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和刘延东,中国高层4月密集访欧,所有到访国家各有代表性,比较全面和平衡。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国的利益关注,另一方面凸显了多元的全方位外交战略4月26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启程访欧,为期9天。至此,他成为本月第四位前往欧洲访问的国家领导人,4月份遂成中国外交的"欧洲月"。  相似文献   

2.
2012年4月26日至5月4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应邀对俄罗斯、匈牙利、比利时和欧盟总部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一次增进战略互信之旅,推进务实合作之旅,深化传统友谊之旅,更是一次构筑未来中俄、中欧关系的外交之旅。俄罗斯、匈牙利、比利时和欧盟高度重视李克强来访,均给予高规格礼遇。此访历时9天,行程几万公里,跨越欧亚大陆,李克强共出席50多场活动,行程密集,内容丰富,  相似文献   

3.
中国正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振兴,强化向西开放。此次李克强访比、访匈、访欧盟总部无疑是强化向西开放的具体体现,将与俄罗斯、欧洲向东开放形成利益交汇点4月30日至5月3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对匈牙利、比利时和欧盟总部进行了访问,双方就经贸、科技、金融、农业、质检等领域的务实合作达成广泛共识,政府部门和企业间共签署了9项合作协议,涉及金额22.2亿美元。双方还举行了"中欧高层能源会议"和"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高层会议"。此访期间,李克强多次指出,中国正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中西部和东北  相似文献   

4.
访俄期间,李克强会晤普京与梅德韦杰夫,找到了构建中俄两国未来的"共同语言"4月26日至29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俄罗斯总统大选后中国主要领导人首次访俄,也是李克强就任国务院副总理后首次访俄。在中国与大国、周边国家关系中,中俄关系居于重要地位。两国是大国、邻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新兴经济体。目前中国是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俄在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列第10位。普京5月正式就任俄罗斯总统,此次访问的时机也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5.
访俄期间,李克强在会见俄罗斯当选总统、总理普京时表示——中国有句话,叫言必信,行必果。我相信中俄合作不仅是务实合作,还包括人文的交流,信心的交流。李克强在《俄罗斯报》撰文谈中俄关系——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说过,"无比亲密的友谊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中俄关系历经考验、历久弥坚,两国人民的友好一定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6.
2016年3月16日,两会的最后一天,李克强总理照例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中外记者,全球的目光聚焦于此。在总理身边,此次担任翻译重任的还是张璐!她被网友亲切地称作"樱桃小丸子""蘑菇头女神"。张璐长期担任我国国家领导人和外交部领导重要外事活动主要英文译员,截至2016年3月,她已连续七年在全国"两会"期间完成11场总理记者会和外长记者会翻译工作。2010年3月14日,张璐的出现,是总理记者会首次  相似文献   

7.
12月5日上午,第二届中华慈善大会暨2008年度中华慈善奖颁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大会前亲切接见了获奖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克强、同良玉、令计划等领导一同会见获奖代表,并与代表们合影。回良玉副总理出席中华慈善大会,为获奖者颁奖,并发表讲话。  相似文献   

8.
速读     
《中国新闻周刊》2012,(35):12-14
焦点温家宝出席中欧领导人会晤以理性眼光妥处分歧中国总理温家宝于9月19日至20日赴布鲁塞尔,出席第十五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并对比利时进行正式访问。分析人士称,在目前中欧双边贸易形势堪忧、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的背景下,此次会晤是中欧以理性眼光妥处分歧的平台,促进互利合作。今年以来,随着第十四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举行、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国务委员刘延东相  相似文献   

9.
"高铁""免签""本币结算"……中泰之间的合作便捷呈现出更多可能性,李克强此访,将使中泰合作驶上"快车道"泰国首都曼谷和第二大城市清迈,是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两天泰国行程仅有的两个地点。10月12日上午,李克强在与泰国总理英拉共同出席"中国高铁展"开幕式,是此行的重头戏。李克强称中国的高铁技术坚定安全可靠,成本具有竞争优势,希望中泰加强铁路合作。这被外界称为李克强又一次在泰国"推介"中国高铁。第一次"推介"是在一天前,11日李克强刚抵达曼  相似文献   

