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自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创作之一。他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借鉴了西方艺术歌曲表现手法的同时,融入了民族题材。音乐旋律与唱词与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表达方式特点相结合,具有较深的文学性。因此,黄自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本文以《花非花》作品为例,简要分析其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音乐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智慧的结晶;艺术歌曲是音乐史上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有着无穷的魅力。中国古诗词与艺术歌曲的结合,让歌曲充满了无限的生命力。在声乐演唱的学习中,对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研究和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对演唱技巧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能很好地提升演唱者的文学及艺术涵养。  相似文献   

3.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西方艺术歌曲与中国古典诗词碰撞而来的文化产物。由作曲家胡德章进行全新谱曲的古诗词歌曲《天净沙·秋思》中精炼的诗词和婉转悠扬的旋律表达了游子们的凄凉悲苦之情。本文通过创作背景,艺术特征以及演唱分析三个方面对歌曲《天净沙·秋思》展开了讨论。演唱者在对诗词深入了解后,结合正确的表演方式和科学的发声方法才能够更加准确的表达歌曲中的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4.
艺术歌曲是随着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热而兴起的一种歌曲体裁,中国艺术歌曲产生于民国初期,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本文以《大江东去》为例,从创作背景、调式调性、旋律风格、歌词、伴奏音乐等五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旨在帮助我们在欣赏、演唱此类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时候,能够比较全面而准确地把握这类艺术歌曲的风格和审美价值,对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主要就是以古典诗词与音乐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声乐体裁,歌词大多都是源自于中国古代的名诗,从而由作曲家进行编曲创作。本文主要对古典艺术歌曲《鬲溪梅令》的音乐特征分析与演唱分析,从而探索中国古典艺术歌曲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傅学波 《文教资料》2010,(11):78-79
黄自歌曲的创作在歌词的选择上多以古诗词或现代近体诗为主.注重中国古诗词的音韵关和意境美。这些特有的艺术风格要求演唱者具有扎实的演唱技巧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修养。本文作者根据演唱与教学实践,从音色的把握、音量的控制、音强的对比三个方面阐释了黄自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  相似文献   

7.
我国在20世纪早期的音乐创作方面,首次开始尝试着把中国古诗词与近现代的音乐结合在一起,出现了许多有创新精神的作曲家,其中黄自创作的艺术歌曲《点绛唇·赋登楼》在当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黄自的艺术歌曲在其音乐创作风格上和其文学内涵上都是中国艺术歌曲中的典范。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也是其创作的众多音乐作品中最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从而成为了我们国家近代和现代艺术歌曲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这一艺术歌曲极具浪漫主义气息,在音乐气势上也极为明亮和宽广。在此,本文将从创作背景、歌词意思、演唱处理等方面对《点绛唇·赋登楼》这一艺术歌曲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沈佳文 《考试周刊》2015,(13):31-32
艺术歌曲是一种西方的声乐体裁。上世纪二十年代,这种演唱形式传入中国。此后,在中国出现了古诗词艺术歌曲这一独特的声乐作品形式。艺术歌曲演唱的基本方式是美声唱法。欧洲各国的歌唱家在演唱艺术歌曲时,都会在美声唱法的基础上融入本国的民族演唱审美习惯,形成各具特色的演唱风格。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本文以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传统戏曲演唱等艺术形式的借鉴参照,结合对前辈声乐艺术家的演唱实践的分析,探讨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中润腔处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暮凡  陈晓 《黑河学院学报》2023,(5):173-175+188
歌曲《葬花吟》从最早的电视剧《红楼梦》插曲经过钢琴伴奏的编配,已经成为中国经典古诗词艺术歌曲的代表。《葬花吟》歌词文学内涵,反映了该音乐作品中作曲者和钢琴伴奏编配者的音乐创作构思。通过文学分析、曲式分析和旋律分析等方法,可以探究出该音乐作品的古法音乐调式,音乐材料与乐段的协调,及古调式复杂化的构思创作。《葬花吟》的真实性创作与表演有机结合,实现历史文学与现代表演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艺术歌曲是中国古诗词与西方艺术歌曲相结合的产物,它结合诗词、旋律、人声充分体现了我国艺术歌曲的语言美、韵律美,从而丰富了音乐的内涵。昆曲作为我国的戏剧文化艺术,是人类口头传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艺术瑰宝,需要我们继续发扬和传承。  相似文献   

11.
古诗词的演唱在声乐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演唱好古诗词,就要并从古诗词的概念、古诗词与音乐的关系、古诗词的特点、背景、歌词内容、歌曲意境、演唱布局以及曲风及韵味进行举例分析,体现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作为一位声乐演唱者,应该学习加强学习古诗词艺术歌曲,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内涵,把自身音乐修养和感觉融入到演唱歌曲中去。强调作为声乐学习者,不仅要学习音乐,还要去了解历史、文化、古诗词等各方面知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诗词是艺术文化精髓之一,古诗词歌曲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乐曲有机结合的产物。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应用中国古诗词,对学生的声乐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一种特殊的音乐艺术,无论是词、曲还是演唱,都有着特殊性,不仅是声乐教学中的重点教育内容,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特色艺术传承的载体。由此在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有效应用中国古诗词,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博大精深,要想演唱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者首先要有扎实的声乐基本功,还要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传统文化底蕴等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将古诗词的"意境"表达出来。本文以中国古诗词《渔翁》为例,从创作背景、音乐本体、演唱探究三个方面来分析这首古诗词艺术歌曲。  相似文献   

14.
艺术歌曲的创作和演绎在西方音乐中早有界定,其特点一是钢琴的运用,二是诗词的结合,中国古诗词的艺术歌曲正是把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和钢琴的表现手法加上声乐的人声魅力有机结合,最终演绎出中国文化中的意境和气韵之美。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的古典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一种声乐体裁,它最显著的特征是歌词大多以古典诗词为主。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黎英海选取了古诗《登鹳雀楼》创作整理成艺术歌曲,这首歌曲以独特新颖的艺术构思和形象的表现手法,诠释了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艺术魅力。文中主要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创作技法和演唱分析,充分展现作品内涵与音乐形式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通过四个方面分析了青主、黄自、谭小麟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处理:一是对歌曲“依字行腔”的词曲处理关系的分析,进一步论述歌唱中对咬字吐字的要求;二是根据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吟诵调”特点来论述如何把握歌唱时的情感;三是通过对歌曲民族化旋律风格的分析进而论述如何把握歌唱时对音色、音量的要求;四是对通过“精雕细琢”的钢琴伴奏以及歌唱时如何与钢琴伴奏完美融合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以《木兰从军》这首歌曲为例,讲述了古诗词与现代艺术歌曲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对其创作特征、旋律特点,结构形式等进行具体的分析,进而深入领会歌曲内涵、准确把握作品风格,开拓古诗词与现代音乐融合的新境界,充分发掘其形成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8.
黄自是我国近代一位重要的音乐家,他的艺术歌曲代表了我国三十年代歌曲创作的最高成就。《玫瑰三愿》是其最著名的艺术歌曲之一,本文从歌曲的创作背景展开,对《玫瑰三愿》的曲式结构、咬字和情感处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艺术歌曲中独有的一种体裁,也是现在声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以由美籍华人周易谱曲的《钗头凤》为例,对创作背景、旋律创作及演唱技巧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黄自的古诗词艺术歌曲优雅、清丽、意境悠远。在演唱方面要求演唱者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和演唱技巧,能够把握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本文将以黄自的两首古诗词艺术歌曲《点绛唇》和《卜算子》为例,对歌曲的音乐风格和演唱技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