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技术转移过程中的供需双方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我国技术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因素,指出技术转移供需双方合作的必要性,设计出一类技术转移过程中供需双方进行合作的典型范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北京市统计年鉴》和《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为来源,对北京市高新技术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因子分析。通过文献研究确定假设因素,利用KOM检验和球形检验确定八个可用因素,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供方-受方因子"和"技术转移过程因子"。研究结果显示出北京市高新技术转移的影响核心是供方和受方的合作意愿及技术能力,北京市高新技术转移因素的变动趋势符合供需理论。  相似文献   

3.
唐锦铨 《情报杂志》2012,31(7):200-204,190
技术转移是技术合作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合作中技术转移以及技术学习的重要前提是塑造企业的吸收能力.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为样本,关注技术合作中企业技术能力形成过程,研究先验知识、员工资质与培训投入等吸收能力维度对技术转移效果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先验知识对技术转移效果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员工资质因素影响力次之,并且先验知识与技术转移效果间存在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4.
首先阐述了技术转移对东北地区制造业改造与升级的重要性,然后在介绍技术转移方式和影响技术转移方式选择因素的基础上,指出了适合东北地区制造业的技术转移方式:合作生产与合作研发,并对东北地区制造业技术转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王立荣 《现代情报》2007,27(2):201-202,172
企业间合作创新的目的就是通过共享现有技术知识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文章论述了影响合作过程中的知识共享和有效转移的因素,认为在合作关系中建立合理有效的保障体系,将会提高知识共享程度与转移效率。  相似文献   

6.
德国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以政府、高校、行业协会与市场化组织相互匹配的四位一体的技术转移体系,形成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市场化运作技术转移机构为中介,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为保障,以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长效合作为基础的供需匹配的技术转移模式,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持。通过研究德国技术转移体系,从以上4个维度来探讨我国科研发展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7.
跨国合资企业稳定性预期与技术转移策略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跨国合资企业(IJV)稳定性的三个判断要素:现实贡献率、依赖度和合作满意度;构建了技术转移方的IJV稳定性预期与技术转移决策的关系模型,得出结论:技术提供方的技术转移决策主要受IJV稳定性预期、I-JV和合资伙伴的技术转移受益系数因素影响;分析技术提供方技术黑箱化、知识产权保护及技术更新三种策略,研究技术需求方的合作能力与吸收能力;并对实际案例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8.
合作创新是相互独立的技术供需方分担创新责任,分摊创新风险,共享创新收益的合作过程.合作创新有助于缓解组织内的资源约束,有助于促进组织间的知识转移,有助于增强国家的创新实力.实践中,合作创新的失败率一直高居不下,合作创新伙伴间缺乏信任就是其内在缘由之一.以信任作为切入口,探讨合作创新中信任的作用、演变历程、影响因素和培育途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际科技合作中的技术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际技术转移与多种形式的国际科技合作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日趋相互渗透,对于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技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在对近年我国国际科技合作成效进行总结以及对今后的政策重点进行阐述的基础上,以中欧科技合作为例,对我国当前国际科技合作中技术转移的特点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孟浩  周立  何建坤 《科学学研究》2007,25(5):978-985
 研究型大学如何有效服务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是政府、专家、学者近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探讨了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与创新能力转移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的新概念,阐述了创新能力转移过程中创新参与主体及其关系,然后从公共选择的视角分析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与创新能力转移, 这为进一步的产学研合作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洪勇  李琪 《科学学研究》2018,36(5):857-867
本文以促进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转移效果为目标,从主体间多维交互的视角,选择“沈鼓-大工”产学研合作为案例样本,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基于SECI知识转移过程模型,探讨产研双方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交互形式及其作用机理。首先,从项目合作、技术中心、合作研究院等多种合作形式的演变过程介绍了“沈鼓-大工”合作历程;其次,基于案例信息的分析,发现在产研合作知识转移过程中存在利益交互、情感交互、任务交互、行为交互这四个维度的主体间交互,分析了四个维度的主体交互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体现形式;然后探究了这四个维度的主体交互在产学研合作中知识转移的作用机理,发掘了不同交互维度在知识转移不同阶段发挥的多元化作用;最后,提出了基于主体间多维交互的产学研知识转移过程整合模型,并阐释了多维交互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12.
随着当前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日趋融合,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不断面临升级和调整,区际产业梯度转移和资本外溢逐渐通过外包,合作等方式转向中西部地区.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和中部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梯度转移过程中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复制进化动态学习博弈模型,得出中部地区在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和区际梯度转移的趋势下,应以实现产业转移主体双方合作共赢为目的,在努力增加产业转入方经济利益的同时,要注重加强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建设,更好的实现实现产业技术快速消化、吸收、创新的“最优反映动态”,促使产业梯度转移由初始较低的合作比例向“复制动态”稳定转变.  相似文献   

