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奇正”,本是兵家术语。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奇正”应用到文学理论批评领域,赋予它以丰富的内涵,使它成为《文心雕龙》以及我国传统美学中的一组重要概念。在《文心雕龙》中,刘勰虽没有辟专章论述“奇正”,但这一组概念的应用是贯串全书的。他常常用“奇正”来说明文章的某种总的特点和要求,或对文章作总的评价。例如,《正纬》篇概括儒家六经和纬书的根本区别是“经正纬奇”,《辨骚》篇说屈原的诗歌中存在着“奇”和“正”两种因素,要求人们学习屈原时要“酌奇而不失其真  相似文献   

2.
一在数以百计的研究刘勰《文心雕龙》的论文中,专门阐述“奇正”这一组重要美学概念深刻含义的文章却稀如凤毛麟角。因此,当读到《释“奇正”》这样的专题论文(寇效信著,刊《陕西师大学报》八○年第二期,下简称为《释》),就倍觉难能可贵。诚如《释》所指出的:“奇正”一词是“《文心雕龙》以及我国传统美学中的一组重要概念”,“刘勰虽没有辟专章论述‘奇正’,但这一组概念的应用是贯串全书的”。刘勰把“观奇正”视为品评文章“优劣”的“六观”之一(见《知音》)就是明证。显然,对“奇正”这一组美学概念作深入地探讨以求得正确的认识是极为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从题材选择与表现、人物形象刘画、小说语言应用等方面去探讨《商州》的散文化倾向。“散文化”赋予了《商州》以一种独特的审美品格。从“小说散文化”这一角度去解读《商州》,我们至少会因此对“小说”的涵义有更宽阔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4.
现代乡土小说作家萧红,在《生死场》、《呼兰河传》、《后花园》、《小城三月》等小说中,塑造了大量的社会的“荒山”和精神的“荒山”,并通过这些“荒山”,揭示了人们精神的荒凉、空虚、无聊、麻木、冷漠和愚昧。而对这些,萧红又总是给以诗意化的处理。这就使她的作品具有了特殊的审美特征:“荒山”的诗意化和诗意化的“荒山”。  相似文献   

5.
以孙子兵法正奇兵思想、兵势思想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对柳承敏在雅典奥运乒乓球男单决赛中的发球和接发球抢攻段、局比分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发球和接发球抢攻段,柳用“小路球、中间技术为主,正手进攻为辅”的非常规战术,体现了奇正兵思想的“正兵变奇,奇兵变正”等思想;2)比分争夺中,柳面临劲敌,“楞”字当头,体现了兵势思想的“士兵具有高昂的斗志”等思想。  相似文献   

6.
志贺直哉是日本著名的近代私小说作家 ,在日本被誉为“小说之父”。志贺直哉的文学创作跨越了明治、大正、昭和三个时代 ,他的私小说和心境小说名篇被视为近代日本小说的典范文本 ,受到极高的评价。他写了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 ,其中《母亲的死与继母》既描绘了自己生母逝去的详细经过 ,又写到了继母的到来 ,两者对照鲜明、反差强烈、用意深远 ,充分体现出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很少有谁象钱钟书那样,把小说写得少,又写得好.钱先生仅以4个短篇加上长篇小说《围城》便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钱钟书被誉为“中国的文化昆仑”,一部《围城》使他蜚声中外——《围城》被译为英、法、德、日、捷、俄6种文字.并被世人视为“新儒林外史”.捧读《围城》,惊诧于钱先生的“玉想琼思,宏观博识、妙喻珠联、警句泉涌,谐谑天生,涉笔成趣”.(杨灵《钱钟书创作浅尝》)一位史学家推崇说:“综观五四以来的小说作品.若论文字的精炼、生动,《围城》恐怕要属第一.”(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下册)无可否认,《围城》的语言的确精彩,富有个性,清新机智中不泛诙谐.既无文言气味,又无欧化语病、堪称中国现代小说语言的典范.一、语言的形象性理想中的留学回国,好象地面的水,化合升入天  相似文献   

8.
陈忠实的《白鹿原》自问世以来就被看作是一部“民族秘史”,有着极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处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与关中的地域文化共同塑造了《白鹿原》的精神内核,其中儒家文化对其影响尤为深远。小说的核心人物白嘉轩是传统儒家文化坚决的捍卫者和守护者;小说中最重要的权力场域——祠堂更是完全依照儒家文化所派生出的宗族思想来运行的。儒家文化对《白鹿原》的塑造是全方位的,既参与了其人物性格的养成,又赋予了小说鲜明的历史意识。研究儒家文化对《白鹿原》的塑造,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认识小说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胡海 《美育学刊》2021,(5):44-52
梁启超接续以政教为中心的文艺传统,立足政治革新和思想启蒙目标阐述小说的特殊功效,揭示了小说的审美本质与艺术特征,开启了文艺功用与本质同一的审美功利主义观念,具体包括四个方面:在教育极度落后的情势下,小说及其他通俗文艺形式对于儿童启蒙和大众启蒙都具有特殊效用;小说可以在政治革新和移风易俗方面发挥“不可思议之力”;启蒙事业和文艺创作都需要灵感、热情、意志和动力,美和艺术具有并且能够激发不可思议的精神力量;小说借助想象与虚构广阔反映生活、深刻表现心灵,具有熏陶、浸染美好心性、激发思想和热情、提升精神境界的功效。文艺功效与审美本质、形式技巧密切相关,审美与功利统一于现代美育话语。  相似文献   

