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作地素无考究者。其实,从此诗中“江”、“海”交汇之情状、张若虚出访友人之可能性、镇江北固山尤其是焦山有关登览诗所涉“江”、“海”对举之描写、“海门”之词屡屡出现之特殊现象,以及有关焦山登览诗审美意境与《春江花月夜》颇为相似等诸种因素,进行一番切情切景的逻辑推理分析,倒亦大致可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作于镇江北固山或焦山,而焦山的可能性则更大。  相似文献   

2.
活动目的通过交流、展示、朗读 ,品味李白具有代表性的诗作 ,巩固和丰富学生的积累 ,指导学生感悟、欣赏李白诗歌鲜活的神韵 ,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以李白诗歌为代表的中华优秀诗词的兴趣。活动准备1 课前开展“李白诗歌阅读月”课外阅读实践活动。2 CAI(内含李白诗意图、李白头像、李白诗歌名句集锦等)及《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等古典音乐磁带。3 学生自制有关李白诗的诗签、书法作品、美术作品及电脑网页等。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课件出示李白人头像特写 ,配以古曲《春江花月夜》。师 :“李白诗歌阅读月”刚刚结束 …  相似文献   

3.
唐诗《春江花月夜》流传千年至今,仍是那样着地脍炙人口,令读者激赏。著名诗人、学者闻一多先生轻易不褒奖他人文学作品,但是对于《春江花月夜》却由衷赞叹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肯定有其原因。这个原因,闻一多先生未加具体解释,后人也罕有相应的评析。笔者认为,所谓“诗中的诗”,主要是就其由内容和艺术打造而成的独到韵致而说的;  相似文献   

4.
在初唐诗坛上,刘希夷和张若虚采用乐府旧题,创造出了新的诗歌意境,并进一步发展了七言歌形体。他们的代表作《代悲白头吟》和《春江花月夜》在诗体、意蕴和语言上都有某些相同之处,但在题材内容、观察视角和格调、用韵诸方面却有着明显的不同。两诗在表现技巧和驾驭语言能力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又被明确认为“出刘希夷《白头翁》上”。  相似文献   

5.
古乐曲《春江花月夜》和张若虚的古诗《春江花月夜》虽为不同的文艺样式,但二者在创作手法上却有一脉相通之处。古乐曲《春江花月夜》的旋律发展手法为鱼咬尾,古诗《春江花月夜》的句法多采用蝉联相生的手法,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诗乐一体”的传统源远流长。诗歌与音乐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并且贯注着中国传统的“和”的审美意识———“和谐、统一”,这是二者具有相通的审美特征的美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人誉为“孤篇盖全唐”之作,闻一多称其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在中国古代灿若群星的诗篇中,这首诗发出自己最明亮最独特的光芒。如果说从齐梁以来浮艳奢靡的文风至初唐的一些宫廷诗人还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沿袭的话,那么张若虚以其非凡的艺术才情所创作的这首诗,不仅彻底地洗尽了此前诗歌在形式上的铅华,而且极大地开拓了诗歌的题材内容,  相似文献   

7.
诗歌、音乐与舞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艺术形式。《春江花月夜》亦是诗中有乐舞、舞中显诗乐、乐中含诗舞的典范。其诗篇浸润着深邃优美的意境,其乐章洋溢着空灵纯美的情感,其舞蹈传达着细腻唯美的韵律。文章从诗乐舞之间交融互补的角度出发,对《春江花月夜》的诗乐舞之美进行解读、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春江花月夜》是唐朝诗人张若虚的作品,后人给予这首诗极高的评价:“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一千多年来此诗令无数读者为之倾倒。该诗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有很高的价值,其中值得品味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我在教学该诗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能流畅地诵读诗歌。2.分析诗歌中抒写的景、情、理及其完美融合,感悟诗歌。3.分析古典诗歌中的特定意象,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实践中扣住“品读、感悟、创造”这条主线,指导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良好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唐代一生只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就是因为《春江花月夜》而“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该诗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也就是因为《春江花月夜》这一曲现代民族管弦乐交响化的开山之作,造就了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在现代民族音乐发展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人们常把二者相提并论,甚至有人以诗句填人曲谱歌唱,认为它们同声同气、异曲同工。其实由于创作时代背景、作者境界的差异,若能仔细体会,它们之间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首次被选为“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单元的赏析示例篇且。此诗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谈·宫体诗的自赎》中赞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这是一番神秘而亲切的、如梦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既是“梦境的晤谈”,又有“强烈的宇宙意识”,多么神奇,多么令人神往!从诗中“江畔何人初见月?  相似文献   

