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曾被马克思称誉为"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而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也被当今不少研究者认定是"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起源地和秘密".本文试从异化与异化劳动、人的本质、实践观、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等四个方面,分析这两个"诞生地"之间紧密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2.
<资本论>是把马克思的两大科学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全面结合在一起的惟一著作,因此,要科学准确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及其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就不能不学<资本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所作的简明而完整的概括,是世世代代想要准确理解唯物史观的人们都不能不研读的经典论述.马克思在<序言>中说明的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过,同时也就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运用和得到证明的过程,这一事实表明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的科学体系.<序言>阐明了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根本原理,阐明了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社会结构,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的社会发展和社会革命的规律,阐明了社会形态演进的历史进程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的科学性与阶级性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历史唯物观点对人做了科学的分析.本文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唯物史观来解读科学发展观核心--以人为本的三个方面: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发展的力量是人民群众,发展的成果人民共享,从而进一步论证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核心-以人为本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颠覆黑格尔唯心主义国家观和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超越的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哲学观的变革,而颠覆和超越是建立在市民社会概念生成之基础上的.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生成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在<莱茵报>时期的社会实践与黑格尔唯心主义国家观的冲突,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观促使马克思重新认识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二是在克罗茨纳赫的读书摘录,使马克思在上层建筑(现代代议制)和经济基础(所有制和阶级利益的关系)的关系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三是自1843年底到1844年8月在巴黎研究经济学阶段,马克思的思想成果集中反映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经济异化的分析及隐含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为唯物史观的诞生作了铺垫,<神圣家族>给出了唯物史观(以市民社会为基础)的粗略框架,<德意志意识形态>把市民社会置于社会结构的有机链条中,唯物史观因此而诞生.基于市民社会概念基础之上的唯物史观的生成,标志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在真正意义上超越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和抽象的感性直观.  相似文献   

6.
市民社会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任何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都不能回避的哲学范畴.马克思在文本<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市民社会概念作了三重规定:一是一切时代的物质交往关系;二是不同于自然经济和未来社会的整个商品经济;三是资产阶级社会,梳理该文本中市民社会概念的多重性意蕴,不但可以展现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的逻辑演进历程,而且可以重新界定市民社会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立过程中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7.
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以及晚年马克思的思考,贯穿其中的关于社会历史研究中一个重要视角,就是对社会历史主体的关注,从而揭示了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关联.马克思关于唯物史观全部思考的当代价值,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关注社会主体,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不仅在于形成了的唯物史观,更重要的是发现了唯物史观确立的前提--"现实的个人",在该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规定了"现实的个人"的概念,认为"现实的个人"其实就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或劳动的人,从而摆脱了传统哲学上抽象的人的概念,对唯物史观确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其著作中虽然没有使用过"文化哲学"一词,但是马克思把文化哲学的精神融入到他的哲学范式中.本文从<巴黎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的文本中发掘其文化哲学思想,彰显马克思的文化哲学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自由思想一直受到学界的重视,尤其是马克思早期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自由的论述.笔者选择了马克思新哲学观创立的标志性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总结了<手稿>和<提纲>,把历史的人和人的历史的两种考察向度结合起来,自由既体现为每个历史阶段人的定在,也体现为人不断打破定在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继承和发扬之前哲学家们关于人的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系统全面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人"的思想,并将这一思想作为他们研究社会历史的前提和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人"的思想在马 克思、恩克斯的著作和思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正确地深入发掘这一思想,对于现当代重新理解马克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正确对待以人为本的理念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1853年写的<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未来结果>,是他运用唯物史观比较系统地考察殖民主义问题的重要著作.马克思在上述两篇文章中就英国对印度的统治及其未来结果的论述,对于研究资本主义、殖民主义的历史及其相互关联,对于考察民族、殖民地问题及其与无产阶级革命前景的相互关联,都提供了一个典型性的例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是人教版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五单元第一课.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规定,结合学生实际,这一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通过教材和补充材料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和实践活动;(2)感悟马克思的精神,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已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趋势.如何认识和把握当今世界发展的特征和趋势,引起了广泛的思考.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全球化做出了各自不同的理解,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唯物史观与全球化>(汤文曙、房玫著,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以下简称<唯>著)一书,以唯物史观的视角,对全球化作了唯物主义的思考,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从马克思思想发展史来看,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突出强调的科学实践观点是新世界观诞生的根本标志.时下人们由于对马克思实践观理解不同,故而出现对马克思哲学本质的不同把握,通过再读<提纲>,试图从个人视角阐释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实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所有制思想在其经济学说中占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地位,尤其是<资本论>这一巨著作为马克思的成熟之作,其中的所有制思想更是深邃的:从所有制的本质、结构到对未来社会所有制构想等无一不体现马克思的卓越之处.深入研究<资本论>中的所有制思想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创立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两部著作,文章本着真理观与价值观相统一的原则,以异化劳动和分工为线索力图建立起两者之间的联系。这对于准确定位传统唯物史观、再现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生成机制和本真含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第一次转变的开端.<莱茵报>时期的现实政治问题所引发的"苦恼",是马克思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动因的最初萌发."克罗茨纳赫笔记"的写作和在此基础上对费尔巴哈"颠倒方法"革命意义的确认,是马克思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思想前提.<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主要理论成果表现在: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本确立、新矛盾观的初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初萌芽,以及人民主权民主制的思想发端.  相似文献   

19.
160年前<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面世,作者是两位年轻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委托的组织是从鲜为人知的秘密社团演化而来的共产主义者同盟.这本<宣言>篇幅不大、首印不多,然而历经160年的风雨,如今却是毫无争议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经典、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政治旗帜.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十分重要的伦理学经典文献,广为学界所关注.但是目前的理论研究中存在着明显的由于解读视角的差异所造成的纷乱.解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伦理思想需要立足于马克思伦理思想的整体发展过程,立足于著作自身的整体结构,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要求,反对各种形式的教条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