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船调》是湖北鄂西土家族自治州的一首土家族民歌,后发展成为了经典民歌曲目之一。笔者根据王耀华先生《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学》一书,并结合自身所听所想所感,分析该作品的音乐结构。  相似文献   

2.
秦妍妍 《考试周刊》2010,(28):43-43
《绣荷包》作为一首传统的民间小调,其分布范围很广泛,几乎遍布全中国。本文从该民歌的曲调特征、歌词风格与衬腔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了鲁南民歌《绣荷包》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3.
壮族民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其独特的音乐特色。人们在听歌曲时总是先入为主的对歌曲的旋律及歌词有比较深的印象,认为这就是歌曲有民族特色的体现。如,听到"呀拉索"衬词,立即反应出是藏族音乐,"唱山歌咧"的旋律刚起,人们则可以准确辨识出是壮族民歌。实际上,音乐的特点不仅仅体现在旋律线条及歌词上,还有其他相对隐性的特点,如结构特点、音程特点、调式特点,本文主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以此了解壮族民歌更深层次的音乐特点。  相似文献   

4.
信阳本体民歌中的歌词含有许多语气助词,它们或长或短构成了民歌中的衬句。衬句作为民歌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音乐语汇,在运用最初仅仅是情绪表达的需要,随着衬句在歌曲中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类型越来越程式化,就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有的在民歌中发挥着连接或舞蹈作用,有的主要体现为抒情功能,有的则是制造悬念,引起听众情感的期待。探讨信阳本体民歌衬句功能的多样性,便于我们深入地了解信阳本体民歌音乐结构流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5.
民歌是我国地域文化与音乐的完美融合,蕴含着各个民族独有的文化特色.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民歌中,衬词作为最传统的表达方式,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民歌深刻内涵,为歌曲感情的传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本文针对民歌衬词的种类、运用及功能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以期为创造更具有民族风格音乐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陇南民歌中大量的衬词,运用得准确而且巧妙,它使歌词更为生动风趣,不但对体现歌曲地方性特征和民族风格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在塑造音乐形象、表达特定情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民歌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以陇南民歌劳动号子和花儿中的衬词为基点,对衬词的规律与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探究其在民歌中的特殊功能与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教材版本:人民音乐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编写 三年级 第八课 教材分析: 《桔梗谣》这首朝鲜族民歌优美动听,富有舞蹈特点.歌曲采用3/4节拍,音乐轻快明朗.歌曲为七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第三、四句和第六、七句是第一、二句的变化反复,第五乐句加以衬词,旋律作了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一、教材内容及分析《彝家娃娃真幸福》是一首根据彝族民歌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歌词简洁形象,旋律欢快、跳跃,明快活泼、具有舞蹈性的节奏贯穿始终,"阿里里"这一彝族民歌常用衬词的运用,极富民族色彩。作品生动地描绘出一群天真可爱的彝家娃娃身着节日盛装,在山寨空旷的草坪上尽情歌舞的动人场景,热情洋溢地赞美了彝族儿童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大雁湖》(鄂温克族) 教材分析:歌曲《大雁湖》是一首鄂温克族民歌,2/4拍,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曲调优美抒情,悠扬动听,富于歌唱性.曲调中切分节奏的运用,使音乐富有动感.特别是第二乐句衬词"啊哈嗬"的运用,更增添了歌曲浓郁的地方风格,表达了人们对家乡发自内心的赞美之情.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视谱唱歌词的能力.   2.通过舞蹈表演去感受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浓郁的民族特色,提高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1.
合唱曲<龙船调>改编自湖北同名民歌,改编后的合唱曲通过保留原由结构、调式、调性、节奏、村词的方法,传承了其民族特色;同时运用西洋大小调的和声技法,融入复调手法,强化了作为合唱曲的艺术表现力,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改编作品的典范.因此,对优秀民族传统曲目的改编与传播应在传承基础上实现再创作.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内容:四川民歌《螃蟹歌》二、教材分析:《螃蟹歌》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标教材二年级下册三单元歌曲教学内容。这是一首流传于川东地区的民歌,五声徵调式,旋律诙谐活泼,歌词以生动的方言呈现,更是富有地方特色和情趣,实为歌表演的极佳素材。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 《恰利利恰利》是苏少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开心里个来》中的一首印尼民歌.歌名来自于歌曲中的印尼语衬词,歌曲形象地描绘了印尼农家人在田间开心劳动的热闹景象.全曲共五句,除第五句衬词的节奏有些变化外,其余全部都以基本节奏型X XX X X | X X X |贯穿全曲.虽然相同节奏型反复出现,却并无单调冗长之感,反而更显纯朴和欢快.第五句分成两个声部,第二声部先唱,第一声部是第二声部节奏的浓缩和模仿,用"p"的音量衬托在第二声部的长音中, 好似回声的效果,使人感到意犹未尽.  相似文献   

