日…  相似文献   

20.
秋菊咏叹调     
秋菊,你含苞绽放了。天凉好个秋,菊花开满头。金黄红艳的菊,风情万种的菊,潇洒豪迈的菊,以滴血的心灵播种冻结的荒原,为岁月涨起成熟的思绪。心花怒放的菊,赤诚坦荡的菊,倔强傲岸的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的菊,燃亮萧秋黯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