10.
《血色浪漫》在思想艺术展现上是富有个性的,其主题包装和主题显现都呈现为与时代精神既契合又背离的双向特征。这种微妙的契合与背离特征,使得文本在审美愉悦、欣赏消费和思想深度上都获得某种意义上的成功,使得小说和电视剧《血色浪漫》在思想艺术上避免了20世纪中国文学泛政治意识形态化和商品化、碎片化的不良倾向,同样也决定着二者的成功出版和播映。  相似文献   

11.
卡夫卡是奥地利现代作家。他的小说,思想内容怪涎离奇,艺术形式新颖别致,在艺术风格上与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传统小说迥然有异。在文学领域中,他别具一格,独树一帜,为后来现代派文学开了先河,被誉为“现代文学之父”。短篇小说《变形记》是他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自从卡夫卡的《变形记》问世以后,有关艺术形象的‘变形’有了新的开拓。”在西方现代文学史中,《变形记》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和主体意识第一次深刻而隐秘地揭示人的异化现象。《变形记》所展示的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变成了一只大甲虫,作品是作者心态的凝聚和情感的深化,透过“甲虫”的表层,暗涵着内隐的、无形的深层结构。这个复杂的结构系统蕴涵着特殊的审美情感趣味、伦理道德规范,主体自我意识。(图示如下)  相似文献   

12.
黄梅戏舞台剧《徽州女人》在传统黄梅戏“柔”、“俗”、“嗲”、“杂”等音乐美学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创新,形成了极具个性的音乐美学特征,如“俗”中透“雅”,不论是从音乐角度、还是表现形态上,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使该剧既继承了传统黄梅戏的美学特征,又满足了新时期审美群体的审美需求。这一系列瞩目的成绩,来源于《徽州女人》创作团队的艰辛的创作之路,为黄梅戏的发展做出了大胆探索,也为其他剧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孙犁小说创作理论中自然观的核心是与“真”这一范畴相联系的。孙犁小说创作继承了传统美学的审美心理 ,开拓了多样的审美空间 ;打破了传统小说“无巧不成书”的观念 ;强调作者个人的主体性。孙犁创作的自然观对当今作者严肃认真对待创作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故乡》以“相隔两千里”、阔别“二十余年”开篇,一举确立了时间与空间并肩前行的叙事构架。整部小说就在空间位移与历史时间的理念中展开叙事:相比“过去”的幻想与“现在”的悲凉,对“未来”的期待更具现实意义。“我”原以为闰土“崇拜偶像”是无可救药,可自己期盼的“希望”不也是“手制的偶像么?”由此突破主客相关的世界认知意识,实现了“自我”的世界观变革。它承接《狂人日记》中寄“希望”于“孩子”的主题,拓展历史时间的认知理念,开启了一系列“归乡”叙事模式的新篇章。同时,以空间的时间性审美叙事为线索,对开辟鲁迅文学不断超越“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的哲学命题,具有奠基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解释诗歌象征与小说言外之意、古典审美规范与怪诞审美规范这两对对应范畴 ,可以说明巴赫金的怪诞美学思想与小说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怪诞不是对古典规范的偏离 ,而是与古典规范并存的地位相当又彼此补充的一种规范 ,巴赫金的这一思想为我们探讨历史诗学研究中怪诞小说审美因素的特征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在19世纪与 2 0世纪的非诗歌艺术作品中 ,各种“纯粹的”怪诞形式表现出以下突出特点 :(1)文学的主体形象是以不同意识之间边界的转换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2 )统一的和直接的描绘法让位于逆向的描绘法或者被它所取代 ;(3)就小说修辞而言 ,在各种双声性话语的变体中 ,具有“内在对话性”(与“双体性身体”完全类似 )的话语形式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同是中国和俄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第一人称”是两位作家在其小说中采用的主要叙述方式。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一件小事》、《伤逝》、《故乡》、《在酒楼上》、《孤独者》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白夜》、《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罪与罚》、《卡拉玛卓夫兄弟》等都属于“第一人称”小说。  相似文献   

17.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语道破了存在于人类之中的自觉不自觉的审美欲望与审美需要。审美态度的核心因素便是“审美欲望之被唤醒,激活以及初步的满足”,它是以审美需要为内在根据形成的。而人类的审美欲望、需要又是随着生存劳动产生的。邓福星在《艺术前的艺术》一书里为我们很好地阐明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诗经》中,礼物既被用以经纬人事,又指向神秘世界,以交神明;小传统中的礼物以表达情意为目的,而大传统视域下的礼物被用于贡赐和祭祀,一方面带有权力迁移、伦常建构意味,另一方面表征出精英阶层向神致其敬意,协调时空,从而祈求“寿考万年”之终极关怀;礼物在人与人之间,阶级与阶级间,甚至时空之间的流转过程中,超越了实体形态,而具有了情感表达,政治关系维系和宗教观念表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回归童心是曹文轩长篇小说《草房子》的精神主旨。这一目标的达成既来自于作者对儿童心理的准确把握 ,也来自于他对儿童成长过程所投注的人文关怀 ,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当明确的“自由、自然”的教育思想。小说对儿童少年期社会化过程心理的准确描写使得书中所刻画的儿童形象既真实可信又生动感人。作品中传递出的教育思想赋予卢梭的教育观以新的时代内涵 ,这使得小说具有了一种新的教育小说的品味  相似文献   

20.
历代史志目录中,班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小说家”首次对“小说”进行相关记述。《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这一“源”对后世子部小说这一“流”产生深远影响。《汉书·艺文志》“小说家”对后世子部小说的选材影响主要表现在题材、内容、思想三方面。《汉书·艺文志》还在小说观方面确立了两种基本模式:一为实录精神;二为“君子弗为”与“一言可采”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