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同样种类的数学题,学生在进行解答的时候经常会犯同样的错误,即便是经过了很多次的纠正仍然没有效果.这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感到疲惫,总是觉得小学数学题很难,每次做题都会出现错误.但其实,这些错题资源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制作属于自己的错题卡,利用错题卡来提醒学生不再犯相同的错误,提升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做了简要的解析概括.  相似文献   

2.
我是哈尔滨工业大学1981级焊接专业学生,在工大学习生活了七年,对母校的一草一木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虽然毕业离开学校也已经七年了,但每次回来都感到格外亲切。 有人问为什么搞“金龙卡特困助学金”,从本意上讲,没有任何商业目的。金龙卡是一种食堂专用的信用卡。自1990年第一张金龙卡发行至今已突破一百万张,在全国将近三百所大中专院校和企事  相似文献   

3.
学校中一些司空见惯却耐人寻味的现象,细细琢磨起来却是与素质教育的理念不合拍的.每次琢磨这些现象,枣阳市第三实验小学校长杜修锋总是感到着急.为此,他在学校倡导激励教育的理念,想通过表扬卡制度来一点一点地消除这些现象.  相似文献   

4.
正她最先爱上的,其实只是一个名字。那年月电子借阅卡还没有普及到这个祖国西陲的小城,每个学生都只有一张纸质的借阅卡,且每人每次限借一本书。所以她搜罗了宿舍所有人的借阅卡,每个星期四的下午,都捏着一叠借阅卡去学校的图书室借书。时日长了,便连图书室的阿姨也都认得她了,见到她就笑着招呼:"来了?""阿姨,今天可以进去吧?"因怕学生们弄坏了书,所以图书室  相似文献   

5.
党新龙 《课外阅读》2011,(2):223-22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感到,学生的作文水平难提高。每次上作文课,学生的写作欲望往往不是很高,很多学生感到没内容写,敷衍了事,这种现象恰恰体现了学生们的渎写能力掌握得不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要求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6.
邱雪梅  刘星 《考试周刊》2012,(32):111-112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兴趣能让学生感到快乐,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促进学生快乐地学习,让学生在每次学习过程中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7.
每次看到有些学生写字坐姿不端正、握笔姿势不正确,心里便感到不是滋味,当批改作业时,甚至发现有些高年级学生的字也是歪歪扭扭的,心中很是沉重,当看到大街小巷出现形形色色的错别字.心里更是感到写好字是一种社会的责任。重视写字教学,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实践中,作为中学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作文教学,不但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更是感到难写。每次教师一出题布置作文,学生们便望题声叹,感到无从下手,始终解决不了“作文难”的老大难问题。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际,对如何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让他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生活,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微笑     
我每次走上讲台,都会露出微笑.有学生说,丁老师的微笑亲切而真诚.我感到很自豪.……  相似文献   

10.
启宏 《广西教育》2010,(20):1-1
每次开学我都要经历一次心痛,那是为了我的学生。学校有个习惯,每次开学都要调班,把成绩好的学生调在一起,然后星期六、星期天、寒暑假给他们补课“加料”,精心培育;把成绩差的学生也调在一起,对他们实施所谓的“减负教育”,实际就是“减料”教育,学生自然都不想分到那样的班去。每次分班以后看到“差生”们那无助的眼神,每个有责任心的教师都会感到内心不安。  相似文献   

11.
初中时,我是班上体育最差的学生。每次学校开展体育比赛,瘦小的我总是拉班级的后腿,为此没少受过同学们的抱怨。每次遭到指责,我常常感到自卑又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12.
多年的作文教学我走的竟是一条盲路。每次作文课.或扔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随便写,或在审题立意方面作一简单的引导。很少教给他们具体的写法。每次作文都要求学生写出特色.但不教给他们写出特色的方法;每次都要求学生创新.但不告诉他们如何创新。真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一想起来就感到惭愧。本学期,  相似文献   

13.
《教师》2009,(16)
这两年,我一直投身于农村语文教学中,先后承担着五、六年级语文课程中作文教学的任务,对作文教学一直感到头疼,每次指导学生写作文,学生写的都不太好.学生对作文也不太感兴趣,惧怕作文,认为没有内容可写.  相似文献   

14.
学校每次组织捐赠活动,不管是给灾区对口学校献爱心,还是给家庭困难学生捐款,我所带班级的同学们总是表现得尤为积极,这也让我常常感到欣慰.  相似文献   

15.
是的.我取得过一些成绩,获得了一些荣誉,但是,每次回首往事,最让我感到骄傲的并不是这些成绩和荣誉,而是我给予学生的影响.在我心里,那些影响比高考的高分更重要.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一些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厌学、逃学、吸烟、喝酒、打架、上网吧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对此,教师和家长都感到头痛。问及学生,他们也都是一肚子的委屈。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调查——几位家长说:“不知怎么回事.每次孩子回到家总是闷闷不乐。”  相似文献   

17.
识字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烦琐、最枯燥、教学效率最低的教学内容,学生也总感到枯燥无味。如何让识字教学更富有生活情趣呢?文章从如何激发学生进行识字的兴趣,如使用识字卡、开火车、快乐游戏、我当小老师等方法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学生兴味盎然,课堂效率也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王莉 《中小学电教》2009,(8):147-147
<正>在校园里,随便问一问学生:最喜欢上什么课?信息技术!每次自己听到或听别人转达这种说法时,我都感到心里美滋滋的。但学生的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玩游戏、QQ聊天等方面。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  相似文献   

19.
张娜 《阅读与鉴赏》2011,(4):23-23,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但每次谈到作文,学生们感到没什么可写,枯燥乏味,因此,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每次作文时学生都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目前小学生的生活比较单调,另一方面是学生对日常的生活缺乏观察。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一、留心观察,捕捉作文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