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单元突破口 理清文章思路和弄清文章论证方法是本单元教学的突破口。因为,作为第三册的第二个议论文单元,在前一单元重点解决议论文的结构形式的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要求学生能熟练清理文章思路,并能掌握议论文常用的几种论证方法。也正基于此,本单元的知识短文安排是《论证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单元突破口 一、弄清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一般议论文的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在以往议论文的学习当中没有专门涉及这一问题,本单元有必要疏通一下。而且本单元各篇课文的学习重点及自读提示都提到了议论文的结构。可见,要达到本单元教学目的和要求,必须弄清议论文的基本结  相似文献   

3.
本单元的教学目的有:①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进一步掌握议论文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有关基础知识,学会运用“剖析议沦文结构,理清作者思路”的阅读方法。②借鉴课文作者辩证分析具体问题的思想方法,指导学生的阅读和写作。③进行一次“根据论点,选择典型事例论证”的写作专题训练。④组织课外专题讨论,培养学生讨论问题的习惯。 重点是: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有关知识;②剖析议论文结构、理清作者思路的阅读方法。难点是:辩证分析具体问题的思想方法。可考点有:  相似文献   

4.
靖洁 《语文知识》2014,(11):35-3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7-9年级学生能“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可见,《课标》对初中生阅读与写作议论文的定位是“简单的议论文”,要求初中生能够掌握理解议论文的三要素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与此相对应的是,语文版八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单元说明”指出两个单元学习重点:理清议论文的三要素、区别议论文中的写人记事和记叙文中的写人记事。这足以证明,7-9年级学生学习议论文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议论文基本知识,并初步具备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一.单元整体设想 (一)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掌握阅读较复杂的议论文的一般方法。 2.在阅读训练中,进一步复习议论文的基础知识。 3.运用举一反三的方法,组织学生完成本单元的阅读训练任务,培养自读能力。 (二)表单元的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本单元的议论文是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2.指导学生分析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把握每篇  相似文献   

6.
本单元突破口 这是高中学习的第一个议论文单元。学习本单元,应在初中阶段学过的有关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议论文的要素、结构、论证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解决好议论文观点和材料统一的问题,并用以指导写作实践。 把握观点和材料的关系,这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本单元的几篇课文,观点正确鲜明,材料真实丰  相似文献   

7.
本单元突破口 本单元是一个议论文单元,包括文学评论和思想评论这两种特殊的议论文体裁。其中文学评论有三篇文章:《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至情言语即无声》、《一往情深,疏而不散》,思想评论有一篇文章:《说“小”》。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本单元的文体特点及该种文体的写作是较生疏的。因此,本单元的突破口应选择在讲读与写作的交叉点上,即在精讲典范课文、了解文体特点及该种文体的写作规律的基  相似文献   

8.
一单元教学设想教学本单元课文的读写训练主要是“把握观点和材料的关系”。围绕这个中心,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课文研究: 1.议论文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文章的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 2.议论文表达什么观点,运用哪些材料,怎样证明观点,搞清楚论点、论据与论证之间的逻辑联系,即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3.作者运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和语言表达艺术来阐明自己的思想,增强说理效果。在学习本单元课文的过程中,要本着教书育人的目的,遵循文道统一的原则,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意突出以下重点:  相似文献   

9.
长与短是相对的。一般来说,部编教材中超过四千字的都可作长议论文处理。长议论文,难点在不易弄清脉络和掌握要领。教长议论文宜从大处着手,着重培养学生善于理清层次,抓住重点,领会精神的能力,一般无须逐句逐段分析。 (一)找准“突破口”,一题带全篇“突破口”,要从教材的难点与学生的疑点中去找。找准了,往往可起“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拿《反对党八股》(节选)一文来说,八条罪状中的难点在“甲乙丙丁,开中药铺”,而这个难点也正是学生的疑点。据此,便可选定这条罪状为  相似文献   

10.
笔者近期听了本校教师的一节公开课,讲的是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二三单元的课文《寡人之于国赶王》,授课重点是理清课文思路。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它具备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结构,可形式上又用对话展开,要理清这篇课文的思路,对已熟悉议论文结构的学生来说不是一件难事,可对于初次接触议论文的高一学生来说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11.
阅读《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和《理想的阶梯》这两篇议论文,不难发现两文在写法结构等方面有许多惊人的相似。倘若教师以把握结构为突破口,从形式到内容,从内容到方法学习两文,揣摩异同,便可理清  相似文献   

