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现代科技革命迅速发展,思维方式成为关系信息生产的重要环节,必须反思我们民族的思维方式,从现代科技中吸取营养,促进思维方式的现代化,从而更自觉地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过程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并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3.
白诚仁是我国当代享有盛誉的作曲家,他创作的民族歌曲在我国民族歌曲创作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民族歌曲善于从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素材中吸取营养提取精髓,善于将生活功、继承功、技法功在音乐创作中灵活运用,善于用通俗简练的曲风来展现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等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我们正处在世界历史性变动和中国伟大变革的时期。在未来的新世纪中,中华民族要实现再造辉煌,关键在于我们的党,首先在于跨世纪的各级领导干部。正因为如此,1989年,江泽民同志担任党的总书记不久,就在当年国庆的讲话中指出:“在党内首先是党的高级干部中,要提倡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特别是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一个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善于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共产党员,不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更不可能成为党的合格的领导干部。”其后,江泽民同志再三强调这个观点。应该说,这也是我们党的一贯思想和传统,从毛泽东同志到邓小平同志都非常重视这个问题。 一、哲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思想武器和法宝。  相似文献   

5.
<正>在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从未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把“连续性”置于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首位,并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因此,“连续性”就成为深刻理解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把钥匙,成为树立民族和历史文化自信的基石,这就自然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具体的解读。  相似文献   

6.
领导干部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是加快云锡发展方式转变,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云锡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提高云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根据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创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从要善于学习、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要善于把握全局等七个方面就企业领导干部素质提升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政党外交演进的历史逻辑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经历了正常化、成熟和深化3个时期;从政党外交的创新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无论在指导思想、外交原则、外交格局方面,还是在外交方式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发展的启示是:政党外交对实现国家外交战略目标、提升政党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对时代主题的科学把握,是政党外交创新发展的重要依据;服务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政党外交的根本出发点。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发展始终服从国内国际形势变化和需要,服务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国家统一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8.
实践证明,将学法指导贯穿于历史课堂教学始终,具体做到:教会学生学会编写学习提纲、创设问题情境、理清历史发展线索以及科学的记忆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能抓住学习重点,提高记忆效率,善于总结和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并从历史知识中吸取营养的能力和技巧。  相似文献   

9.
人类交往发展的历史就是文明和进步的历史,它展现为原始群的扩大、部落的形成、图腾的综合以及区域性发展、世界的发现直至世界整体性发展。历史表明,只有善于交往和开放的民族才能走在世界的前列;一个民族本身的结构和状态不仅取决于它的内部交往,而且取决于外部交往的广度和深度。作为一代辩证法大师,邓小平深深地理解这一点,所以他在提出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就提  相似文献   

10.
世界民族之林,文学奇葩竞相开放。它们各具秀姿异香,而又相互映衬,从而把世界文学的大花园装点得姹紫嫣红芬芳绚丽。 每个民族每个国家,要使文学成为精神文明的生长素,吮吸本民族优秀文学的乳汁,固然重要,善于从外国文学中汲取营养,同样不可缺少。这一问题,对于处在四化  相似文献   

11.
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部教科书。从东欧共产党执政历史中吸取的教训是:无产阶级政党不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不扩大党内民主,不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不搞好与知识分子的关系,就只有死路一条。  相似文献   

12.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关注大学生国际意识的培养问题。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更新观念,切实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当代世界的发展是多途径的,当代世界的进步是世界各民族共同推动的,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都有独特的个性、制度,对此要予以理解、尊重,并善于从中吸取有益的成分。  相似文献   

13.
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今世界各国的政党制度形态各异,千差万别。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是由其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传统、民族特性等具体的国情所决定的,国情的差别决定了政党制度的多样性。政党制度在当今这个政党政治的时代下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因此,只有合理、优越的政党制度才能使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立于不败之地,从而才可能有大国强国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代大学生这一特定对象的特点,高校民族精神培育的重点不在于灌输,而在于引发学生之思和引导学生之行;当今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生存空间,通过网络构建网络民族精神家园,对高校民族精神培育具有重大意义;要善于汲取世界各国的优秀民族精神,善于学习和借鉴其在民族精神培育方面的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民族作为人民相互结合的一种特殊共同体,即是社会范畴也属历史范畴。斯大林曾指出:“民族也和任何历史现象一样,是受变化法则支配的,它有自己的历史,有自己的始末。”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欧洲民族这棵大树有自己独特的形成过程和成长史。而这种历史过程又是与欧洲社会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紧密相关的,二者均受历史变化法则的制约。在原始社会,只能看到以血缘为根基的部落;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想要找到真正成熟的现代民族也是不可能的。中世纪,不仅作为历史发展链条中的一段是相当重要的,而且在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用一个人的成长来比  相似文献   

16.
李欣欣 《辽宁教育》2013,(3X):65-67
<正>思想决定行为,观念改变做法,理论指导实践。记不得是哪位专家曾说过:一个没有世界眼光的人,就不可能达到世界发展的制高点;一个没有历史眼光的人,就没有勇气告别昨天,也就不会有机会跟明天握手。十余年的校长工作,我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忙里偷闲,见缝插针,沉下心来,静静思考。审视教育现象,分析教育问题,研究师生发展。一、善思——现象探求根源及本质所谓思,就是思考、思维和思路。善思,就是作为一名校长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从而思考现象中的本质和根源,把握学校发展的方向。下面我就举两个我在工作中发现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一、为什么要对 2 0世纪世界历史进行整体研究 ?这是一个历史观和方法论问题。有什么样的历史观 ,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历史观就是对 2 0世纪世界历史的历史认识 ,即怎样认识 2 0世纪世界历史 ,它的前提是弄清 2 0世纪世界历史从何而来。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的由来作过明确论断 ,“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 ;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① 人类社会最初是处在各部族各民族各地区封闭的分散发展状态 ,人类历史的发展被分割在狭隘的各个民族地域中。从最初这种与外界隔绝的闭塞状态发展到今天越来越成为一个开放的世界 ,一个互相联系的‘地球村…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1922年埃及独立后,仍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当时资产阶级政党华夫脱党威信扫地,而无产阶级政党还不成熟,于是发动和领导埃及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历史地落到正在崛起的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的肩上。文章介绍了纳赛尔从事埃及民族民主革命的过程,指出埃及的革命仍是不彻底的,纳赛尔所主张的“社会主义”是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且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中华民族有着灿烂而辉煌的文明。在这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一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凝聚力之所在,成为中华民族能够生生不息的清晰脉络,成为鼓舞…  相似文献   

20.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一命题的关键词不是无条件的。如果从一般教育、教育研究和教育研究现代化三个视角对该命题成立的条件进行检讨,则只有代表、反映或暗合了人类教育和教育研究及其发展的方向,越是民族的教育、教育研究和教育研究现代化中的“精华”,才越可能是“世界的”,反之则不可能成为“世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