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样琴 《成才之路》2014,(36):62-63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材料是幼儿隐性的老师,是幼儿认识的中介和桥梁,更是幼儿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教师结合实际案例,详细阐述了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四种策略:投放丰富的、富于探索性的材料;应提供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需要;根据活动的需要,动员幼儿及家长收集投放相应的活动材料;根据幼儿对区域材料操作情况,及时对操作材料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课程中以幼儿主体活动为主,以教师指导为辅,旨在满足不同幼儿各方面发展需求的活动。区域活动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但在实施过程中,有些教师在认识上存在偏颇,致使区域活动出现以下“五点”现象,即:(1)包点。班级区域的设置、材料的投入都由教师一个人包办,幼儿对活动内容、活动材料、活动形式以及合作伙伴的选择都受到教师的限制,使幼儿的自主活动变成了教师垄断的活动。(2)零点。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许多幼儿园为了生存和发展办起了“珠心算”、“识字”、“英语”等名目繁多的“特色班”,占去了幼儿…  相似文献   

3.
在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适度“留白”,给幼儿留下更多的空间,往往能让游戏活动更精彩。区域“留白”,能为幼儿留出选择的空间;材料“留白”,能为幼儿留出想象的空间;规则“留白”,能给幼儿留出创造的空间;指导“留白”,能为幼儿留出探索的空间;分享“留白”,能给幼儿留出表达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顾静 《考试周刊》2012,(8):193+149-193,149
区域活动以其个别化、个性化的优势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培养了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发展了幼儿的多种能力。区域材料的设计与投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那么如何通过区域材料。引起幼儿参加区域活动的兴趣、主动探索的愿望?在区域活动中.区域材料对促进区域游戏发生,促进幼儿发展到底有哪些隐性的指导价值呢?通过实践.作者发现理想的区域材料含有这样的隐性指导功能:能引发幼儿自由交往:能启发幼儿自我验证;能激发幼儿自主学习;能萌发幼儿自我约束。  相似文献   

5.
区域活动是幼儿喜爱的游戏活动之一。长期以来,我园充分开展区域活动,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结合大班区域活动“胖东来休闲广场”,谈教师在区域活动的主题确立、区域设置、材料投放、教师指导以及活动评价等方面进行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6.
活动区教学是指幼儿园的这样一种组织形式,即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活动区,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和活动区,在其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又称“区域活动”“区角活动”,港台地区惯称“学习角”“角落教学”“探游区”等。  相似文献   

7.
区域活动空间设置的有效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活动是教师以幼儿发展目标和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为依据设置区域和投放材料,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通过与材料、环境及同伴的互动进行学习并获得发展.区域活动这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对区域环境提出很高的要求,导致教师在组织区域活动过程中普遍关注活动材料的投放.  相似文献   

8.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是幼儿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路径的独特方式。文章基于儿童视角寻求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价值取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深度融合;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突出层次性;区域活动中珍视音乐的支持作用;制定“走班制”区域活动管理机制等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组织与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9.
区域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它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它是将幼儿的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的游戏形式,对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当前幼儿园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指出的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最有效的措施.而区域活动所具有的自选性、自主性、小组活动,教育价值依托于操作材料、情境和相应的活动中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指导更多的只能是以间接的方式来进行.  相似文献   

10.
周宁 《考试周刊》2011,(30):233-234
区域材料的投放是区域活动实施与开展的核心。教师要根据教育目标投放材料,让材料有效地体现教育目标;根据幼儿兴趣和需求投放材料,一物多用;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提供层次性与多样性的活动材料;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投放适宜的相关材料。  相似文献   

11.
沈静 《考试周刊》2014,(39):192-193
游戏是幼儿园活动的重点内容之一。为让孩子更好地"学中玩,玩中学",作者着力于区域活动游戏化研究,主要关注以下三点:一是为幼儿创造游戏化区域活动环境;二是为幼儿创设游戏化区域活动内容;三是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区域活动材料。  相似文献   

12.
安必利 《考试周刊》2013,(73):187-188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培养孩子良好个性的有效途径,它不仅弥补了集体教学的不足,而且十分有利于幼儿的自主性的形成和发展。但目前幼儿园区域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区域活动中提供的材料过于成品化,盲目追求数量和花样,降低甚至抑制了幼儿自主操作的欲望;二是区域活动缺少科学的计划及信息反馈评价,导致幼儿盲目操作,能力不能正常发展;三是区域活动中老师放任自流,疏于指导,满足不了幼儿真正的需要。为避免以上弊端,作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合理设置区域活动;区域活动材料要"活";教师引导要"巧";活动的评价要全面;区域活动要注意安全。  相似文献   

13.
“木工造型区”是大班幼儿最喜欢的一个活动区域。根据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借助于自然物——木为主要材料开展的一切创意活动,是我们幼儿同区域活动的园本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否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发展,教师除了需要关注材料的投放之外,还应加强对其环境创设质量的思考.区域活动不仅为幼儿个性发展提供了机会,而且是幼儿习得活动规则的重要途径,为此教师应重视区域活动中标识性环境的创设,通过适宜的标识帮助幼儿内化活动规则,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同时减轻教师管理区域活动的压力.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不仅应在材料上求多求新,更应善于发挥材料激发与引导幼儿探索的作用,采取多种策略,为幼儿创设支架性环境.此外,教师加强区域活动中与幼儿的互动反馈,创设互动性环境,对维持幼儿的探索兴趣与提高幼儿的探索能力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在区域活动中,区域材料的投放往往影响幼儿游戏的内容和进展,并且它能支持和发展幼儿的游戏行为,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工具。纸牌是幼儿生活中比较常见,又是容易找到的材料,我尝试从"纸牌"入手,帮助幼儿从这一材料进行重新认识和经验重组,从而挖掘其更多的教育价值。本文以纸牌游戏为例,阐述了大班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从区域活动材料收集、区域活动主题的划分以及各个区域活动的开展等方面确保大班幼儿区域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6.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结合集体活动.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完成区域的材料,不但能有效地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还能把教师从繁重的收集、制作区域材料中解放出来。怎样在区域活动中发展幼儿的主体性呢?  相似文献   

17.
幼儿教育可以主题活动为背景,为区域活动开展奠定基础。幼儿教师应有效运用材料,促进幼儿发展;适时适度地对幼儿指导,注重区域建设,引导家长参与,提升幼儿区域活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王丽君 《教师》2024,(4):90-92
生活化材料是生活的“教育工具”,其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应用,可促进幼儿园区域活动创新,对培养幼儿环保意识、创造力、节约习惯具有重要价值。文章基于幼儿园区域活动生活化材料简介,研究生活化材料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应用价值,从其选择和收集、投放和应用、环创赋能、循环多用四个角度,对幼儿园区域活动创新提出了几点建议,让幼儿在活动中认识生活,在生活中得到成长。  相似文献   

19.
区域活动是指教师为幼儿提供合适的场地、适宜的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游戏伙伴和材料,通过操作活动来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育形式。基于幼儿年龄特征、个性化的特点,在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中不能总是一把"尺子",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笔者以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策略为题。  相似文献   

20.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一定的区域环境下,从幼儿实际发展需要出发,投放多种多样的区域活动材料,幼儿在区域中利用区域材料自愿、自发地进行游戏活动。而注重活动材料收纳、放置的适宜性有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合理地对体育区域活动材料进行收纳和放置将对幼儿体能的锻炼和动作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以本园区为例,谈谈如何收纳和放置体育区域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