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北京奥运会男子体操单项决赛E组评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奥运会男子体操比赛中6个单项决赛项目的E组裁判评分数据进行了客观性分析,结果表明:6个单项决赛项目的E组裁判员评分的客观性系数都比较高,但评分的随机误差较大;6个项目的评分差异不显著,裁判员评分的标准比较一致,对运动员最后得分的可信度影响不大;极差值和无效分的出现机率较大。建议:合理控制和处理评分误差。减少无效分的出现机率,确保体操裁判评分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2.
对第9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5个决赛项目的艺术评分数据进行了客观性分析。结果表明:5个决赛项目的艺术裁判员评分的客观性系数都比较高,但评分的随机误差过大;男单、女单和3人项目的评分差异较显著,评分标准不一致;6人和混双项目评分差异不显著,艺术裁判员标准比较一致,对运动员最后得分的可信度影响不大;裁判员的评分极差很大。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艺术裁判员评分客观性的主要途径:提高艺术裁判员的业务水平;合理控制和处理评分误差;加强评分的实践训练。  相似文献   

3.
第29届奥运会女子体操单项完成分的客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女子体操比赛单项决赛的完成裁判评分数据进行了客观性分析,结果表明:单项决赛完成分的整体客观性系数都比较高(高低杠稍低);4个项目的评分差异不显著,裁判员评分的标准比较一致,但评分的随机误差较大,对运动员最后得分的可信度影响不大;极差值和无效分的出现机率较大。指出提高体操裁判评分客观性的主要途径:在保证裁判员水平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和处理评分误差,减少无效分的出现机率。  相似文献   

4.
第3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裁判员评分的客观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第 3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部分决赛项目评分数据的分析发现 ,裁判员的评分误差过大 ,评分标准也不一致 ,说明裁判员水平偏低 ,影响了运动员最后得分的可信性。指出提高体操评分客观性的主要途径是 :在保证裁判员水平的前提下 ,合理控制和处理评分误差。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福建省第十三届大学生运动会动感啦啦比赛中裁判员评分的客观性,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参加决赛的啦啦队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裁判员个体间评分尺度差异显著;极差值和无效分的出现机率和出现位置,使比赛结果的可信度受到影响。建议提高裁判员执法水平,合理控制和处理评分误差,减少无效分的出现机率,是提高福建省啦啦队比赛评分客观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针对记点打分的特殊性,讨论裁判员评分个体客观性的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间接度量裁判员评分误差的距离——离心距,进而构造裁判员个体客观性的评价方法。作为应用,对2005年第3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决赛项目裁判员评分的个体客观性进行评价与分析,讨论了该评价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安微省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部分单项评分数据的分析发现,裁判员的评分标准不一致,区分度不高,说明裁判员水平偏低,影响了运动员最后得分的可信性.提出提高安微省武术套路裁判员评分客观性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裁判员的整体水平评分规则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孙健 《体育科学》2004,24(1):78-79
通过对安徽省第10届运动会武术套路比赛部分单项评分数据的分析发现,裁判员的评分标准不一致,区分度不高,说明裁判员水平偏低,影响了运动员最后得分的可信性。提出提高安徽省武术套路裁判员评分客观性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裁判员的整体水平和评分规则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针对韩国速滑运动员对裁判员判罚的认知情况,以及对自身竞技能力的影响程度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韩国不同特征的速滑运动员对裁判员的判罚行为以及自身竞技能力的认知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验证了裁判员的判罚行为下的信任维度与运动员竞技能力呈正向相关。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甘肃省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武术套路比赛部分单项评分数据的分析发现,裁判员的评分标准不一致,区分度不高,裁判员总体水平较低,影响了运动员最后得分的可信度。文章分析了影响裁判客观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提高甘肃省武术套路裁判评分客现性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信息技术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4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决赛中男子运动员技术动作的运用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出结论:拳法技术使用最为频繁,但多用于试探性进攻及搂抱情况下的无效攻击,成功率较低;腿法、摔法成功率较高,是运动员得分的主要技术手段;有方向性的发展拳法技术,重点发展腿法、摔法技术,使各项技术协调发展才能真正提高取胜几率。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第十二届男排世界杯得分最多的球员在比赛中发球、接发球、拦网、扣球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本届男排世界杯得分最多队员的各种基本情况;(2)跳发大力球是得分最多队员的主要发球方式;(3)绝大部分接应二传放下接发球任务,且大部分是本队的得分最多队员。本文对各种数据的分析希望能为以后得分最多的男排队员的选材、发球,扣球及拦网技术的训练、比赛过程中各种技术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排球运动员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全程录像回放统计,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跆拳道运动员技术统计与分析依运动员各种类型的腿法和得分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各项基本技术运用中,横踢仍然是核心技术和比赛得分的主要手段,其使用率均占50%以上;后踢、旋风踢和后旋踢虽然在比赛中的总比重相对较小,但是实际的得分效果也相当显著,3局比赛中,运动员应根据对手的不同情况安排战术和体力分配。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伦敦奥运会激流回旋男子单人皮艇、女子单人皮艇、男子单人划艇和男子双人划艇决赛的国家、最终成绩、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与体重等有关信息进行了研究,认为当前激流回旋世界格局依然是欧洲主导,但分布较广;世界优秀运动员年龄及形态数据为国内选材提供了参考;男子双人划艇竞争最为激烈,其次是男子单人皮艇。  相似文献   

