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小的时候起,我就很偏爱吃鱼,无论是炖、煨、炸、蒸,总是绞尽脑汁儿变着法儿吃。后来,自觉只吃鱼已不尽人意,于是,从市场上买了鱼回来,先放在自家池内养起来,并且拿出纸、笔、墨细心描画,顿时,一条条活灵灵的鱼儿跃然纸上。嗅着这带有墨香味儿的“鱼儿”,那滋味儿好舒心呢!正在我沉醉于吃鱼、画鱼之际,一个偶然机会把我引进了钓鱼世界…… 那是1992年的秋季,我出差来到素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省银川市。宁夏是一个物  相似文献   

2.
声音     
《钓鱼》2011,(23)
“池塘里有太鱼,但是我一条都没钓上来” 李慕豪是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东莞新世纪的队员,他笑言:“自己前后钓了几次鱼,成果就只是七八条手指长的小鱼。”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几位鱼类专家做过有趣的试验。在一个放养了罗非鱼、鲤鱼、草鱼等十多种鱼的水池边,他们先用鱼钩把水池里的鱼尽可能多地钓出,然后加上标记放回水池,接着再次垂钓……如此重复三次后,他们发现第一次就上钩的鱼儿中,第二、三次继续上钩的高达百分之六十。这意味着,鱼儿并不会“吃一堑,长一智”。看来鱼儿是否易上钩与其本身的“素质”息息相关。进一步研究显示,易上钩的鱼儿往往食欲旺盛,反应灵敏,体力充沛,一见食物便奋不顾  相似文献   

4.
颜恒 《钓鱼》2010,(17)
上篇我们探讨了有关鲫鲤的"鱼道"问题,可以说这多少有点是仅凭经验的揣测,而本篇我们要说的却是很直观的话题--"鱼星冒,鱼儿到".与这条钓谚相近的尚有"小鱼跳,大鱼到"、"鱼儿嚼水,顾命不顾嘴"、"水底泛青苔,必有大鱼在"等.统观这些钓谚,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即鱼虽然藏身于水天世界,也总会有"偶露端倪"的时候.  相似文献   

5.
罗有年 《钓鱼》2006,(18):56-56
挪威的拟饵绝大部分是鱼形或仿鱼形,这绝不是偶然的。挪威的海洋鱼、半咸水鱼、淡水鱼通通都是冷水性肉食类鱼。其习性是大鱼吃小鱼。按照中国的传统说法,就是“鱼吃鱼,不腥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虾虾吃泥沙”了。  相似文献   

6.
夜钓惊魂     
张坤 《钓鱼》2006,(8):70-70
我的家乡北临绵延起伏的完达山山脉,南倚风景秀丽的兴凯湖,境内有大小水库20多座、小塘坝、鱼池更是不计其数,是钓鱼人的天堂,酷爱钓鱼的我生长在这个地方真是一种幸福。那是我去年的第一次夜钓,吃过晚饭我和钓友藏涛、小强、兰青开车来到距市区50公里承子河山区的一个小塘坝钓鱼,经过半小时准备,我们的钩饵在9:20下水了,兰青很快在第三竿就上鱼了,他钓的第二条鱼是个半斤左右的大野鲫,虽然到岸边跑了,我们其他三人为此鱼而兴奋起来,接着就你一条我一条上鱼了。每10条左右小鱼就伴一条三四两的大野鲫出水,把我们三人忙得不亦乐乎。可是和我…  相似文献   

7.
颜恒 《钓鱼》2010,(16)
面对江河湖海一派苍茫之水,钓鱼人不断总结出了许多观察鱼情、了解鱼情、认识鱼情的钓谚,如"鱼有鱼道,鸟有鸟路"、 "鱼星冒,鱼儿到"、"小鱼跳,大鱼到"、"鱼儿嚼水,顾命不顾嘴"、"水底泛青苔,必有大鱼在"、 "水下小鱼多,大鱼不在窝"、 "河边水腥气,钓者好运气"、 "鱼儿露头,收竿快走"等等.通过学习这些钓谚,就能较好地指导钓鱼人作出垂钓时对鱼情的正确判断或取舍.现我选择两条作-简析,不到之处还请指正.  相似文献   

