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上下五千年,连绵不断留下了灿若星河的诗词。中学课本的古典诗词佳篇中产生出来的深厚、丰富的民族文化心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并塑造着中学生的文化人格。在语文教学中,解读中国诗词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品格,必须从“意象”切入,了解意象诗的典型意象,对中学生提升朦胧美感效应的欣赏水平,以及高层次的文化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上下五千年,连绵不断留下了灿若星河的诗词。中学课本的古典诗词佳篇中产生出来的深厚、丰富的民族文化心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并塑造着中学生的文化人格。在语文教学中,解读中国诗词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品格,必须从“意象”切入,了解意象诗的典型意象,对中学生提升朦胧美感效应的欣赏水平,以及高层次的文化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月在人类生命的思维主题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份量.在人类生命的长河中,生与死、聚与散、圆与缺不断演变:为了寻求一个精神的寄托,文人们找到了月,创造出美不胜收的吟月诗。吟月诗典型地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的种种关系.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特有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4.
中国素有“诗国”之称,古典诗词是我国学艺苑中一朵瑰丽的奇葩,千百年来以其动人的魅力和神韵打动感染着人们。如何解读古典诗词呢?本教重探讨了有关古典诗词鉴赏的特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审美鉴赏和提升"是语文四大核心素养其中之一。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关注古典诗词的特点,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语文审美鉴赏能力和综合素养。拟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在古典诗词阅读教学中有效关注"意象、意脉、意蕴",从而提升学生阅读古典诗词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上下五千年,连绵不断留下了灿若星河的诗词.中学课本的古典诗词佳篇中产生出来的深厚、丰富的民族文化心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并塑造着中学生的文化人格.在语文教学中,解读中国诗词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品格,必须从"意象"切入,了解意象诗的典型意象,对中学生提升朦胧美感效应的欣赏水平,以及高层次的文化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诗词借助意象来传递情感."柳"是古典诗词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它早春萌发,预告春来:枝条轻柔,撩人情思;飞絮飘扬,触人感怀.柳又极易成活,屋前宅旁,随处可见.古诗词中大量抒发离愁别绪、乡思闲愁等情感的作品都运用柳来表现.本文辨别古诗词中"柳"与"杨柳"的名称,分析古诗词中常见的柳的意象.  相似文献   

8.
唐宋,是古典诗词最为灿烂辉煌的时期。在唐宋纷繁的诗词意象中,让人涵咏不尽的是多姿多态的“雨”意象群。打开唐宋诗词作品,到处听得到沙沙雨声。杜甫诗中“雨”意象出现了246次;李商隐也是写雨高手,诗中有关“雨”的意象出现了73次;柳永也对雨有所偏爱,作品中通过雨的意象运用,从而营造出万千情愁的手法不下15处。真可谓雨意信手拈来,秀外慧中、以柔为美的民族个性被融贯在纤柔的境界之中。  相似文献   

9.
古典诗歌优美的意境,离不开真实、鲜明、生动的意象。意象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把握意象,是鉴赏诗词语言和形式、评价诗词情感和内容的基本前提。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大体有以下三类:人象、景象和物象。  相似文献   

10.
许炜 《学语文》2009,(6):52-52
古典诗词中的形象(意象)与一般小说戏剧中的以人物为主的形象不同.简单地说,就是作者想加以利用采表情达意。具体可感的客观事物。它既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是景象。或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事物。徜徉在古典诗词中,那些优美的诗篇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诗中的意象就像一粒粒种子植入我们的心田发芽、生长,这奇妙多彩的意象世界值得我们探究、欣赏。  相似文献   

11.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词中,许多具体的物被诗人赋予生命色彩,产生了许多典型意象。在传统诗词中就有柳、水、马、石等许多意象被广泛运用,并有了特定的内涵。该文对古典诗词特别是唐诗宋词中的月意象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孔子对诗的作用曾作过很高的评价:“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教学实践中,诗歌以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蕴藏的美质,成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进行艺术鉴赏的载体和沃土,是语文教学《大纲》规定(高中生具有初步鉴赏能力)的实践化,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在古典诗词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一、以“距离”的美感效应,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趣美学理论有“距离”产生美感之说,它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发挥着引起“审美注意”、激发审美情趣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1、在古典诗词的语言形式与学生固有的语言知识的距离中寻找认知的契合点。有人说:“诗是形象化的修辞学,是魔幻的修辞学。”诗的语言有独特的“诗家语”现象。它讲究辞律、平  相似文献   

13.
月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作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月自进入人的审美中,便由单纯的自然物象拓开为内涵丰富的艺术意象;在诗人们易感的心怀下,它往往成为诗人们某些特定情感的信息载体,是古代文人倾诉情怀的一个重要对象;悲欢离合、离愁别恨和伤时感物之诗大都是借月来达到效果,从而月在诗词作品中就具有了不同的思想内蕴。  相似文献   

14.
对古典诗词的欣赏理解是历年来高考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而这又是很多考生倍感棘手的问题.其实,要深入理解古典诗词并不难,尤其是掌握了一些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意象的传统内涵之后,欣赏古诗词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下面本文就对一些常见意象进行举例分析,希望能达到解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孙颖 《语文天地》2013,(7):22-23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月亮可以表达多种情感,她已不是一个单纯的星体,而是积淀了华夏儿女特有情怀的意象,展现着中国古典文学特有的精神面貌。一、恋人之间的相思情纵观中国古典诗歌,可以看到,借月抒情的诗词是非常多的。其取材也丰富多样,有的是送别,有的是闺情,还有的是乡思,这些都是月亮诗的主要选题。不过在这些主题当中,爱  相似文献   

16.
"梅"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意象,梅的意象表现为相思、乡情、国恨、品性、春、爱情、美人、隐者高士等八种主要类型。梅多元化的意象经历了漫长的民族文化积淀,从"梅花意象"里,世人可以感悟到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精魂。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诗词新月意象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月亮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重要意象。新月意象可以从月亮意象中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意象体。本文拟从新月如芽、新月如钩、新月如眉三方面对新月意象进行细致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诗词细腻含蓄的意境是中国传统文学的瑰宝,也是艺术美学与文字美学相结合的感染力,能激发读者对美的触觉及感性意念。因此,从翻译角度上来讲,意象是诗的灵魂,译诗即译意象。此文概括总结了中国古诗意境的表现方式以及意境传达的英译策略,有助于译者更准确地英译古诗意境美。把中国的文化美、中国的古典神韵传达给更多的西方读者,使全世界更多的读者能欣赏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是此文的研究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9.
“柳”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意象,表示离愁别恨、代指故乡、愁的象征、借指春天、韶华易逝的人生感慨、象征美女、喻指爱情、借代小人等。对此进行简要勾勒,可以更深刻理解“柳”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姜海军 《语文天地》2012,(23):47-48
中国古典诗词,内涵深刻,意境高远,是历年高考的重点。那么,如何鉴赏和复习教材中古诗词呢?一、抓住诗词的信息诗的信息有两种:一为显性信息,一为隐性信息,鉴赏诗歌时要首先抓住这些信息。显性信息一般表现在诗的标题或注释中。标题中的信息一般是提示诗的内容、情感或诗的类别。如《伤田家》,"伤"为"哀","田家"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