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写字台的抽屉里,悄悄地收着两本证书。许多年过去了,无论整理过多少遍抽屉,也无论从这抽屉里清理出多少过了时的证书,然这两本证书却总是被小心地珍藏着。它们静静地站在抽屉深处,犹如我朝夕相处的挚友,这两本被视作生命挚友的证书,一本是档案助理馆员的资格证书,一本就是《上海档案》颁发的“改革潮中话档案”的征文获奖证书。二十年光阴飞  相似文献   

2.
记得我读小学时曾担任“红领巾义务读报员”,我区有张农民报,居然把人民日报的大块文章和上级重要精神改写成快板、韵句,奉献给自己的读者,大受农民欢迎;后来我参与县报工作,也在语言通俗化上作过努力;近些年在高校任宣传和教学工作,发现一些语言明快生动的家乡县市小报常常为学生珍藏,并引用在作文、讨论和演讲之中。这使我多年来一直在琢磨:县市报纸应有自己的语言特色,其特色首推俗  相似文献   

3.
精品一例     
“多出精品”、“抓精品工程”这一类的话,现在是图书出版行业的一个热门话题。什么是精品,从新闻出版部门的政府官员到从事图书出版事业的专业人员,都发表了许多看法,我也有一点感想。我想举一个例子。在我家里,精心保存,不,是珍藏着一本书。这本书是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贺宜写的长篇童话小说《小公鸡历险记》(以下简称《鸡》)。“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个幼儿园的图书馆被“造反派”造了反,图书扔得满地都是,这本《鸡》就被我捡上了。书一打开,就合不上了,一口气读完。虽然是“小儿科”童话,可成人读起来一样的兴味盎然。…  相似文献   

4.
1.调羹麦克走进餐馆,点了一份汤,服务员马上给他端了上来。服务员刚走开,麦克就嚷嚷起来:“对不起,这汤我没法喝。”服务员重新给他上了一个汤,他还是说:“对不起,这汤我没法喝。”服务员只好叫来经理。  相似文献   

5.
记得我读小学时曾担任“红领巾义务读报员”,我区有张农民报,居然把人民日报的大块文章和上级重要精神改写成快板、韵句,奉献给自己的读者,大受农民欢迎;后来我参与县报工作,也在语言通俗化上作过努力;近些年在高校任宣传和教学工作,发现一些语言明快生动的家乡县市小报常常为学生珍藏,并引用在作文、讨论和演讲之中。这使我多年来一直在琢磨:县市报纸应有自己的语言特色,其特色首推俗语效能。俗语,应该有两层意思,一是通俗的语言,二是指通俗而广泛流行的相对定型的语言,包括谚语、俚语、口语、成语等结构简练、带有形象色彩、反映人民群众经验和意愿的语句。“话要俗说才能传得远”,  相似文献   

6.
每当我双手捧起这张40多年前的结婚证书,虽然雪白的纸已经泛黄,周边已经磨损了,但证书上那鲜红的大灯笼、含苞怒放的牡丹、醒目的大喜字却依然放射着鲜艳的光彩,两只栩栩如生翩翩起舞的蝴蝶,总是让我回忆起40多年前的那段往事,回想起那段纯真甜蜜的爱情。  相似文献   

7.
孙秀峰寻父     
“现在他们没有坟墓,也没有遗骸,甚至没有一份荣誉。我们到底在为他们找什么?”71岁的孙秀峰被肺心病折磨多年,每到冬天病痛更加猖狂。她喜欢夏天。夏天,天气好的时候,她总是坐在门口,眼睛望向院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察右中旗的一个叫乌素图的镇上。此时是晚上,孙秀峰坐在火炉边,怀里是一堆尺寸不一的带有字迹的纸和一个小布包,里面是她父亲的入伍通知书,它们在柜子里像宝贝一样被珍藏着,见证着这几十年来孙秀峰对父亲的寻找历程。孙秀峰把它们一张张放进了火炉里,只留下那张通知书,“等我走后,把它放进我的棺材里”,她告诉坐在旁边的三个女…  相似文献   

