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校本课程开发与高校课程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课程改革需要向多元化和综合性发展,校本课程开发为高校课程改革提供了良好契机,它有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和课程改革责任感的增强,让高校课程改革体现出民主开放的课程决策过程和成果,让高校在课程改革中更加尊重学校和学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实现教育制度内权力与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校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树立科学的课程意识、培养精诚合作的精神、掌握熟练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技术,还要注意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配套,注意校本课程开发的系统性和层次性,注意科学合理地开发实践类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是推动素质教育的需要。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与课程的关系则是这场教学改革必须首先摆正和处理好的一对关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尽管是舶来品.但它适应我国改革的需要,目前在很多学校都在进行探索和实验。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看形成了不少值得推广的经验。它对克服课程的大一统体制和忽视学校、教师、学生的不同需求的状况起着明显的改善作用。校本课程在适应国家课程改革需要,全面实施素质  相似文献   

4.
职教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职教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这种趋势可以归纳为:课程的微观结构从注重教师的教和单纯的知识摄取向注重学生的学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的方向发展,课程结构趋向合理,完整;课程模式由满足岗位需要注重就业需要和多元整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不加解释的引用课程实施的概念,到认识课程实施研究的意义,再到对课程实施进行多侧面的理论思考与探询,二十年来课程实施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却表现出研究热情不高,研究范畴不清,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未来课程实施研究应该以课程改革的需要为出发点,将课程实施研究纳入课程改革的整体研究之中,使之成为课程改革研究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一项极其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是,如何构建一个全新的课程结构,来实现适应未来人才需要的培养目标。值得庆幸的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结构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均衡性《纲要》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新课程设置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紧紧抓住时代变革的特征和需要,从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全面加以改革,以构筑面向21世纪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与建围以来历次课程改革相比,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冷静地分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价值取向和改革的实施方式上仍存在诸多偏误和不足,理当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反思。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检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下,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地向前推进,给新世纪我国的教育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客观地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紧紧抓住时代变革的特征和需要,从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全面加以改革,以构筑面向21世纪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与建国以来历次课程改革相比,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关于这一方面,当前已为广大研究者所广泛揭示),但冷静地分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价值取向和改革的实施方式上仍存在诸多偏误和不足,理当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反思。  相似文献   

9.
吴爱军 《双语学习》2007,(12M):127-127
新的初三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特点,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要完成课程改革的目标,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程教学,在课程教学中采用探究性教学方法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0.
简论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改革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改革,既要依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具有实用性;又要依据经济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超前意识;还要根据本地实际优化课程资源,以培养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崭新的课程改革时代。新课程改革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它追求的是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实施需要构建一种开放、对话和合作的课程文化。为保证新课程的推进与实施,家长参与课程,给予课程合作与支持,成为开放、对话和合作的课程文化应有的含义。家校合作问题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家长参与和支持成为影响课程实施的重要外部因素。在我国,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形成的家长参与意识不强,家长角色的错位,流于形式的家校合作,导致了家庭教育未能真正地发挥其作用,影响家长有效参与课程改革。因此家长如何转换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责任与地位,以积极的心态适应课程改革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展开,需要学校和教师不断地强化课程意识,并进而转化为课程行为。使之成为推动课程改革向前发展的物质力量;因此,本文试图就课程意识的基本含义以及课程意识转化为课程行为的主要条件作出探讨,以期引起正在从事和关心课程改革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人员对于这一问题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前,课程改革已成为整个教育领域的“动感地带”,课程文化也应社科人文领域的“文化热”之运而悄然兴起、方兴未艾。文化型课程改革需要加强课程文化的实践品格与课程改革的文化品格之间的整合、融合与和合研究。文化型课程改革旨在培养、铸就自己的文化品格.文化品格的提升和完善,是课程改革成熟与成功的标志。课程改革的文化品格集中体现在:“古今中外”文化关系的处理:更宽阔视野下的知识观问题;文化型课程改革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不断地增强教师和学生的文化自觉和生命自强。  相似文献   

14.
课程执行为研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在我国的课程政策研究中,课程政策执行研究相对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发展,要切实实现改革的预期目标更突出了课程执行力研究的重要性。而在这一研究范围内,校长的课程执行力研究也更应该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5.
我国教育改革经过许多年的摸索,终于悟出一个道理:传统课程具有抵制改革的“超稳定性”。课程改革的历程有如西西弗斯竭尽全力推石上山,一松手,石头又滚回山下。传统课程之所以屡击不倒,自有它稳固的基础和广泛的适用性。因此就需要站在课程改革的前沿,以广阔的视野对传统课程体系进行审视,找出问题的症结及课程改革的动力与方向。传统课程作为一种旧体制,长期以来积下了众多弊端,正是这些弊端却蕴含着新兴课程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课程改革,需要众多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来推行。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教师是教育的灵魂,所以教师本身能否与课程改革合拍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面临新课程改革时,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接受有关培训外,  相似文献   

17.
钟维礼 《四川教育》2004,(10):21-21
研讨课程改革,许多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面露难色,实施中亦有诸多困惑,因此,需要弄清楚几个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基础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面对全面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师教育应主动适应,积极应对。我们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特点及其对基础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改革高师教育的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输送合格的基础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我国高师教育改革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必须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快速发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高师应创建创型综合专业,统筹安排职前与职后教育,提高学生的课程理论修养,拓展学生的学术视,培养学生的课程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论个体知识视野中的课程观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认识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成为课程改革关注的焦点。知识进步和课程创新需要重新审视现代课程理论,树立课程创新新视角,不断增强课程知识的文化性和开放性理念,重视学生个体的个性及体验,引导个体知识在课程体系中获得个体的完善、进化、生成、创造的机遇,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