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短新闻是一种简明扼要、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写作形式,堪称新闻军团中的"轻骑兵",新闻群芳谱中的美艳奇葩,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在信息如潮的时代,新、短、快、活的短新闻不仅是受众的需要,是当今媒体改革的重点,更是时代的呼唤,倡导新闻工作者写好短新闻意义重大。短新闻已然成为信息时代的主角。  相似文献   

2.
一名记者不能只满足于完成领导指派的采访任务,而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完成"规定动作"之外,随时随地保持新闻敏感,善于从错综复杂的事物中,特别是在一些不被人们注意的或者司空见惯的现象中,迅速及时地捕捉到新闻,并能紧紧把握这一新闻事实进行报道,这样的新闻对于奉旨行事的采写活动来说,也可叫"副产品",如果副产品再唱了主角,具有一定的分量发生了一定的影响,那是一件很美的事.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界"报喜不报忧"的思维定势,让几乎所有主流媒体对灾难报道讳莫如深,即使面对灾难新闻,也多着眼于"灾难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①这种有救少灾的原则进行报道和处理。然而,这次汶川大地震,媒体没有刻意用大量篇幅来唱英雄主义赞歌,反而更多地以被救者为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报道:让主角说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秀芳 《视听界》2007,(1):95-96
目前正处在新农村建设报道的破题之初,在报道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成功经验以及探索实践中,应该让主角说话,避免流于图解政策、报道政绩。这既是新农村建设报道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新闻作品出彩出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4月5日-8日,全国30家晚报、都市报、门户网站总编辑齐聚四川,参加由华西都市报举办的"全国晚报都市报总编辑重返灾区看巨变"暨"巨灾与重建中的媒体社会责任高峰论坛".期间,总编辑和嘉宾们就都市类媒体"在灾难发生和灾后重建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在灾难发生和灾后重建中,如何选择独特的视角""重大灾难性报道中,媒体如何应用新手段,进行全方位报道"等议题,共同探讨灾难与重建过程中媒体担负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透明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灾难性报道出现在媒体上,因而灾难报道成为现代社会媒体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认识突发灾难事件,如何选择适当的报道角度,使突发的灾难能够全面、深入、准确的展示在读者面前。本文分别从灾时和灾后两个时间段,对如何选择灾难性报道的新闻角度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在灾难事件的新闻图片报道中,媒体从业人员常陷于职业伦理与社会道德冲突的两难境地。一些媒体在利益驱动下,以血腥、低俗画面搏取眼球,严重影响了媒体公信力。要做好此类新闻图片报道,应避免低俗化和娱乐化、渲染血腥场面或过度渲染悲情的取向。  相似文献   

8.
岑卓妍 《东南传播》2014,(8):125-129
本文在框架理论的视野下,基于对30部中美灾难片中的30个主角形象进行内容分析,归纳中美典型灾难片中的主角形象的建构特点和差异,并全面剖析电影中所呈现的主角框架的经济、政治、文化原因。不仅有助于从独立的电影个体形象来深刻了解两国灾难片的特色,还能看出两国价值观念中的深层冲突,以兼收并蓄的态度为国内灾难片的发展寻求一些成功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现在,民生新闻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一个重要版块.此类新闻也许并没有非常抢眼的内容或者图片,但它却改变了长期以来大众媒体并没有以"大众"为主角的做法,它"以民为本",让新闻一下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媒体如何做好民生新闻这道"菜"?  相似文献   

10.
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是建国以来破坏程度最大、受灾范围最广的一次灾难。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媒体在第一时间进行全景式、不间断的报道.在报道的时效性、报道视野与主题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汶川大地震的报道实践对进一步做好突发性事件、灾难报道做出有益的探索,在中国新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1.
谁应该是灾难报道中的主角?答案似乎是明确的:灾难当中的受灾群众——说出他们的状况、表达他们的呼声、描述救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实际的灾难报道中,我们有时看到的情形却不是这样.在这次芦山地震的报道中,我们看到的报道,过多地集中在救援动态上,而受灾群众的状况和灾区需求却往往被一笔带过,沦为配角. 更有甚者,有些人、有些机构甚至把灾难当成了自我表现的作秀平台.  相似文献   

