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报纸中一个不大正常的趋势,应该引起报业同仁的注意,这就是报纸的杂志化倾向。笔者认为,报纸不应该朝着杂志化方向发展;换句话说,报纸的杂志化倾向是应该避免的。 什么是报纸的杂志化?简言之,就是报纸越来越像杂志了。 杂志化倾向的主要表现是:版面越来越多、文章越来越长而信息量却越来越小;服务性、趣味性、可读性专栏增多,非新闻性文章比重增大,大量版面与新闻不搭界;大量赏心悦目但毫无新闻性、毫无信息量的图片充斥版面;刊登新闻所占的版面不到整个报纸的一半甚至还要少。 报纸为什么不应该杂志化 有人说:“报纸杂志…  相似文献   

2.
时效性是报纸新闻版的生命所在,同样,时效性也是报纸专刊的生命线。 越来越多的报纸专刊向杂志化发展,如果仅就杂志化的形式而言,无可非议,因为连广播、电视都杂志化、板块化了,更何况白纸黑字再加彩印的报纸,这种趋势似乎有点不可阻挡。然而,作为一张报纸的专刊,如果只是在版面上出新出奇,而在内容上忽视了时效性,那就算再有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它也只是一份单张杂志,而不是一张名副其实的报纸。换一种说法,只有注重时效性的报纸专刊,才是  相似文献   

3.
“新闻传播》一九八六年秋季号载文说,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报纸和一些杂志出现了互相融化的现象。报纸成版成版地摘编杂志上的材料,大块大块地’刊载只宜在杂志上发表的知识性文章}而杂志又化整为零,把文章、故事、传奇之类混迹于新闻之中,印成散页摊售叫卖。有的还提出了“报纸杂志化”、“杂志报纸化”的口号,以为这是新闻和出版改革的方向。应该指出,这不是一个好势头。一般说来,报纸与杂志有如下一些不同的地方:从出版周期看,报纸的刊期短,杂志的刊期长。报纸主要刊载新闻,便于实现其时效性;杂志则主要用来  相似文献   

4.
杂志的形式同报纸相比,刊期较长,版面较小,纸张较好,不是散装而是装订成册,并且有封面。杂志的这几个特点,虽然有时也有例外,但是它们仍然是区别杂志与报纸有用的标准。杂志形式上的特点,也同它的作用和读者的特点有联系。杂志刊期比报纸为长,它就有较充分的时间更细致地研究问题与情况。它虽然不能像报纸那样立即报道当天的事件,但是可以及时解释事件的背景和动向。杂志可以用较多篇幅论述问题。它的读者也有较充裕的时间阅读。而杂志同书籍相比,及时性与连续性都胜过书籍。杂志也不像报纸那样一天就过  相似文献   

5.
写完《杂志报纸化》一文,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另一个题目──“报纸杂志化”。现在不少报纸正在向杂志靠拢,办得颇似杂志,因而便产生了“报纸杂志化”的说法。虽然我们至今未见哪一家报纸被杂志彻头彻尾彻里彻外地“化”过去,但是有些报纸向杂志靠拢的迹象和趋势是十分明显的。这种迹象和趋势有哪些表现呢?一是追随杂志杂七杂八的内容。杂志以“杂”取胜,以“杂”见长,以“杂”吸引读者,如今不少报纸也在向“杂”的方向发展;天上地下,百行百业,千种知识,无所不谈,使报纸成了Magazine,成了装载“十八般兵器”的货真价实的“军用…  相似文献   

6.
顾晓明  曾逊 《视听界》2012,(4):52-55
一,背景分析与问题的提出 据专业机构统计,受在线视频和社交媒体的推动,互联网将是今后三年发展速度最快的媒体,而报纸和杂志的市场份额将出现下滑态势。杂志面临的压力小于报纸,因为阅读杂志的体验很难被互联网取代,而在时效性方面,互联网相比报纸的优势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7.
所谓报纸头版杂志化,并非指报纸放弃新闻纸的基本立场,而是指报纸操作手法的杂志化,即报纸头版借鉴杂志的操作手法,以大标题配大图片的形式吸引读者,并强化头版的导读功能,基本的编排模式为导读+图片+广告,最终使报纸头版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想走杂志化道路的报纸,是在新闻上竞争不过人家,自动退出竞争了。可以说,报纸杂志化就是自我边缘化;报纸走杂志化道路,无异于慢性自杀。  相似文献   

9.
杂志的起源     
杂志一词,源自法文,本意是仓库。早期英国的杂志内容,包括小品、诗、论文和其他各式各样体裁的文章,真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与杂志一词的本意名实相符。“杂志”这个词第一次被用以称为刊物,是1931年在伦敦出版的《绅士杂志》,后来就正式被沿用为杂志的通称。在最初,杂志和报纸的形式差不多,极易混淆。后来,报纸逐渐趋向于刊载有时间性的新闻,杂志则专刊小说、游记和娱乐性文章,在内容的区别上越来越明显。在形式上,报纸的版面越来越大,为三到五英尺,对折,而杂志则经装订,加封面,成了书的形式。此后,杂志  相似文献   