8.
黑鱼喜欢吃活食,凡是活的小鱼它都吃。钓黑鱼可用小杂鱼、泥鳅或昆虫作钓饵。根据黑鱼食性杂,不挑食的特点,我们还可以就地取材用黑鱼肚子做钓饵。也就是当你钓上了一条黑鱼时,就可以把钓上来的黑鱼剖开鱼腹,取出鱼肿子作钓饵。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颜恒 《钓鱼》2010,(17):42-43
上篇我们探讨了有关鲫鲤的“鱼道”问题,可以说这多少有点是仅凭经验的揣测,而本篇我们要说的却是很直观的话题——“鱼星冒,鱼儿到”。与这条钓谚相近的尚有“小鱼跳,大鱼到”、“鱼儿嚼水,顾命不顾嘴”、“水底泛青苔,必有大鱼在”等。统观这些钓谚,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吃鱼,你是否注意过鱼身上的红肉和白肉?红肉腥,白肉鲜,很多常吃鱼的老外做鱼的时候会把红肉去掉。而国人做鲤鱼则有“去腥筋”的说法。腥筋其实是鱼的侧线神经,不光是鲤鱼,是条鱼都有,其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去腥筋的效果究竟有多大很难说,但去红肉的效果明显。小鱼可能看不出来,有机会做大鱼不妨一试。光说吃了,跟拉力有哈关系?有,先说说红肉、白肉都是干啥的。  相似文献   

11.
从孩童起我就喜欢钓鱼,那时偷来妈妈的一根缝衣针弯成鱼钩,将几尺棉线拧成钓线,用一截高粱秆做浮漂,到菜地里挖几条蚯蚓做鱼饵,就和小伙伴们欢快地跑向河边。那时,我们家乡的河水很清,鱼儿很多,用眼睛就可以看着鱼儿咬钩,那种乐趣真是无法形容。有时钓得兴起,忘了回家,害得妈妈来河边找,少不了还得挨上一顿责备。儿时钓鱼的乐趣,至今...  相似文献   

12.
邹思全 《钓鱼》2007,(11S):30-32
笔者常年在云蒙湖钓鱼,尤其是2004-2006年,因湖水较肥,富含微生物和各种食物,鱼儿不愁吃喝,个个长得膘肥体壮。钓上的鱼都吃的饱饱的,像个“孕妇”,漂像较难掌握,鱼比较难的,吃起饵来特别刁滑,大多时候就像小鱼闹钩一样,稍不留神就会被大鱼骗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我不喜欢钓鱼,也不喜欢吃鱼。有几次被朋友们拉到水边垂钓,也没有钓迷们的“入定”感觉,只是感到一种无奈。因为人在明处,鱼在暗处(水底),你看不见鱼,也无法控制鱼,但你的所有情绪、思想、行为都被看不见的对手——水底的鱼儿牵着走。鱼儿高兴动动  相似文献   

14.
刘克非 《垂钓》2002,2(7):67-68
打窝可是门学问,在不同的地方垂钓就得用不同的打窝料。就拿养鱼塘来说吧,钓友们都愿意用塘鱼平时吃的饲料打窝,这种方法也确实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可你要是在水库中野钓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水库中的鱼虽然多数也是放养的,但经过长期的自然生长,鱼儿摄取的食物与野生鱼已经没有什么区别。我们要钓这些“准野生鱼”,  相似文献   

