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兴趣阅读向意志阅读的转换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阅读之路。由兴趣阅读向意志阅读转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转换。一、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阅读不一定是生存的必需,但是,幸福的孩子在识字之前就在欣赏故事之中受到熏陶,体验到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语言和故事世界里的乐趣,这是多么有益的一件事情。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先生说:阅读是孩子人生的起点,当他从生下来就开始接触阅读,喜欢阅读,这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为此,梅教授特别推崇"起点阅读"。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推出了《起点阅读》系列丛书,试图通过图书的推广阐释"爱上阅读,受益终生"的内涵。我们杂志特别约请了关注《起点阅读》的幼教专家、教师以及家长,通过他们的笔触来探讨早期阅读。  相似文献   

3.
白莉  李晶 《天津教育》2023,(1):87-88
<正>阅读可以照亮人们未来的发展前途,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走进知识的世界,与优秀的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也能够感悟不同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阅读是一件十分享受的事情,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探索阅读教学策略,其中“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它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创新和颠覆,需要教师加强深入研究,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一、做好预习,打好基础群文阅读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并且能够将单元主题下的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  相似文献   

4.
<正>要学好英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对我们农村初中学生来说,因此教师的引导是十分重要的。英语教学除了听说之外,阅读理解也是重要组成部分,阅读理解是我国农村初中学生接触外语信息、参加外语实践的重要途径。我们农村初中学生现在学习的外语主要是英语,要把英语学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听说读写之外,英语的阅读理解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方式。英语教学大纲把培养阅读能力作为目标,是符合社  相似文献   

5.
对于我们很多英语学习者来说 ,阅读一直是一件棘手的事情。几年来我通过学习国内外的先进阅读经验及教学方法 ,并把这些方法传授给学生 ,并观察其效果 ,获得了一些经验。阅读理解主要是考察读者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 2 .了解有关事实和细节。3.根据字面意思进行一定的判断、引申和推理。 4 .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能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提高 ,是在实践中慢慢地积累、逐渐地培养起来的。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教会学生阅读方法。一、首先应从娱乐阅读法 (ReadingforPleasure) ,即从一…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以及文章作者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更加细腻地理解、感知作者的喜悦与愤懑,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以及人文情怀。那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引导,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有了兴趣,才能使学生认识到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真正爱学、乐学。文章就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探究式"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和自学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和兴趣 数学阅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少有学生把读数学书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主动地去做,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和帮助,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和兴趣,体验阅读数学书带来的学习上的变化,使学生从不想读转到愿读,从愿读转变到会读,最后上升为乐读.如<有理数的乘方>,通过预习,学生们基本能理解什么是乘方、幂、底数、指数,在此基础上提问-1的三次方与1的三次方的相反数相等吗?为什么?由此可以发现什么规律?于是学生会带着疑问再次富有兴趣地去阅读教材.  相似文献   

9.
1阅读不能有功利心现在,学生读书的目的往往不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修养素质而是提高考试的分数。如果在做一件事情前总是想着要从中获取什么,往往事与愿违。阅读更是如此,不能急功近利。阅读是一种艰辛的劳动,是一个让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对接靠拢的过程,真正的阅读需要平静内心,沉浸其中,放慢速度,独立思考,摒弃一切杂念,潜心修行。  相似文献   

10.
江军 《广西教育》2013,(41):37-37
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因为他们的词汇量有限,阅读一篇文章,会遇到很多生字词,再加上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很难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对象上。教学中,一些教师常常急功近利,不顾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学生提出不切实际的阅读要求,结果不仅没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还极大地挫伤了他们的阅读积极性。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引导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阅读能力是素质的一种体现,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他们的素质教育应当受到重视.因此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件不容忽视的事情,也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寻找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给学生传授正确、科学的阅读方法,进而逐步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得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2.
整本书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教学形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小学生来说,阅读整本书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它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多样化的形式引导学生完成阅读。从教研角度,提出开展研讨活动、设置专门课程、提高设计能力、明确阅读方法、创新评价方式五个方面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3.
郭聘鑫 《教师》2014,(21):31-33
学生在课堂上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个性化阅读,必然会涉及三种"个性",即文本中作者所表现的个性、教师的个性、学生的个性。这三种个性三位一体,把握作者的个性是基础和出发点,学生的个性是归宿,而教师的个性则是两者的桥梁和催化剂。阅读只有真正把握和处理好这三种个性,使之和谐发展,才能谓之"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14.
洪瑞春 《师道》2014,(7):19-21
师:同学们好!我来自新加坡。在新加坡是华文教师,很荣幸能够和同学们一起上课。今天我们探讨的课题是从阅读到写作。阅读对你们来说是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阅读存在哪些难点?请同学们说说看。第一位同学来说一下(教师用手指示)。  相似文献   

15.
把阅读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在阅读中我们可以发现自然之美和人生真谛,我们的心灵因文字洇柒而晶莹纯明。在阅读中寻求乐趣,不是沉迷于文字的表层语词,是披文入情,把握作者在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寻求自身灵魂和作品中人物命运的相通,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通过阅读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也能够使其视野得到开阔。尤其在小学阶段,如果具有非常浓厚的阅读兴趣,对于孩子的性格培养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另外阅读在语文课堂中是非常关键性的环节,叶圣陶先生曾经讲过,阅读的过程便是一个吸收的过程,而写作的过程便是倾吐的过程,写作程度的好坏,同阅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小学阶段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教师也要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激发出学生的阅读潜能。本文就小学语阅读兴趣的培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阅读习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有效阅读是实现语文教学高质量的重要途径,而有效阅读需要语文教师的有效引导。只有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才能够荡起学生有效阅读的涟漪。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期待、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深化学生的阅读理解以及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等,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有效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的散文阅读的教学训练一是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通过对于散文作者的写作方式以及写作思路进行讲解,以一种文字赏析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行文思路,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以及阅读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对于教师综合能力的一种考查,让整体的教学效率变得更加高效,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名著是人类思想的精华,初中学生应该怎样读,这个问题困扰作者很长一段时间。在教学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时,一次精彩片段的放映,让作者对有效阅读名著这一块产生新想法:为什么使用多媒体放映,就会激发学生兴趣,怎样让学生更多更好更有效地阅读名著?要想达到新课标的要求,顺利过中考名著阅读题这关,就必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由被动转变为主动阅读,教师和家长应该互相配合做好学生读书的一些准备工作。在读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读书方法指导,督促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最后的实时检验环节也不可缺少。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效阅读名著。  相似文献   

20.
利用好教材资源,优化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评价对于每一位语文老师来说,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努力使课堂教学评价能促进学生发展,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评价语的使用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和人格,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能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激励自己学以致用,从而促进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