12.
主题报道是否契合了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否紧扣社会热点与焦点问题,是否贴近民生为人民发声,都是地方新闻网站主题报道工作中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为此,本文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地方新闻网站如何做好主题报道.希望与所有媒体人共同努力,为完善地方新闻网站的主题报道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任冬梅 《今传媒》2009,(9):95-96
灾难性事件作为突发性新闻,其社会关注度极高,也是各家媒体竞相报道的重点."5·12"汶川大地震更是对国内媒体灾难报道的一次考验.灾难报道极易对受害人及相关人员造成伤害和二次伤害,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此,灾难新闻的报道应该"以人为本",体现出应有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4.
要把地方报业网站由传统媒体配角变为网络新闻报道主角,要还原其网络媒体属性,形成新的网媒发展思路.地方网媒更要坚持新闻立网近年来,一些地方报业网站为了生存和发展,纷纷把精力转向网络的商业业务,忽视了自己的强项新闻报道,逐步丧失了区域第四媒体地位,十分可惜.新闻网站立网之本是新闻,因为拥有新闻采编和新闻发布权是公认的独享资源,是商业网站无法获取的.  相似文献   

15.
日本3.11大地震因其震级高、次生灾害多,影响力大,成为我国各级媒体争相报道的一个新闻事件。中国电视媒体在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多次灾难报道的锤炼后,对灾难新闻的报道能力如何?本文通过对央视《东方时空》一个月间的样本进行新闻叙事学的内容分析,归纳出其"平台、悬念、责任"的电视灾难新闻报道理念,"日本3.11地震——一场全人类的灾难"、"日  相似文献   

16.
本论文主要以对灾后报道已经有成熟操作的日本《朝日新闻》(英文版)为样本,取其灾后一年时间中的报道进行抽样统计分析,得出其灾后报道的一般特点,从中找出与我国灾后报道存在的异同点,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灾后报道应遵循的一般性规律或法则。论文的主要意义在于提出灾后报道可以参照的一般操作法则,并对原有的灾后报道进行了报道主题、报道主体、报道倾向等方面的探讨,对灾后报道的平衡性提出参照建议,希望给媒体从业者在面对灾难时更有效地传递信息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田文生 《青年记者》2017,(25):58-59
毫无疑问,灾难具备极高的新闻价值,近年来,汶川地震等灾情严重的灾难都成为受众普遍关心的重大新闻.做好灾难报道,是新闻媒体的本职工作,在灾难报道中“来之能战”并“战之能胜”,是媒体记者的重要基本功和职业使命. 10多年来,在开县井喷、汶川地震、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等重大灾难发生后,我均在24小时内进入最核心现场进行报道.现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就灾难报道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媒体受“报喜不报忧”观念的影响,几乎是谈“灾”色变,对灾难性新闻的报道也讳莫如深。从媒体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的集体失语到1998年的洪灾报道,媒体对灾难采用了这样一种态度:灾难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一直以来,媒体的灾难性新闻报道基本上固定由几个部分构成:一笔带过的灾情、各级领导和政府部门的关怀和指示、灾区人民的抗灾决心以及抗灾英雄的英雄事迹。显然,这样的灾难报道并不能彰显媒体对灾区人民的终极人文关怀和政府的“以人为本”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9.
在去年汶川大地震报道中,内地和香港新闻界所表现出来的快速反应、报道及时的专业能力以及顽强拼搏的职业精神,受到了社会舆论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检验了内地媒体人及时、连续报道突发事件的能力.但是在实际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报道中所折射出的新闻伦理问题,似乎从未如此集中和突出.本文试图基于新闻伦理角度梳理内地和香港新闻业界对于汶川大地震报道的相关反思,以"局外人"身份审视华文媒体灾难报道中的伦理困境,力求探讨新闻工作者如何在灾难报道中实现新闻"为个人、为社区、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媒体融合应该做大的是“融合”文章,这个融合体中的各个媒体单元应是平等交融的关系,尤其是传统媒体更应重视其独特的线下优势,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方法】文章通过对一家都市类晚报进行最近两年多时间的探索实践。【结果】证明传统媒体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策划与运营,在媒体融合运营中担当主角,尤其是地市级传统媒体这方面优势更加明显。【结论】由此,笔者以为,媒体融合中的任何一个媒体单元都可以而且应该争当主角,这样的融媒体才是一个活力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