14.
衬词作为民歌语言的一部分,加强了歌词语言的民间性、地方性,增强了音乐语言的表现性。昭通汉族民歌衬词的特点体现了这两方面的内涵。在歌曲创作中,恰当地运用衬词,会使作品的色彩大增。  相似文献   

15.
近三十年以来,随着对各地民俗风情的传承与保护意识的提高,对《龙船调》这样的民歌的整理与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兴盛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许多研究《龙船调》的文章,对其进行梳理和归纳,其内容主要涉及《龙船调》的来历、成因与发展衍变,艺术特色,相关产业的发展及传承与保护等方面,但对《龙船调》的文化成因及对原生态民歌的影响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竹枝》原是巴歈民歌,经刘禹锡改造后盛传于晚唐五代,并成为教坊曲,演化为词牌名。《花间集》《尊前集》《全唐五代词》均收《竹枝》;《词律》、《词谱》开卷即见《竹枝》。但《全宋词》不收《竹枝》,苏轼、黄庭坚等人《竹枝》歌词不见于各自词集,而见于相关诗文别集中。然其创作经过,表现手法,演唱特点等又近“于曲子词”,故今人重编苏、黄等人词集时,不妨也收《竹枝》歌词,这有助于从音乐角度鉴赏作品。《竹枝》是诗也是词,无论编入诗集或词集,均不影响作品自身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上饶民歌中衬词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体现出鲜明的地方色彩,极大地丰富了上饶民歌的表现力.本文试图从衬词这一切入点初步探索上饶民歌的艺术特色和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8.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在陕北地区,陕北民歌中的衬词与衬腔就是其最大文化特色之一。陕北民歌中的衬词与衬腔在民歌中不仅是一种音乐符号,而且还是陕北地区人民情感表达的符号。同样的衬词与衬腔在不同的歌曲总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9.
王曦 《儿童音乐》2023,(1):50-54
<正>《七朵花》是浙江平湖著名的民间小调,所用曲牌为在明清时期曾盛极一时的【码头调】。该曲旋律曲折细腻,歌词运用了大量平湖当地方言,使音乐具有浓郁的江南小调的柔美风韵。20世纪30年代,作曲家贺绿汀以《七朵花》为基调创作了电影《马路天使》的插曲《天涯歌女》。此后,《七朵花》跻身于全国民间小调名曲之列,成为曲牌【码头调】的代表作品之一。而同属【码头调】曲牌的诸暨民歌《堂子叹苦》,吸收【码头调】曲牌的音乐形态,遵从中国传统音乐“一曲多变”的创作思维,在曲调、唱词、题材、旋律运动、衬词衬腔等方面,与《七朵花》均有异曲同工之处。  相似文献   

20.
黄冈民歌中大量地使用了衬词和衬腔,且衬腔的种类多样,内涵丰富,体现出鲜明的地方色彩,极大地丰富了黄冈民歌的表现力。本文对《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省黄冈地区分卷》中的近六百首民歌作了全面地考察并分析了号子、山田歌、小调、灯歌、风俗歌、儿歌、生活音调等各种体裁的黄冈民歌,对其中所出现的衬腔进行了分类,概括了黄冈民歌中衬腔的特点及其作用,试图从衬腔这一切入点初步探讨黄冈民歌的艺术特色和地方特色,希望对研究、演唱、继承和发展黄冈民歌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