11.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诗《清商曲·吴声歌》旧题,曲调始创于陈后主,但作者张若虚一洗六朝以来宫体诗的浓艳空洞,并变五言短篇为七言长篇,借诸多美好意象抒写真挚的情理,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更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使诗歌的内容和形象达到了完美统一。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春江花月夜》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而"孤篇横绝,竟成大家"(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  相似文献   

12.
初唐诗人张若虚一生只留下诗歌两首.一千多年来,他的名篇《春江花月夜》令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作者也因此“孤篇横绝。竞为大家”。诗中“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句.作注者大都认为“白云”为实写,如中学课文《唐诗宋词选读》中注为“白云一片悠然飘去”,而《唐诗鉴赏辞典》亦称白云飘忽,象征扁舟的行踪不定。其实,从全诗来看。此处“自云”如解为“白帆”更为妥当。诗人在此运用借喻手法。将远逝的孤舟比作飘行不定的白云。  相似文献   

13.
浅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意境与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可谓千古绝唱。现从张若虚此诗中揭示的宇宙人生哲理这一层面,分别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作具体分析,力图展示它的独特魅力,以便更深入地了解《春江花月夜》“孤篇盖全唐”的内涵及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吴中四杰”之一的初唐诗人张若虚,仅存诗二首(收在《全唐诗》中),但他却因一首咏月诗《春江花月夜》而流芳千古。闻一多先生盛赞此诗“以孤篇压倒全唐”,是“诗中的诗,高峰上的高峰”。自古以来,中国诗人对“明月”之咏叹一直婉啭于神州大地,从《诗经》中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陈风·月出》),  相似文献   

15.
诗歌何时称“首”:在古代,诗歌称“篇”或“章”,而不称“首”。例如,我国最早的诗歌《诗经》就称“三百篇”,屈原的诗就称“九章”等。诗歌称“首”,最早出现在东晋初年,有个叫孙绰的诗人,在其所作的诗歌《悲哀诗序》中写道:“不胜哀号,  相似文献   

16.
马磊 《语文知识》2003,(9):45-46
诗歌的最高美学层次是它的境界。所谓境界,即古典诗歌中的意境,它是意与境的统一,是情与景的和谐。王国维说:“诗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可以说,意境是诗歌的艺术精灵,评赏一首诗的艺术效力和审美价值,最基本的审美准则就是看其有无独特的意境创造。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正是以其清幽的意境,使作品富有独特的魅力,被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项峰”。在诗歌中,诗人将主观感情与客观外物结合起来,细致地描绘了春江之夜从月升到月落的迷人景致,字字句句交织着青春的美好和人生离别的  相似文献   

17.
<正>【课堂实录】一、初读美读,《春江花月夜》美在何处师: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民族。在我们五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长河中,诞生了无数才华横溢的伟大诗人和无数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一首"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被誉为"以孤篇压倒全唐"的旷世佳作——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相似文献   

18.
《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它缘境生情、情景相谐,并且景语皆为情语。“江”和“月”是全文的两个中心意象,尤其是“月光”可谓全诗的灵魂。  相似文献   

19.
《春江花月夜》亦诗亦乐亦舞,它以"孤篇横绝全唐"的态势,浸润着中正平和、轻微淡远的诗乐意境,洋溢着空灵纯美的诗情画意。论文将从"诗歌音乐性质"、"诗乐舞联系"、"诗歌抒情韵律"及"诗歌意境丰富音乐想象"出发,试图展现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进而推及诗歌音乐性的相融与解读。  相似文献   

20.
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很有影响的乐府诗。有人说它“孤篇盖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