8.
这是我的一点心意省委同意我省筹建少年儿童图书馆的消息,象一阵春风吹遍了星沙內外,桔子洲头。文艺界闻风而动,带头发动义演,不少著名演员登台献艺,剧场开始活跃起来。十二月十三日,省京剧团在海员俱乐部举行义演时,有个老大爷一个人买了四十多张戏票,有人问他为啥买这么多,他回答说:“我听说这是为筹建少年儿童图书馆义演。我只这么点钱,送到图书馆去吧,不好意思,不送去吧,我心里又老惦记着这件事情。想来想去,我决定多买点戏票,表示我对孩子们的一点心意”。当人们去打听他的姓名和地址时,他连忙搖着头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微不足道。微不足道”。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图书馆珍藏着1944-1950年间完整的<渤海日报>,这是我馆弥足珍贵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1982,(2)
二月二十七日,平江县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和读者聚在一起,争看一个红色信封,信封內装有人民币伍拾元,这是平江县三和公社党委书记单庭哉同志赠送县图书馆的购书费。单同志是我县的模范干部。上次在县国家干部会上受到了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奖励,得了奖金伍拾元。他便将奖金伍拾元赠送给县图书馆购书。单书记说:“我给党和人民做了自己应做的工作,党给了我的荣誉,工作中即使有些成绩也是大家的功劳,是党的领导,这奖金转赠给图书馆购书,为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出点力”。  相似文献   

11.
几个月前,我看到一张小报上登了这样一条标题——《我看“职称英语统考”这东东》。初见“东东”一词,如入五里雾中,全然不知其为何物.尽管我已经吃了许多年的文字饭。看罢文章.方知这“东东”乃“东西”之意。于是我断定这是笔误.甚至抱怨那些编辑、校对怎么连标题上的错字也没有看出来。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是提高人民文化知识水平,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四化建设中,图书馆担负着“耳目”“尖兵”的作用。要完成这个任务,图书馆干部队伍建设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本文就图书馆干部队伍建设问题,谈点看法。一、关于县图书馆干部队伍的数量问题世界上任何一种事物都有一个量的规定性。图书馆的干部队伍也是这样。如果对图书馆的干部队伍在数量上没有一个恰当的、合理的规定,只是泛泛地谈论图书馆要完成这样或那样的任务,那是不够实际的。  相似文献   

13.
珍惜荣誉     
在我的书柜里,已珍藏和保存着一百多本荣誉证书。这些荣誉证书人部分是新闻单位颁发给我的。我一直都很珍惜。 翻看证书,最早的一本是原随县广播站颁发的模范通讯员证书。那是1983年,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的我,忽对新闻报道产生了兴趣,于是我采写讴歌农村新人新事的新闻稿件投寄县广播站,当年我被评上模范通讯员。1984年我被《新农民》杂志评为模范通讯员。不久我在村小学任教,后来又干起了幼教。由于在新闻报道中干出了点成绩。后来我又被招聘到镇广播站从事宣传报道。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采写的新闻稿件先后在中央、省地、市级报纸和电台采用。仅1986年我就被《湖北日报》、《襄樊日报》等8家新闻单位评为优秀或模范通讯员。  相似文献   

14.
盘点证书     
把各种奖状、证书由八开的一大张改为红本本似乎是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也就在这差不离的时候,我由业余作者“下海”成了专业记者,因为工作关系,不断收到大小不一的红本本,有证书、荣誉证书和聘书等等,到1998年退休时已有满满一大盒子,也无暇顾及,一直放在橱顶上。春节期间,忽然想到,这些红本本也是我人生档案的一部分,应该很好盘点一下。于是分门别类,居然得出这样一个数字:作品获奖证书45本,荣誉证书17本,聘书10本,共有72本之多,令我自己也吃了一惊。虽说,不是每本都有很高的“含金量”,但都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段经历,一种肯定,都有美好…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赞誉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坚守“传承文明、服务社会”初心,又说“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我对这些话语深有体会。图书馆工作非常平凡,一辈子默默无闻地为人找书,为书找人,但数以万计的图书馆员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劳动,图书馆就成为了“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造就着伟大的图书馆事业。这是一项“传承中华文明、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事业!  相似文献   

