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7世纪30年代,随着一道道“锁国令”的发布,幕府构建起严密的锁国体制,日本进入锁国时代。  相似文献   

2.
天正元年(1573),足利氏在群雄交兵中被武士织田信长所灭,室叮幕府倒台。经过一段战乱时期,于天正十八年(1590)丰臣秀吉统一了全国。庆长八年(1603),武士集团领袖德川家康就任“征夷大将军”,在江户设置幕府,史称“江户时代”。江户幕府的建立,结束了日本长达一百二十多年的混战局面,全国由分裂归于统一,从而揭开了日本封建历史新的一页。江户幕府建立了一整套统治秩序,使封建体制的结构更加完备,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全国的形势,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局面。江户时期,由于城市的扩大和商业经济的繁荣,商人大量涌现,他们的经…  相似文献   

3.
课本第58页注释①:“……德川幕府设在江户,但习惯上称‘德川幕府’,而不称江户幕府。”此注似欠准确,容易引起歧义,因为在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建立的幕府,史称德川幕府或江户幕府。基于此,注释应改为:“……德川幕府设在江户,为‘江户幕府’,习惯上又称‘德川幕府’。”可以避免歧义。“德川幕府”又称“江户幕府”吗?$山东省鄄城县实验中学@王志华  相似文献   

4.
纵观日本近代外交及其政策的发展变化,我们发现,它自始至终贯串着一个基本思想,那就是所谓的“脱亚入欧”意识,一方面要从价值观念上摆脱中国古代儒家学说的陈旧模式,在时间上由中世纪跃入近代,赶上西方社会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它要求日本跨入欧洲国家的国际体制,以欧洲国家同样的态度对待中国等亚洲国家,并以此与列强争雄。笔者在本文中试图循着这一思路对日本近代外交中的所谓“脱亚入欧”意识略陈管见。一 19世纪中叶,曾经坚持了200多年锁国式外交政策的日本也象当时鸦片战争失败后的中国一样面临着深刻的民族危机。当时执政的幕府在列强入侵的威胁之下,不得已采取了开国政策。由于幕府与西方列强签订  相似文献   

5.
人教社2003年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介绍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实行锁国政策时写到:“日本成为一个闭关自守的国家,只同中国、朝鲜、荷兰保持着有限的贸易关系。”日本锁国之后,还留下了惟一的一个对外交往通道,那就是允许在九州的长崎  相似文献   

6.
日本历史上的"江户(今东京)幕府"(也称德川幕府)成立之前,中国与日本曾签订过特许贸易条约,规定持有中国发给的称为"勘合符"特许证的,才能允许通商贸易.这种贸易虽然中断,但两国的民间仍有贸易往来.十七世纪三十年代,德川幕府为防止西方资本主义的渗透,实行锁国,禁止天主教的传播及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等西方国家船只在日本港口贸易,也不准本国商人远航海外.但是,幕府唯独允许中国、荷兰商船来日贸易,集中在日本长崎,一带进行,幕府把长崎定为直辖领地,设置长崎奉行(即地方行政长官),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中国船运往日本的,除有生丝、丝织品、药品、糖类、矿物、染料等货物外,还运去大量中文书籍,这对日本的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幕府在长  相似文献   

7.
井原西鹤(1642—1693)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杰出的小说家、著名的俳谐诗人.1682年,他用散文形式创作了《好色一代男》,并以此为嚆矢,写出了一系列表现浓厚的市民意识的作品,由此而建立了“浮士草子”的小说样式,奠定了江户时代社会小说的基础.后人称他为“江户时代的莫泊桑.”17世纪初,日本大封建领主德川家康(1542一1616)在诸侯争夺权势的斗争中获胜,就任征夷大将军,在江户(今东京)建立幕府,称德川幕府.从此,全国由分裂归于统一,一直延续到1868年明治维新.史称这个时期为德川时期或江户时期.德川幕府采用一系列统治措施,对广大人民实行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并参照中国封建社会的秩序,建立了等级森严的“四民制”,即武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武士居“四民”之首,其上层享有各种特权.农民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完全处于无权地位.手工业者和商人是“四民”中的最低等级.随着城市的扩大和商业的发展,商人作为一个新兴的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虽然身分低微,但拥有巨额财富,可以任意挥霍.因此,疯狂地追求金钱和享乐,便成了他们生活的唯一目的.正是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和社会环境中,商人文学产生了.它在诗歌、戏剧、小说等方面逐渐取代武士文学而成为这个时期的文学主潮.  相似文献   

8.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第一任君王(征夷大将军),他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代,扫平群雄,开创历时三百六十余年的长期政权,而以七十五岁高龄逝世。  相似文献   

