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式理论认为,人们在认识和理解新事物、吸收输入信息的时候,需要将新事物和输入信息与头脑中的已知信息、过去的经历联系起来。图式是人的头脑中关于外部世界的有序的知识系统。口译中的跨文化交际过程是口译中文化图式重建的过程。因此译员要注意口译中的文化差异,善于重建文化图式,培养和加强跨文化语用意识。  相似文献   

2.
口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动态的双语交际活动.利用关联理论及关联翻译理论的强大解释力阐述口译的过程,分析译员在口译过程中讲话者和受话者的双重角色,并进一步针对译员如何成功塑造其双重角色及改善自身认知环境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如必要的口译预期,谙习文化差异,积累图式知识等,从而使译员能够较充分地发挥其在口译活动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这对译员成功地完成口译交际活动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碧芳 《考试周刊》2008,(21):65-66
口译,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动态的跨文化传播过程.涉及源语发言人、译员和译语听众三方,听众是口译信息传播的终端接受者.然而长期以来对口译听众的研究甚少,在听众的认知图式和背景文化及语言文化知识对口译的影响方面进行的研究更少.本文试图借助图式理论探讨听众认知图式对口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口译过程研究是口译理论研究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从跨学科视角运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口译过程的本质进行研究,这将成为口译过程研究的主要路向。因此,借助图式理论和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相关成果,创新提出口译过程是一种译员对图式(语言图式、文化图式及交际图式)进行适应与选择的动态交互过程,旨在充分保证口译过程研究的系统性与科学性,使之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探讨图式与礼仪祝辞类口译成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图式有助于提高礼仪祝辞口译的效果,其中结构图式能减轻译员的记忆负荷,背景知识图式方便于口译员预测下文内容和语言信息,语言图式则使译员的表达更为顺畅。要提高口译效果,学员要建立与激活尽可能多的结构图式、背景知识图式和语言图式。  相似文献   

6.
会议口译译前准备工作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议口译是一种高强度、高难度的跨语言、跨文化交际活动,其成败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口译译员的译前准备程度.译前准备有利于译员消除紧张情绪、缓解压力、激活相关图式,从而帮助译员从容、镇静、出色地完成口译任务.译前准备至少应该包括以下5个方面:熟悉口译主题、讲稿准备、术语准备、了解服务对象、装备准备.  相似文献   

7.
作为认知的基础和已有知识或经验活动的结构,图式强调背景知识在学习中的作用。口译作为一种复杂的认知心理活动,其过程涉及对源语的理解,对源语信息的把握以及对目标语的表达。译员如果能合理利用图式,则可以大大简化口译程序,更加出色地完成口译任务。  相似文献   

8.
图式是储存在人脑中的一个极为复杂而井然有序的信息网络,包含语言图式、结构图式和背景知识图式。口译中的预测是口译员根据已有图式进行的有根据、有方向的预测。本文以奥巴马科技馆演讲为例,分析了图式在口译预测中的功能,认为图式有助于增强口译的预测效果。图式一旦被激活便有助于口译员预测发言的大体发展方向、具体的语言信息和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专业领域的口译不同于普通口译,它要求译员不仅具备良好的双语基础和口译技能,还需熟悉与口译任务相关的主题知识和专业词汇。因此专业口译的译前准备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图式理论,理解的过程是图式具体实现的过程,是我们的背景知识或图式具体实现的主要方式。根据图式所包含知识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将图式分为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话语图式。而译前准备工作的展开可以依据图式的三个分类分为术语准备、背景知识准备和话语类型准备。  相似文献   

10.
口译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口译既是语言的口译更是文化的口译。通过探讨口译"文化图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归纳出文化图式在口译中可以通过完全借用的语文化图式、交叉对应的语文化图式、整合双语文化图式、创建的语文化新图式的策略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