15.
我国沙滩排球竞技运动水平调研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我国沙滩排球竞技运动发展水平的现状,填补我国沙滩排球大型比赛技术统计的空白,调研组对九运会决赛全程比赛进行了得分原因及比赛常规的统计,采集到大量的数据,进行了数理统计与分析,结论如下:1)我国沙滩排球运动竞技水平还不高,与世界先进运动队存在差距;2)男、女队均反映出主动进攻得分能力薄弱,其中关键局,关键分尤其明显;3)就全运会统计材料看,防反环节是胜负的重要环节,我国男、女队防反环节都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DaeDo电子护具对男子竞技跆拳道比赛技战术特点的影响,以参加2012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男子58kg级共44场比赛的4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竞技跆拳道比赛男子运动员的技战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三个回合中,技术运用次数逐渐增加,第一回合技术运用成功率最高,第三回合技术得分最多;下劈是得分最多的技术,占技术总得分的41.0%,横踢是运用最多的技术,使用率达44.9%;击头得分占总得分的61.2%,明显高于躯干得分,下劈是击头次数和得分最多的技术;各战术运用中,直接进攻、直接反击的使用率和得分率较高,而防守反击、攻防转换的使用率和得分率偏低,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对比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参加第30伦敦奥运会排球竞赛的男、女四强第二阶段16场比赛的得分特征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伦敦奥运会男、女排的竞赛特征、得分方式及得分结构都存在显著性差异。竞技表现是决定男排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竞技水平是决定女排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女排的主要得分手段是进攻,男排的得分手段均衡,进攻、发球、拦网和对手失误相当。男排比赛突显攻击性,也增加了失误的风险;女排比赛突显稳定性特点,提升了进攻和拦网得分的比率。并针对以上差距提出训练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最后2步助跑至起跳技术是撑竿跳高中的关键技术环节。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外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最后2步助跑至起跳技术相关运动学参数进行对照。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在身体重心运动轨迹变化、摆动膝角等多项指标中与世界优秀选手均存在一定差距,揭示我国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最后两步助跑至起跳技术的一般性规律与特征。为我国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提供定量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沙滩排球运动于1994年被正式列为比赛项目,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男子沙滩排球与世界强队还有较大差距,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梳理统计法等方法针对2019年沙滩排球世锦赛男子决赛德国和俄罗斯在比赛中每一次得分所用的技术,观看录像统计德国每次得分前的技术和俄罗斯每次得分前的技术,以此作为研究基础,试图寻找各国强队运用最多的得分技术,为我国沙滩排球提供借鉴,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男子沙滩排球的针对性训练和运动成绩进一步提高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第13届世界田径锦标赛投掷项目运动员的年龄、身体形态、投掷成功率、比赛发挥、不同投掷次数中出现决定成绩的人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参赛运动员平均年龄为26.64~29.36岁,男子平均年龄稍大于女子;投掷项目男子运动员平均身高在1.87~1.95m之间,呈现出高大化发展特征。资格赛运动员的投掷成功率为79.83%,3次试投的成功率依次下降;决赛阶段运动员投掷的平均成功率为74.57%,6次不同试投的成功率呈现高低交错的"锯齿"状。投掷项群运动员的比赛发挥存在着项目差异,资格赛中,铅球运动员的平均发挥率最高,铁饼运动员发挥率最低;决赛阶段,运动员的发挥率均高于资格赛。资格赛运动员3次试投出现决定成绩的概率分别为44.99%、26.57%和28.44%,呈现出第1次试投成功率和发挥率最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