9.
“海外雄飞论”系日本德川幕府时期儒学家、国学家和洋学家的侵略扩张思想之总汇。作为对西方早期殖民主义者频频叩关的回应,江户时期的日本思想家们纷纷就国家的“进路”问题著书立说、建言献策,然其所思所想无不蕴含着扩张主义的思想因子。本多利明的“殖民扩张论”、佐藤信渊的“宇内混同论”、吉田松阴的“东西补偿论”,便是其中最系统最具影响力的思想主张。本多利明不仅献上了四条“经世秘策”,而且坚信战争和殖民扩张是实现国家富强的主要手段;佐藤信渊不仅确立了“混同宇内”终极目标,而且制订了“三步走”扩张战略和详细完备的侵华方案;吉田松阴不仅描绘了一幅侵略扩张“蓝图”,而且其“海外雄飞”构想被门生弟子即明治重臣付诸实施。江户时期的“海外雄飞论”不仅引领近代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歧途,而且成为今天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的思想渊源,其煽动性、迷惑性和持久影响力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图像证史     
日本明治维新前的江户时代是个闭关锁国的时期,掌握政权的幕府为抵制基督教的传入,与已经来日本活动的西班牙、葡萄牙断绝来往,并将荷兰的商馆(“阿兰陀馆”)迁到长崎的出岛,把对西方的贸易仅限于这里。  相似文献   

11.
外国大学日本分校的研究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国大学在日本开设分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在WTO背景下,这一类型的学校被归为"商业存在"形式的服务贸易.教育主权的敏感性使外国分校在日本的法律地位和学历效力一直得不到认可,引起了美国的极大不满.本文将围绕这一矛盾阐述外国大学在日本开设分校的运营状况、日本政府如何应对美方提出进一步开放高等教育市场的要求,以及日本经验对我国开展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活动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日本教师资格更新制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是世界上较早实行教师资格证书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教师进修体系比较完善的国家.随着日本人民对教育以及教师的要求日益高涨,特别是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的素养,确保教师的适应性和专业性,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等对教师资格证书提出了改革方案.本文试图对日本的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资格证更新制的背景、内容以及意义等进行解析,以期对正处于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我国的教师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日本是一个地理环境狭小、人口只有12540万(1993年)的小国,但在历史上,却屡屡发动一系列对外战争,充分体现了其民族沙文主义的色彩。探讨日本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思想,我们不难发现其民族宗教“神道教”与其军国主义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本“神道教”在日本军国主义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既促成了历史上日本的多次对外战争,也是二战后,为什么日本作为战败国,虽接受了远东军事法庭的审判,但其军国主义的思想却阴魂不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studies have shown since decades that Japanese students score highly on math and science tests. As a consequence, many scholars, education policy officials and journalists outside Japan share the opinion that quality of education is ensured and turn to the Japanese educational system to identify educational effectiveness enhancing factors. Simultaneously, a sense of educational crisis exists within Japan, which resulted into numerous education reforms.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how quality in education has been ensured in Japan, what changes in the assurance of quality are brought forth by the most recent wave of reform measures as well as the reaction of scholars toward these measures.  相似文献   

15.
圣德太子改革以前的日本处于氏族制国家时代。圣德太子首先在思想上对落后状况进行了革新,引进了大陆的先进文化思想。在其思想的指引下,引发了“大化改新”,全方位地改变了此前的落后状况:公地公民制取代部民制,中央集权制取代氏姓制,高级宗教——佛教取得了国家宗教的地位,取代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共同体信仰。律令将这一成果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日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6.
东亚历史中,朝鲜通信使不仅承担起"传通讯问"的外交使命,而且客观上同时充当了中日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他们通过与日本文人诗歌唱和、笔谈、书信等形式,间接地源源不断地向日本传播着中华文化。在闭关锁国的日本江户时期,中日文化直接对话交流的机会不多,朝鲜通信使作为中日文化交流的主要媒介,其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二战后,由于战争和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影响,日本的学校设施出现了显著不足的现象,阻碍了义务教育的普及与正常的教学活动。然而,经过20多年的努力,日本的学校设施在全国城乡却得到了十分均衡的建设,确保了新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顺利普及与实施。在分析其发展过程时,可以看出,建立一个安全合理的财源构造是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施建设的根本。  相似文献   

18.
日本高等教育的募捐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统计,日本是其成员国中公共性教育支出最低的国家,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方面,大量的经费来自社会捐赠等私人资本。那么,日本高校如何面向社会筹款,在筹款时经常采用那些策略和方法,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护理保险是针对急速发展的老龄化社会问题所实施的,对陷于卧床不起等老年人,在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和选择的基础上,向他们提供日常生活方面的支援的制度.护理保险制度以社会保险的方式导入,各地方行政机构作为保险者,对40岁以上的国民征收保险费,国家和各地方政府有义务给予经济和发展护理保险事业的支持与援助.护理保险的财政来源以国家公费和所征收的保险费为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频频制造事端,主要表现在:认识历史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和修改《和平宪法》问题等方面。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右翼势力在近年来的活动如此猖獗,究其原因,主要是由其内在和外在两方面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