10.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十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2021年12月15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会议代表,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和热烈祝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王沪宁参加会见。  相似文献   

11.
2013年3月22日,新一届国家领导人的首访,当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第一次挽手走下飞机舷梯,许多媒体人和观察家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中国外交已经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习式外交”时代。中国留给世界的印象,从未像现在一样,烙印着领导人鲜明的个性印记。  相似文献   

12.
廖雷 《中国记者》2012,(2):71-72
2011年8月,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邀请,美国副总统拜登对中国进行为期6天的正式访问.囿于其身份和权限,海外舆论普遍将其访问定位于加强与中国领导人的交往而非实质进展.但从实际效果看,拜登此访是一次成功的“双轨外交”,即“高层交往+公共外交”.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闻周刊》2013,(19):24-25
中国总理李克强将他就任之后的首次出访的目的地,选为印度、巴基斯坦、瑞士、德国等亚欧四国。这是继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首访俄罗斯和非洲三国并出席金砖五国会议之后,中国新一届政府在外交方面的又一次重要行动。观察家们普遍认为,中国通过李克强的出访,进一步强化了多元外交战略,并达到了平衡东方与西方外交布局的目的。李克强此行,得到相关国家的超规格接待,足见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2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印度外长斯瓦拉吉。习近平请斯瓦拉吉转达对慕克吉总统和莫迪总理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习近平指出,去年9月我访问印度期间,受到印度政府和人民的热情友好接待,至今记忆犹新。以此访为标志,中印关系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两国领导人共识不断得以落实,双方友好交流合作势头很好。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以来,中国新任最高领导层第一次将印度作为外访首站。李克强此访的一大亮点就是中印在经贸合作上有了更切实可行的规划和设想,其中包括打造一条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的计划时隔27年之后,李克强再次率团踏上了印度的土地。27年前曾为中国青年组织领导人的李克强,现在的身份是中国国务院总理。今年3月就任总理的他,履新后的首次对外出访选择了印度、巴基斯坦、瑞士和德国这亚欧四国。印度,是第一站。  相似文献   

16.
<正>新华社北京12月15日电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十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暨中国新闻奖颁奖会15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会议代表,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和热烈祝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王沪宁参加会见。下午3时10分,习近平等来到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全场响起热烈掌声。习近平等走到代表们中间,同大家亲切交流并合影留念。  相似文献   

17.
1963年末到1964年初,周恩来出访非洲十国。本文通过考察周恩来出访的时机与目的,分析周恩来访非的核心议题,探讨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动因与效果。周恩来访非期间,重点与各国领导人解释了中国对三国条约的态度、在中印边界冲突后的立场及中法建交问题。这次出访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非洲,其目的在于支持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增进中非友谊,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审视周恩来访非与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关系,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周恩来访非是一次战略性访问,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从理论创新到制度设计再到实践验证的逐步深化过程;第二,周恩来出访非洲的主要动因,不是来自外部压力,而是来自于内部的外交政策调整;第三,从实际效果看,以这次出访为标志,中国外交成功实现调整,推动了新中国第二次建交高潮的到来。  相似文献   

18.
夫人能帮助领导人在全球事务中树立善于交际的形象。更进一步,夫人外交所展示的中国对外传播“女性化”的一面,进一步向世界展现中国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19.
吴化 《中国档案》2005,(10):58-58
2005年3月3日,外交部副部长乔宗淮会见了来 访的美国国务院历史文献办公室主任舒塞尔一行。外交 部档案馆馆长廉正保与舒塞尔主任就合作编辑出版历 史文献集等档案领域合作问题进行了磋商,双方达成共 识,并签署了关于共同出版1969至1972年中国——美 国接触文献汇编的谅解备忘录。中美之间在外交档案领 域进行合作为两国的政治、文化交流增添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与朴槿惠的互动超过历任中韩领导人。此次习近平访韩,不但签署了涵盖外交、可持续发展、金融、环保、地方、海关、人文、传媒等领域12项重要协议,还在联合声明中确定了90余项合作事项,涵盖了23个领域。中韩两国关系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