15.
南南钓鱼     
去年春节,远在海口的女儿带着刚满五岁的小外孙南南回到了湖北十堰,正赶上一场瑞雪。小南南第一次见到雪,新奇得不行,天天吵着要玩雪,可他旅途感冒未好,不能外出,我们只好在家变着法儿哄他玩,时间一长什么法儿也不灵了,我先生酷爱钓鱼,说能不能让他玩玩“钓鱼”的游戏。于是全家动员:有的找纸板画鱼,上色,有的找木棍拴线做钧,有的找积木砌水池养鱼……不一会儿,一个养满小鱼的池塘就建好了。只见小渔翁头戴草帽,身背背包,肩扛鱼竿来到池边开始垂钓,一条条“鱼”都被他钓进了小桶里,他玩得开心极了。可好景不长,他开始不…  相似文献   

16.
黑海垂钓     
刘少才 《垂钓》2001,(12):66-67
钓鱼者大都喜欢谈“过五关”的事,钓到如何如何大的鱼,而不愿说“走麦城”,好像钓到大鱼是能耐,钓到小鱼就窝囊了。我认为在海上钓到大鱼也好,钓到小鱼也罢,都是本事。相比之下,能钓到小鱼更有本事,因为这是比耐力、比信心、比意志的较量。我在黑海钓过从头到尾不超过5厘米的小鱼,至今想起来还是其乐无穷。  相似文献   

17.
陕西苏珊同志问:鱼的行动受 什么支配,要是能找到这种支配鱼儿行动的办法,不就可以很容易地将鱼调动起来,这对垂钓者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我觉得这问题提得非常有意思。如果找到支配鱼儿行动的办法,钓鱼的确容易多了。 其实,寻找支配鱼儿行动的办法并不神秘,许多钓友都知道,并且在垂钓中能熟练地运用这些办法去找鱼。那么支配鱼儿行动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呢?如果简单地回答,就是水温、水中含氧和食物。鱼儿对这三者是绝对服从,有人戏称“这是调动鱼儿行动的三支‘金批令箭’”。 下面就这三方面作些探讨,与钓友共商垂钓对策。 水温 …  相似文献   

18.
绑鱼趣话     
每位钓鱼人的家庭几乎每天都会与鱼打交道,钓鱼、烹鱼、吃鱼,你可知道在暑夏季节,鱼儿应该如何保活吗?笔者在福建省建瓯市发现这里有一种奇特的鱼儿保活法绝技——绑鱼。当地的鱼贩将一条条草鱼、鲢鱼、鲤鱼等淡水鱼,用细麻绳绑得严严实实,并扎成弯曲的半月形,井然有序地放在木桶里,或挂在竹竿上叫卖。笔者一问,得知这是当地渔民处理塘鱼的传统方法,名谓弓鱼或绑鱼。  相似文献   

19.
终生难忘     
几十年的食鱼生涯中,到底吃了多少鱼无法统计,究竟吃了些什么鱼也无可查证,但有几次食鱼的经历,却是终生难忘。(一)冬至河鲤分外香1999年的一个冬季,我们阿克苏地区工作队的八位同志,在天山第一高峰——托木尔峰山脚下的乌什县支农,驻地门前不远处是一条境外河——托什干河的支流,水量不大,河里的野生鱼类却十分丰富,有鲤鱼、鲫鱼、白鲦,还有新疆特有的珍贵冷水鱼——新疆尖嘴鱼。在那交通、通讯不便,文化活动贫乏的维吾尔族群众的居住地,垂钓活动成了我们业余时间的主要消遣。夏天,河里鱼儿多多,秋天,河里鱼儿肥肥,经常用在河里垂钓上的鱼…  相似文献   

20.
自配诱饵剂     
我是一位退休医务工作者,不知何因自青年时期以来惟一的业余爱好就是钓鱼。几十年来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垂钓的关键在于“诱”。特别是在鱼儿密度稀少,早春深秋鱼儿游弋性尚差时,如何将鱼儿引诱到自己的垂钓点下是一件较为棘手的事。我曾想健胃药既然能为人类健康服务,难道就不能应用到鱼的身上吗?之后我试着配制诱饵剂。处方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