13.
李瑞茜  陈向东  黄敏 《科学学研究》2016,34(11):1708-1715
文章基于119份问卷的样本数据,以后续合作过程为调节变量、难度压力为中介变量,通过建立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研究了初始合作基础、后续合作过程影响国际生产合作方式下的技术学习效应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使用Johnson-Neyman法进一步检验双方合作基础在后续合作过程影响下分别对接收方难度压力、技术学习调节效应的显著区间。研究发现,双方的合作关系直接正向影响学习方的技术学习效应,而难度压力的中介效应不显著。后续合作过程负向调节双方初始合作基础对学习方难度压力的影响,以及转包双方初始合作基础对承包方技术学习效应的影响,这一调节效应部分地受到难度压力的中介影响。因此,我国高端制造企业在从事国际生产合作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双方后续知识合作过程与初始合作基础的交互作用并发挥学习方难度压力对技术学习的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Nash模型的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学研合作是加速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一条有效途径,而利益分配是其合作成功的关键。针对产学研合作的特点,在对影响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因索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合作伙伴满意度,运用不对称的Nash协商模型,设计了产学研合作各方利益分配的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5.
知识转移是产学研合作的核心环节,有效的知识转移是产学研合作开展的重要基础。重新梳理和界定产学研合作的知识转移及其机制概念,结合知识转移过程分析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转移概念模型,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技术型企业从两个途径获得技术创新知识,一是通过企业内部过程进行知识的积累和创造;二是通过企业外部过程,与市场进行知识交换、建立技术战略联盟分享和传递知识。技术战略联盟间在知识转移过程中获得经济收益,但同时联盟企业之间的独立性、知识的特殊性不得不让企业考虑知识产权的自我保护问题。本研究通过文献讨论、问卷开发与调查和统计建模过程,结果发现:技术战略联盟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竞合"关系,无论企业与竞争对手还是与非营利性组织形成技术战略联盟,知识转移和交换均可以使企业提升创新绩效。并且,企业在与技术战略联盟进行合作过程中,可以采用技术成果的法律保护、竞争性保护措施以及在企业内进行知识产权管理实践,维护企业的核心能力,促进企业的创新效果。这种技术成果的保护过程在企业与竞争市场形成技术战略联盟的知识转移过程中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7.
方炜  郑立明 《科研管理》2021,42(1):177-188
作为军民科技融合的重要载体,军民融合企业技术转移对于深入实施军民深度融合国家战略,加快新时代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借鉴生物四大进化理论,厘清军民融合企业技术转移的因果回路,构建军民融合企业技术转移机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2012—2017年间中国A股证券市场军民融合板块下企业实际数据为基础,对其技术转移机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军民融合企业在单一技术到多种技术的发展中,技术接受数是关键变量,且对技术转让收入较为敏感;在合作联盟的过程中,政府补助相对于技术接受数和企业规模更具优势;从普通技术到核心技术的转移,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的增加带来的效果比提高技术获取费用明显,且吸收创新能力随着军民融合程度的加深不断提高;环境和制度的变化中,技术接受数比企业规模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的影响更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