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学课上,孩子们最喜欢做实验,一到动手做实验,个个小眼发光。特级教师路培琦说过:“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动手,要充分地动手,要给大段大段时间让孩子动手。”但是,怎样动手?怎样动好手?如何做好探究活动,实现探究应有的效益?  相似文献   

2.
李延忠 《生物学教学》2005,30(10):38-39
“种子的结构”一课是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的开篇。学生透彻认知种子的结构以及萌发时种子形态结构变化,可以为以后学习“种子的营养成分”、“种子萌发的条件”打好基础,有利于学生动态地理解绿色植物的生活历程。教材设计了两个观察性实验活动。怎样让活动更有效地进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时不断地分析思考?怎样在观察性实验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探究学习?怎样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更好地掌握基本概念,使探究性活动促进生物学基本知识的学习?对此我做了一些尝试,与学生共同完成这一课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一、用材料提升探究的效度 学生在没有明确研究目的之前的动手,是盲目的动手!一项探究活动,究竟要探究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让学生明白如何进行探究?探究过程需要注意什么?这些问题是教师要重点加以指导的。  相似文献   

4.
过去的课堂大都是老师满堂灌,学生耳根不得清净。现在的课堂呢?大多是热热闹闹,难有安静的时候。也难怪。现在又有多少教师敢在公开课上安排大段的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填写记录,沉思默想.与材料进行真切对话?须知,这样一来.会被不少听课者评为“课堂气氛沉闷”“没有新课程气息”,故而许多教师“因噎废食”,冷落了与“动手探究”同样重要的“动脑思考。”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改革,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动手实践,经历观察、操作、想象、交流合作等探索过程,并在自主活动中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理念.那么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如何实施探究学习?怎样从简明的教学题材中揭示出深刻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冯宝荣 《宁夏教育》2012,(11):28-28
实验改革是一项学生动手、动脑的创造性活动,物理实验探究应注重把实验的改进与培养学生进取、创新结合起来,不仅让学生明确实验探究的过程与必要性,而且要学会实验探究的方法和技巧,注重启发学生怎样探究会更好。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进行学生探究性实验,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实验教学一直是生物学教学的软肋,尤其是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名为探究,但因教材中有详细的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很难真正体现科学探究的过程。怎样使教材的探究实验对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有所助益?怎样能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设计实验探究过程?能不能尝试着改变教材中的“按实验步骤操作实验”为“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步骤并自主操作”呢?本文报告了笔者在实验课教学中的一个实例: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詹志章 《贵州教育》2009,(17):42-43
《课标》指出:“动手实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作为三种重要学习方式之一的动手实践,落实到课堂上,更多的是动手操作。由于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动手实验必须要具有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问题的针对性……那么我们如何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实现呢?这要求我们课堂组织者——实验老师在组织实验教学中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9.
郭京平 《科学课》2009,(3):36-38
“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会怎样?”是《神奇的指南针》单元中第2课《有趣的磁铁游戏》中的一个教学内容。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猜想,接着让学生利用实验材料有目的地实验研究.验证猜想是否合理。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过程要经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试验、  相似文献   

10.
制定探究计划是探究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以理性的目光看待接下来的动手活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好玩”;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保证探究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那么,作为课堂上行动的“指南”,学生能够在动手前或者实验中对其进行修改吗?  相似文献   

11.
制定探究计划是探究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以理性的目光看待接下来的动手活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好玩”;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保证探究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那么,作为课堂上行动的“指南”,学生能够在动手前或者实验中对其进行修改吗?  相似文献   

12.
小学科学是一门探究性极强的学科,通过科学课的教学,旨在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去探索、认识自然界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培养他们独立、主动的探索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而探究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否获得正确体验?学生的实验能力如何,无疑是重要的因素之一。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怎样去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呢?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九年级物理浮力一节利用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拓展学生动手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实验的探究的过程中真正解决学习过程遇到的疑难问题,我利用这个实验的实验器材巧妙引导学生设计了7个实验探究,不失为实验探究大餐.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验探究的能力,实现了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王婷  赵倩 《辽宁教育》2013,(9):62-63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因此,实验教学常被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应用在平H的教学中。但在初三的实验教学时,我们常常被一些问题所困扰,如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了好奇,但是对实验探究的过程却望而却步;他们渴望在课堂上看到更多更新颖的实验,却懒于动手亲自尝试家庭小实验……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呢?经过思考,我们认为“时间”是最大的问题!初三的学生面临着毕业考试的重大压力,多数学生对实验探究的过程早已缺乏了耐心,他们更希望听到的是解决难题的方法而不是“浪费时间在动手实践上”。此外,课时上的设置也使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们用来探究,很多问题只能是探究一半,或是只有一部分同学探究出来就把正确的过程公布,让学生照做。慢慢的,  相似文献   

15.
与教师交流中常常听到这样的问题:现在的科学教材和教学内容都是按小班制编写的,探究对象和内容都是以小班制为对象的,而我们面对的却是大班,班级人数多,怎样合理有效地使用科学教材?怎么让大班中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探究之中?笔者认为,在大班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放手让学生参与到探究实验之中,让学生充当课堂的主角。  相似文献   

16.
小学科学课中,实验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科学课的大部分知识是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去探究发现的,同时动手操作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但是,实验不是让学生玩玩而已,是经过学生猜测———制定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探究活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毅 《考试周刊》2010,(56):186-187
著名教育学家朱永新教授曾经提出这样的观点:让学生全程参与、全员参与、有效参与。怎样才能够达到这样的理想境界呢?实施探究式教学方法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蒯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相似文献   

18.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一个重要的学生探究实验。在这个实验中除了要让学生知道凸透镜成各种性质像的条件外,还要通过实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要让学生学习如何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何谓“找水”?采用“找水”的方法就是来一个课堂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大转变.让学生自主合作、自我探究,在语文学习上突出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找所需的东西,比如说找资料、找答案,自己得到要理解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怎样才算上好科学实验课,不是看这节课学生有没有动手,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动手的同时是不是动脑了。要做到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那作为科学教师就要做到每个实验认真对待,不同的实验用不同的方法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