12.
本单元系议论与说明单元,共安排五篇文章。其中说明文一篇:《什么是生态系统》,议论文四篇:《大自然警号长鸣》、《马说》、《说虎》及《为学》。可见,编者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说明文与议论文的联系和区别,由第三册学习说明文为主过渡到本册以学习议论文为主,并初步接触议论文层层推进的论证结构以及对比、设喻等论证方法。为此,教授本单元时,建议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单元通读,初步弄清文章主旨的基础上,围绕以下问题进行点拨和研讨。  相似文献   

13.
本单元的四篇文章都是议论文,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要学习作者对生活和社会的观察、分析、思考与表达,要结合课文的实际内容,把握议论文的基本要点,理清论点、论据,学习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同时体会准确、严密、生动的议论语言。还应学会收集和运用多种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写简单明晰的议论文。  相似文献   

14.
一、单元提示: 本单元是第一册的一个“特殊”的教学单元。从横向看,本册的其它单元“重记叙”,而本单元却是由五篇议论文组成,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从纵向看,这个本册课本中唯一的议论文单元是中学生学习议论文的开端,具有很强的起始性。我认为要完成本单元的教学应该明确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本单元三篇课文都是议论文,就文体教学要求而言,教学中应该抓住议论文的三个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是,根据教材的编排系列和本单元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地位,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学习议论文准确、鲜明、概括、生动的语言特点和多种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 议论文的语言以严谨、缜密而有别于其它文体,它所论之“理”大都较抽象,它必须借助准确、鲜明、慨括、生动的语言,把丰富的思想内容表达出来。本单元两篇讲读课文思想深刻,语言极富特点。鲁迅先生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比喻的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16.
按照教材编者的意图 ,第五册的学习 ,主要是联系生活 ,着重培养初中同学的议论能力。因此 ,第五册的阅读安排了三个议论文单元 ,再加上文言文中的议论文 ,体现了根据课文反映的生活内容兼顾表达方式的编排思想。第四单元为小说单元 ,属文学作品 ,这是为初中语文学习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 ,即由文章的学习向文学作品的赏析过渡作准备。下面谈谈本册的复习。一、议论文的复习第一二三单元都是议论文 ,复习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 )理清思路 ,提炼观点 ,比较异同。第一单元的五篇议论文 ,虽有基本的特征和规律 ,但样式不同 ,风格迥异…  相似文献   

17.
本册第二、五、六单元为重点单元。第二单元包括三篇议论文,要求结合知识短文《论点和论据》,使学生了解写议论文论点要正确、鲜明,论据要确凿有力。学习写一些简单的议论文。《论鲁迅》一文运用先分析后归纳的论述方法,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阐明道理。《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前进》围绕中心论点,阐述论点提出的依据。通篇采用具体事例来论证问题,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18.
一.单元整体设想初中议论文教材共编八个单元40篇文选和三篇知识短文。纵观初中议论文读写训练系统,关于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发展的要求。是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大体以递进型兼交叉型和螺旋型逐步提高。学生在前五册已学过六个单元30篇文选与《论点和论据》、《论证》两篇知识短文。就学生的学习基础看,已经积累了可以入门的阅读经验,大体上了解议论文的基本因素,也从一些侧面进行过写作尝试,不过,其基本知识尚未形成明晰的系统,读写能力还比较薄弱。按照《教学大纲》规定,学习本单元和本册第五单元之后,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应当达标。本单元前四篇课文的议论方式属立论,第五篇课文的议论方式是驳论,这种安排是为了向第五单元学习驳论过渡。可见,本单元在初中议论文教学系统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所以,本单元教学对于学生知识的巩固与扩展,能力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学习要点】学习本单元,总体上应以复习、归纳、提高为要求。具体地来说就是:(一)理解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了解三十年代前后无产阶级文学的战斗情况;学习有关读书的道理。(二)提高理清作者思路的能力,能较快地准确地分析课文的层次关系,进一步理解复杂议论的巧妙结构。(三)加深对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等特点的理解;体会杂文的写法,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提  相似文献   

20.
本单元共有五篇文章,从体裁上看,全是议论文。 本单元的编写意图是:通过第三、第四单元的议论文学习,在了解议论文的论点、论据的基础上,进而介绍论证和论证方法,其中主要介绍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等四种方法。 进行本单元的教学时,建议教师通过这些思想深邃、文质兼美的文章,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议论中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去证明自己的观点;同时还要学习和使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