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晓彦 《出版广角》2016,(22):83-85
奥运会是一个举世瞩目的综合性运动会,其特点是自由、开放和休闲,为媒体和社会大众的互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文章分析了新媒体语境下里约奥运会的报道特点,并提出“这类报道是时代环境下媒介价值取向和媒介选择的结果”这个论点.  相似文献   

2.
国际新闻是指超越国界并具有跨文化传播价值的新闻,是新闻在国家之间的一种流动性传播,主要分为国际新闻国内报道、国内新闻国际报道、国际新闻国际报道三类.目前,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时代语境下,国际新闻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影响力也日渐加深.据IDC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将突破20亿关口,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在全面到来.相比于传统的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媒介生态环境更加多元开放,也更加复杂多变,新闻传播机制也出现了新变化,其中也包括国际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三联生活周刊>"环保"报道为例,分析在媒介语境下中产阶层"环保"媒介话语的状况与特点,及其话语深处的实质内涵.  相似文献   

4.
我们把上海世博会的组织报道看作是重大的“媒介仪式”。“媒介仪式”也被定义为“媒介事件”,在报道思路上有—些可以遵循的客观规律。笔者从报道策划、语境营造、凝聚共识等三方面论证这次媒介报道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政治传播经历了革命语境中的泛政治化传播、改革语境中去政治化传播和治理语境中媒介公共性再造三个阶段,在当前新媒体语境下,政治传播尤其使政治人物报道出现新变化,大众媒体对政治人物的公共形象如何建造,成为学术界孜孜不倦探讨的话题。通过研究彭丽媛第一次外事活动的报道,分析政治人物报道的新变化,旨在对改进政治人物尤其是政府领导人的公共形象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当下转型以及在媒介融合语境下如何进行主流媒体的危机传播。  相似文献   

7.
"影视报道"定义于电影电视的新闻片、专题片、纪录片的基本传播功能,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或"历史事件的报道",核心功能是告知事实的"报道".针对"影视报道"百年来饱受事实失实的"假面"困扰,本文在能指、所指语言结构和"媒介事件"原理语境下,拟从"影视报道‘假面'困扰源自语言能指、所指结构原理的失衡"、"影视报道‘假面'的本质是演绎‘媒介事件'"、"‘大摄影'技术语境下影视报道的‘假面'消遁与真实回归"、"‘伪记录'演绎‘艺术记录'的有限空间"四方面探寻影视报道守真品格的回归.  相似文献   

8.
媒介传播存在一定程度的多义甚至歧义现象。媒介语境运用媒介本身所造成的信息环境 ,帮助受众进行正确解码 ,促进信息的流通。因此 ,媒介语境的功能指向是传播效果。媒介语境的构成可以从语义层面、语法层面、语用层面来进行分析。媒介语境的运用要注意同调规则、阈限规则、完形规则。  相似文献   

