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一直是语文能力考查的重点,而我们的写作技巧指导应该建立在学生有了一定量的作文积累之后,才能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丰富的写作材料,就很难写出内容充实的好文章.而要想拥有丰富的写作材料,关键就在于平时的积累.语文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由此可见,积累丰富的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必要条件.那么,作文教学中如何加强作文积累的指导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正>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运用在写作中就是说,要写出作文来就必须要有丰富的素材。素材从哪里来?教师在平常的作文指导中总是教学生要多从生活中、课外阅读中积累作文素材,而忽视了"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教材。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材为学生读、写、说等语文学习活动提供了很多范例,同时教材还是一个丰富的作文素材库。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积累教材中的素材,巧用、化用课本材料充实自己的作文构思,那样写作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要一味仅是向学生讲授作文技巧,应重视启发和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生活,丰富学生的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广撷博采,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增强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融入生活,感悟生活,有效积累写作素材呢?在此,笔者谈谈初中作文素材有效积累的几个途径。  相似文献   

4.
指导小学生作文 ,要从内容入手 ,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 ,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只有学生的生活越丰富 ,作文的内容才能越充实。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就必须从丰富学生的生活 ,储备大量的写作素材入手 ,为学生的写作创造材料。指导观察 ,积累材料。 观察力是学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要求学生写作中积累真实丰富的材料,只要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走进生活,重视课本,亲近名著,欣赏传媒就一定能获得丰厚的积累.使学生的作文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6.
<正>成功的作文教学,需要教师指导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并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其中,"指导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是基础。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作文是真人真事真情流露""作文教学要重视生活的积累"。所以,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重点,应该是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丰富写作的源泉。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7.
培养小学生的作文构思能力,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三要: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生对作文的感情;二要积累写作材料,丰富写作语言,勤于练笔;三要从模仿起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走从仿到刨之路.  相似文献   

8.
习作来源于生活,活动可以丰富写作内容。所以,作文教学还要寓于饶有趣味的活动中,使学生对其感兴趣,就会在趣味中学,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从中积累写作材料,培养观察能力,指导写作方法,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的作文语言平淡,缺乏个性,味同嚼蜡。如何指导学生丰富自己的作文语言,就成了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写作指导和训练,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找寻写作的方法,做到读写结合,善于从美文的学习中积累作文语言,从而使学生作文语言鲜活丰润起来。这是写作训练的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0.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语文教学中能否有效指导学生学好作文,将直接影响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好坏。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本人感觉到,要想让学生在作文写作时能写得生动、写得精彩,让语言文字富含生命的活力,必须注重学生平时的积累。实践证明,积累是写作的基本功,没有积累,写作将成为无源之水。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淡谈在习作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积累。  相似文献   

11.
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使学生乐写、善写作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指导学生积累丰富的材料;二是指导学生有感而发,缘事而发;三是采取等级评分的形式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四是采取师生同评的方式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力求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重视平时的积累,为了让学生积累必要的写作材料,应该重视写作训练,向学生传授必要的写作技能,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写作评价,让学生有机会锻炼修改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是语文教学中棘手的问题,一提写作文,不少学生就退避三舍,不知从何下手。如何使学生把写作包袱卸下来,让写作变得轻松愉悦呢?我以为,只有让学生知道“写什么”,才能指导他们“怎么写”。这符合小学生的作文心理规律和认知特点,只有通过感知丰富的表象,体验情感,从而积累丰富写作素材,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因而指导“写什么”在作文指导课中位居首位。  相似文献   

14.
指导学生写作,首先就要让学生有材料可写。教师应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取材,并灵活运用写作时机煽起学生写作的灵感火花。而教师自己也要积累材料,并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样指导就能使被动的作文教学局面转向主动。  相似文献   

15.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学生写出的作文内容应该是丰富充实、充满活力的,然而现实中农村中学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写出的作文思路狭窄,题材陈旧,内容枯燥,语言贫乏。原因主要在于学生生活积累贫乏,缺少写作素材。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要增加学生生活体验,积累作文素材,拓展写作思路。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昼夜不息。”因此,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教师平时就应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养成积累的习惯,掌握积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必须遵循科学规律,首先进行片段练习,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其次提倡学生多写日记,积累丰富的作文材料;最后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一直以来受应该教育的影响,教师只注重写作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对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不加以指导。这样,许多学生往往因为无内容可写而在写作时生编硬套,缺乏童真、童趣,内容空洞、语言匮乏,导致学生认为作文难写,教师认为作文难教,学生整体写作水平低下。让学生爱上写作,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广大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课题。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训练学生习作,必须注重倾吐他们的积蓄""通常作文,胸中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是很自然的。"这一论述揭示了提高写作的关键在于丰富学生写作素材,让学生在写作时可以信手拈来,自然成文。那么,如何帮助小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呢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地改进作文教学,彻底摒弃传统作文教学中以应试作文为主的为了练习作文而作文的传统做法。一.走进生活,丰富积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积累是写作的基础,写作、生活和积累三者之间关系紧密相连。叶圣陶在《儿童例  相似文献   

19.
小学阶段主要是学写简短的记叙文。学生有了翔实的材料就不会苦思冥想、东拼西凑地去编材料了。因此,丰富的生活素材积累十分重要。在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注意指导学生积累素材,要求学生备好一个素材本,把收集到的素材记摘上去,为学生写作作充实的准备。具体做法是:耐心引导,发现素材。小学生的认识能力还比较差,所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积累材料是行不通的。有许  相似文献   

20.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少、慢、差、费的重灾区。现实中,一提起作文,学生就头疼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写作第一道难关就是没有材料。由于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没有积累一定材料,作文时就无话可写。笔者认为:充分利用班级中几十位学生所蕴藏的资源优势,构建起有声有色的生生互动的作文教学情境,不失为帮助学生解决材料缺乏问题的好方法。一、游戏活动,现场提供作文材料写作材料匮乏,原因之一是学生年龄小,见闻浅陋,确实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针对这种情况,送米下锅才是解学生燃眉之急的上策。上海大学李白坚教授的成功实践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