16.
发展和普及乡镇图书馆,变目前省、市(地)、县(区)三级公共图书馆网络为省、市、县、乡镇四级公共图书馆网络,从而改善我国图书馆的网点布局,全面提高图书馆服务人口的复盖率,应该是我国图书馆界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发展和普及乡镇图书馆(也包括城市街道图书馆)应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明确纳入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七五”计划之中。“发展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不但反映经济规律,也反映着自然规律,必须坚定  相似文献   

17.
说起来,当初为了避免使一些票证单据之类的东西遗失,所以我特地备了一本家庭“档案册”,从而将这方面的东西放置其中,日积月累,后来不仅数量有了增多,内容也相应扩展开来,连相片等等也一概存放进去。自从我家有了“家庭档案册”,果然再也没有发生票证单据之类遗失的事(此前这现象常常发生),要找什么也很方便。 当然,今天我这篇文章,主要是想说说在我家的“家庭档案册”中的一份独一无二,也是为我(应该说也包括我的家人)特别看重的东西,那就是一张区“人民代表证”。这张“代表证”的面积并不大,通体是鲜红的,就在这张鲜红的证件上,印着我的名字,也就是说,我即是这份“人民代表证”的持有者。面对着这份“人民代表证”,我总能感受到它的沉甸甸的份量。  相似文献   

18.
寻校记     
在我的家庭照片档案中,珍藏着一张略微泛黄、图像模糊的黑白照片,那是我的中专母校——湖南图书情报学校的大门照片.这张照片是1991年我在母校学摄影课时,自己拍摄并洗印出来的.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我的心底总会涌起一股对母校深深的眷恋与思念之情.  相似文献   

19.
欣慰的盘点     
报社即将迁入新型智能化办公大厦,据说不会再像老办公室有这么多橱子、柜子了,我下决心趁此好好清理一下我这满满一橱子的宝贝“家当”——存报,好轻轻松松乔迁“新居”。整整两天的劳累过后,望着那厚厚的三大本装订成册的300多期报纸,心里竟涌起一股成就感和自豪感。是呀,转眼与报纸已结缘9年,不觉间我也从一个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青春少女步入了而立之年,由过去被人叫做“小编辑”而今却常被称做“大编辑”了。时间在变,年龄在变,称谓也在变,而我对报纸、对编辑这份工作的感情也在变,那就是变得越来越深,越来越离不开了!我9年的报纸从业经历中,做专刊责任编辑竟占了整整6年。翻着6年来精心编辑的这300多期版面,眼前不由得浮现出一幕幕版面内外的故事。至今我特别珍藏的1张报纸,就是  相似文献   

20.
时至深秋,眼看过几天就要立冬了,天津图书馆的馆长室依然被阳光照得暖融融的。中午过后,一位年迈的老者稍事休息就又目光炯炯地坐在沙发上阅读材料了。他一边看一边自言自语地说:“这回有希望了,有希望了!”正好这时我去采访,进屋还看到他脸上的喜容犹在。这位老者就是该馆名誉馆长黄钰生教授。他今年已经八十九岁,兴奋地拿过一个文件给我看,原来这是最近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关于“坚持改革,加强协作,发展和建设我国的图书馆事业”的一份报告。上面写着:“全国图书馆事业缺乏统筹安排和全面规划,既未建立起文献资源的保障体系,又存在着文献缺漏和不合理的重复现象,不能做到资源共享。”还提出:“加强各系统图书馆之间的联系与协作是我国四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搞活的形势对图书馆提出的要求,”“成立全国图书情报工作部际协调委员会,由国家科委牵头为主任委员,文化部、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为副主任委员,各地参考上述做法自行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