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萍莉 《科教文汇》2008,(23):102-103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本文就“对话式”语文课堂教学作了一些初步探究,提出“对话式”教学五步骤:第一、做好充分的对话准备。第二、设置适当的对话话题。第三、创设和谐的对话情境。第四、开展多样的对话形式。第五、提升对话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王伟 《知识窗》2008,(5):15-15
去年12月份,我去美国姑妈家时正赶上感恩节,第二天凌晨我还在睡梦中的时候,表弟喊醒了我:“伙计,你怎么还在睡觉,起来吧。”我大吃一惊,要知道这时刚刚凌晨两点多,这个时候应该不会有什么事情吧?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件真人真事:一个医生.三句话说死了一个病人:第一句:“你的病呀,来晚了。”病人一听就急了,赶紧求他:“大夫呀,我们大老远慕名而来.求您想想办法吧。”这时,大夫来了第二句:“你这个病呀,没治了。”病人又求他:大夫的第三句话是:“你早干嘛去了?”病人听完这三句话,好像一盆凉水兜头浇下,心想完了!他眼皮耷拉着.头都抬不起来了。回到家,家人一看他这样子.忙问这是怎么了。病人说:“大夫说了,我来晚了,没治了,我早干嘛去了。”他上午11点半离开诊室,下午4点嘴唇发紫.晚上8点进急诊室.第二天凌晨2点就去世了。  相似文献   

4.
没有常识的电脑关于人工智能,有这么一段有趣的对话:甲:你说是电脑聪明还是狗聪明?乙:当然是……,你是不是想让我说狗聪明?甲:这样吧,你说电脑和狗脑哪个距人脑更近?乙:从工作机理上讲,当然是狗脑近些。甲:岂止这样。我老舅家养了一只狗,见了年轻漂亮的女人就追  相似文献   

5.
王立东 《今日科苑》2005,(12):64-64
现实的师生关系呼唤德育对话。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德育对话,务必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树立科学学生观,消除话语霸权。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本文就"对话式"语文课堂教学作了一些初步探究,提出"对话式"教学五步骤:第一、做好充分的对话准备。第二、设置适当的对话话题。第三、创设和谐的对话情境。第四、开展多样的对话形式。第五、提升对话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佚名 《知识窗》2010,(3):55-55
进场5分钟后后排的两个学生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对话。 女生问.“怎么杰克被冷冻了6年啊,为什么啊?” 男生答:“那是到外星,距离太远了,所以先冷藏6年睡一觉,”女生又问:“去外星很远吗?”男生很不耐烦地回答:“你以为是我去你家啊,10分钟就到。”  相似文献   

8.
2013年5月,我作为翻译,随公司考察团到德国慕尼黑,与一家汽车配件公司洽谈业务.到达慕尼黑的第二天,公司请配件公司的相关人员吃饭,为了表达尊重和合作诚意,我们点了一大桌子的德国美食.客人来到酒店后,看了看满满一大桌子菜,个个一脸问号.最后,为首的施耐德问我:“今天一起用餐的有几个人?”我说:“就我们八个.”施耐德忍不住发问道:“就八个人,这么多菜,吃得完吗?”  相似文献   