10.
资讯     
《出版广角》2012,(8):94-96
[声音]印刷已死,杂志却活着。——在报纸收入跌入低点的北美,新创办的杂志数量已连续两年超过停刊杂志。美国媒体杂志协会的报告称,杂志受众的增速要快于电视和报纸,尤其是在年轻人当中。一是3G用户替代2G用户已势不可挡;二是智能手机替代功能手机势不可挡;三是手机上网替代PC上网势不可挡;四是3G应用替代  相似文献   

11.
"我每个月卖近百元废报纸" 报刊亭是市民文化的一道重要风景线.路过报亭时,顺手买份报纸,定期买心仪的杂志,是不少人过去的生活习惯.然而,这种习惯正在逐渐淡去.《中国记者》杂志记者走访、观察了北京市一些报刊亭,摊主们普遍的反映:现在报纸、杂志不好卖,已经大大不如前几年.  相似文献   

12.
资讯     
我国成年人报纸阅读率为63.9%杂志阅读率为50.1%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实施的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报纸阅读率为63.9%,人均年阅读报纸约88.6份,成年人杂志阅读率为50.1%,人均年阅读杂志约8.2本。报纸阅读情况整体上呈现出一种两极化的倾向,表现为每年读200以上报纸的读者比例占26.9%,  相似文献   

13.
在报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新闻同质化日益严重的今天,报纸副刊的分量却在加重。正如陈平原教授所说:以前有书的时候,我们觉得杂志是比较浅的;有报纸以后我们觉得杂志能够忍受;有了电子媒体以后,我们觉得报纸,尤其是报纸里面的副刊也不错了。所以报纸副刊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新闻事业里面会得到重新关注。成功的副刊,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种品牌,一种引力,一种影响,它无疑是报纸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报纸副刊都“缩  相似文献   

14.
赵欣 《编辑之友》2007,(3):89-90
编辑是报纸、杂志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编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报纸、杂志的质量.近年来,各种差错在报纸、杂志中并不少见.这些差错,有些是编辑人员水平所限和缺乏责任心造成的,有些是对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总署的有关规定的用语不懂而造成的,还有一些是编辑人员政治文化素质不高而造成的.下面我就一些常见的差错进行举例与解析.  相似文献   

15.
知识与趣味     
杂志一词源自法文,本意是仓库。早期英国的杂志内容,包括小品、诗、论文和其他各式各样体裁的文章,真是包罗万象,与杂志一词的本意名实相符。“杂志”这个词第一次被用以称为刊物,是1731年在伦敦出版的《绅士杂志》,后来就正式被沿用为杂志的通称。在最初,杂志和报纸的形式差不多,极易混淆。后来,报纸逐渐趋向子刊载有时间性的新闻,杂志则专刊小说、游记和娱乐性文  相似文献   

16.
笔者前不久收到一条彩信,打开一看,是《体坛周报》手机报的样刊,较之目前见到的其他日报陛质的手机报来说,这份样刊更具有杂志性——抛开版面和材质不谈,众所周知,最初的杂志形式和报纸差不多,几乎没什么分别,后来,报纸渐渐趋于刊载时效性强的新闻,杂志则侧重一些深度报道文章,在时效和内容上区别越来越大,此后,杂志和报纸在人们的观念中才明晰地分开。  相似文献   

17.
杂志在欧美世界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最明显的一个事实是街头报刊亭销售杂志的种类和数量远远比报纸要多,但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却是呈现相反的情况,关于报纸研究的专业书籍和学术论文已经成千上万,关于杂志研究的成果却相对贫乏。本文梳理了欧美杂志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为杂志研究的未来空间做出思考。  相似文献   

18.
新闻文摘     
报纸与书刊的界限被打破 书、报、刊三者在商品层面与市场层面本是相近相通的,可是,长时间的计划经济使得书、报、刊壁垒森严,井水不犯河水,有不少清规戒律,报馆不得印书刊、书刊社不得出报纸等等。但是在市场的潮流推动下,书报刊的从业者日益发现,过去那些限制是极不合理的。于是就有了创造发明,出现了以书代刊、报纸编书、报型杂志、杂志化报纸。在北京的书店与报刊摊上,仅以书代刊就有十几种,而报纸把刊发过的内容集中编成图书,也成为定例。与此同时,报纸与杂志的界限与定义,已经被前卫先行者打破,原先是报的偏要装订成杂…  相似文献   

19.
《新闻前哨》2009,(7):7-7
彭广余在2009年第5期《传媒观察》撰文说,近年来,有些报纸特刊偏离了报纸的本质定位.从内容到形式对杂志的过度借鉴,让一些报纸特刊出现了杂志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20.
绵绵副刊情     
李梁 《传媒》2002,(11):11-12
大约每一个写作者,都有过和报纸副刊打交道的经历。因为在我们中国,杂志再多,也没有报纸多;更遑论出版社了。这样,在每一个写作者起步的时候,不可避免地最先打的主意都是上报纸副刊,而后才有可能是登杂志或者是出一本书。我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不过我最初和报纸副刊打交道纯属“近水楼台先得月”。那还是上中学的时候—我上中学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