9.
王霞 《青年记者》2016,(9):95-96
丝绸之路在中国媒介中的呈现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时代丝绸之路的社会内涵与当时特定的社会语境紧密相关.本文对1949年以来以人民日报为主的国内媒体中与丝绸之路相关的报道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社会语境下丝绸之路所蕴含的意义是持续变迁的. 新中国外交与作为文化记忆的丝绸之路 1.新中国外交背景之下的丝绸之路.新中国建立之初,丝绸之路是当时中国与亚非国家在外交上可以找到的“共同点”之一,新中国外交成为当时媒介呈现丝绸之路的社会语境.毛泽东曾经用“中间地带”来概括当时的中国在世界政治中的位置.在“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即“中间地带”.“中间地带”有两重属性,只有“中间地带”的国家和人民联合起来反对美国的扩张,才能避免第三次世界战争.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国际传播为基础语境,聚焦网络文学“为什么是中国故事”“为什么能讲好中国故事”两大理论命题,提出由故事层、媒介层、关系层构成的网络文学三元本体结构理论模型。此模型中,故事层表现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故事性和中国性,媒介层和关系层表现出具有跨媒介叙事和全球性数字叙事特征的媒介性,三大特性赋予中国故事立体化的精神内涵、本土化的文化气质和全球化的开放语境,从而构建国际传播视野下网络文学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建立国际传播新秩序是国际传播领域长久以来的需要,随着国际媒介的发展,今天人们对这一概念有了更深的认识.然而自1970年以来历经近40年的讨论,新的媒介秩序仍未建立起来.而今局势较之过注更为激烈,美国连同西方世界以贵族气派独享国际媒介权威,使重构当前世界媒介秩序越发棘手,霸权导致新闻报道不平衡、不平等,权威的新闻源地位赋予其权力去解释形势、设定所有报道和争论的范围.虽然发展中国家媒介活动进步迅猛,但他们的技术和意识形态模式仍须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2.
进程与变迁:基于媒介融合政策视角下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对各国媒介融合的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在媒介融合语境中开展政策规制变革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在新媒体语境下,媒介生态环境呈现多元化,我国新闻舆论环境日渐宽松,突发事件报道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进步.随着高校社会化、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高校作为典型的公共领域,其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事关重大.本文通过分析探讨我国高校当前突发事件的特点,提出了一些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群 《新闻知识》2012,(10):30-32
民生新闻是我国民生及新闻的现实语境下的时代性产物,其媒介角色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民生从基本同构转变为差异化巨大的民生现状是民生新闻产生的现实前提,媒体机构改革与媒介职能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性过渡转变是其新闻语境。本文以现实语境为前提讨论民生新闻,分析民生新闻产生的语境及民生新闻的媒介角色。  相似文献   

15.
张莉琴  万春晖  武宁 《传媒》2015,(14):73-75
在全媒体时代,各种媒介交织作用,共同形成了媒介生态环境.本文结合当前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现状,分析在中国语境中媒介素养教育面临的博弈,探讨在全媒体时代下媒介素养教育突破困境的方向与路径.  相似文献   

16.
陈林侠 《现代传播》2013,35(5):41-45
国际关系与政治、传播学等学科中的国家形象,所研究的大众媒介仅是大众新闻媒介,而忽视了对"大众叙事媒介"的考察。所谓大众叙事媒介是指借助大众传播技术,以虚构的叙事形态出现并希望唤起某种预期传播理念的大众媒介。由于叙事带来的替代性满足,接受语境具有明显的娱乐性、消费性,加之国家形象的国际维度,大众叙事媒介的国家形象始终置身于跨文化传播与文化消费这一特殊的双重语境中,表现出生活政治、非理性与现实错位等特征。  相似文献   

17.
<封面故事>是<中国新闻周刊>的标志性栏目,也是最能凸显深度报道水准的纸质媒介载体之一.在新闻周刊悄然占据纸质媒介市场一定份额的今天,研究深度报道在这种媒介形态中的得与失,对于深度报道理论和实践的完善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新闻周刊>为实例,主要分析封面文章的构成要素和深度报道在新的媒介形态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藏自治区和甘肃等地发生由达赖集团操纵的打砸抢烧暴力事件后,西方媒体不惜背离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扭曲事实,编造谎言.在国际传播语境下,西方媒体所标榜的新闻专业主义容易发生变异:在国际报道中执行双重标准;政治势力的渗透是新闻专业主义发生变异的诱导因素;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它失去理性.在国际传播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容易沦为发达国家对受众传播偏见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重大危机语境中的媒介面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跟踪汶川大地震报道中的媒介表现,深刻地体会到媒介在特殊语境中的意义非常值得深思。尤其当下的媒介不再是几种个性鲜明的传统面相的媒介,如报纸、期刊、广播、电视,而是融入新媒介之后被结构化了的新媒介体系,报网互动、网络视频、立体化直播等技术使媒介的DNA发生了转型。  相似文献   

20.
杨英新 《新闻知识》2012,(8):38-39,30
广告信息通常呈现在媒介语境之中,媒介语境可以通过调整涉入度、营造情绪氛围、迁移态度影响广告的说服效果。广告主应注意广告说服形式与媒介语境涉入度匹配,合理利用媒介语境引发的情绪,使广告格调与媒介语境格调一致,并选择好感度高的媒介语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