9.
韩冰 《百科知识》2009,(7):33-35
奥巴马这位以变革口号起家的美国总统,自上台以来不断推出外交新政策,除了果断下令关闭饱受争议的关塔那摩监狱外,2009年2月9日,奥巴马再次提出令人耳目~新的举措:希望在未来几个月内同伊朗展开“面对面”的对话。这一举措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伊朗将如何回应美国的示好?美伊关系又将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杨磊 《知识窗》2013,(22):55-55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能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是一门实实在在的教学艺术。在教学中,不少教师不注重提问的艺术性。如在函数概念的教学中,笔者曾听过这样一段对话:教师问:"同学们,汽车1小时行60千米,2小时行多少千米?"学生回答:"120千米。"教师问:"3小时呢?"学生回答:"180千米。"教师问:"4小时、5小时呢?"学生回答:"240千米、300千米。"教师问:"x小时呢?"学生回答:"60x千米。"接下来,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对话中,我们有一种倾向——好用大词。“不同凡响”是“好”的新说法,“惊人的”是“不错”的新叫法,而新出现的“超大”呢,其实只是“大”的意思而已。上个周末,我在华盛顿的一家餐厅,我所询问的每一样东西.都被他们夸大起来回答。我:你们这里三文鱼怎么样?侍者:妙极了!我:那有没有附加米饭?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中国》2006,(9):46-47
公元前4世纪,柏拉图曾在他的两本对话集《蒂迈乌斯篇》,《克里提亚斯篇》中提到一个大西洲的故事。这个故事立即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世界上真的有大西洲吗?大西洲是一个什么样的陆地呢?柏拉图在故事中讲道:远在古代,在海的对岸,有一个名叫阿特兰蒂斯的岛屿。它是海神波塞冬赐给长子大西的礼物,后来大西在岛上建国,取名为大西国。于是,阿特兰蒂斯岛变成了大西洲,而大西洋就是大西洲四周的海。  相似文献   

13.
胡作玄 《百科知识》2007,(8X):11-11
从密码术的历史来看,加密方法从一开始与数学有关。古罗马的凯撒大帝引入著名的凯撒加密法。他把拉丁字母26个(当时只有23个)做一个变换:把A变成D,B变成E,C变成F,依此类推,最后X变成A,Y变成B,Z变成C。这样,明文凯撒(CAESAR)加密以后就变成FDHVDU。这个密文传到己方将领之后,不难将它还原成明文CAESAR。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你的鸡舍和物理农业的环境安全型鸡舍一样吗?"这是科技工作者在沙坪坝区科协博客上进行的对话。重庆市沙坪坝区科协博客建立3个月来,800多人参加了这样的在线讨论,访问量7000多人次。该区将以现代技术为平台,全面推进科协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5.
以下是未来世界里的一场对话: “妈妈,我今天要去伽呢米德星(木星的一颗卫星)买东西,能给我咱家飞碟的钥匙吗?”  相似文献   

16.
心悦读     
《世界发明》2010,(3):18-18
建筑师成长记录:学习建筑的101点体会 即便一个简单的建筑.也是一种创造。建筑学的学习既吸引人又常令人迷惘:创造从何开始?设计怎样展开?问题如何深入?优劣如何比较?本书作者马修·弗莱德里克是马萨诸塞剑桥的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学家.书中解答了101个建筑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玉升烟 《知识窗》2014,(13):31-31
“嘴边不要老挂着‘OK’,OK?”里昂斥责道,小女孩应声回答:“OK!”这段出自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对话,成为“OK”一词超频率使用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8.
林志炫 《知识窗》2014,(19):35-35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未来,你是谁?”这个话题。这个话题有两个子命题:第一个是“未来,你想要自己是谁?”第二个子命题是“未来,你可以是谁?”我17岁时,听从了父亲的建议,选择了土木科系。就读土木科系以后,我碰到了我的音乐老师,她提供了一个“未来,我可以是谁?”的第二个选项,我接受了她的训练。两年之后,我发现,我开始有一个“未来,我想是谁?”的想法萌芽了。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语文课程的核心内容也是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以对话实践为主要特征的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活动过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活动。阅读教学的实践性分为“对话”方式的实践性和“对话”成果的实践性,前者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通过“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进行对话;后者指学生在多形式的“对话”方式的实践中获得了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在“对话”实践中运用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并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促进态度、情感、价值观和思维的全面发展。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阅读能力是促使每个学生自主性终身学习最基础、最实用的一种能力。还承担着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这个基本任务。如何让学生由被动阅读转为主动阅读?如何让爱好阅读的学生学会阅读?在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我在有效阅读教学方面作了一番努力。  相似文献   

20.
如果给30年后的自己“慢递”一份包裹,你会在包裹里装上什么?如果想和一百年、甚至一千年后的后人“对话”,你会选择哪种方式?一种可以和未来“对话”的“时间胶囊”正成为网上热议的话题,这还得从乔布斯的“时间胶囊”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