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柯婷 《陕西教育》2010,(5):61-61
幼儿音乐教育的重点不在于单纯地教给孩子多少音乐知识.而在于学习知识的过程。音乐教育的日的是使幼儿能够倾听音乐。理解音乐,演奏音乐,创造音乐。为此,音乐教育强调幼儿自身的参与和感受,即从幼儿的身心特点出发.让幼儿在亲身参与和感受中体会音乐的魅力,和内涵。这就要求教师“要认识到幼儿音乐活动的娱乐本质”,使音乐游戏成为一种“漫不经心的娱乐”,使幼儿参与音乐的活动“成为一种交互性、社会性、创造性和娱乐性的活动”,让幼儿“一边玩耍一边欣赏音乐”。  相似文献   

2.
随着脑神经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大脑对人的影响,尝试从脑神经科学的视角解释有关教育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幼儿脑神经发育特点的基础上,探寻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对幼儿音乐教育的指导启示。研究表明,从脑发育的“不用则废”“学习窗口”和脑的应激水平对音乐学习影响规律的特性来看,幼儿的音乐教育需要尽早开始,且不能间断;幼儿音乐教育最好在“学习窗口”进行;同时要为幼儿的音乐教育创造舒适的应激环境。在这样的条件下,幼儿音乐教育才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前的幼儿音乐教育中存在着对教学形式“动”,在观念上,将音乐教育中的“动”与一般游戏的“动”无差别对待;在实践中,幼儿音乐教育追求幼儿表面的动觉参与。这些现象违背了音乐与音乐教育自身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阻碍了幼儿音乐教育教育性的实现,对此我们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对幼儿音乐教育的价值理性进行了发掘,旨在使广大教师对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予以足够的重视;笔者还指出了幼儿的“歌唱”、“乐理”、“音乐欣赏”、“韵律”、“舞蹈”等活动与专门的音乐培养之区别,提供了与幼儿身心特点相匹配的音乐教育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5.
王懿颖,音乐教育硕士,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创造力、以及学前比较教育。承担和参加“东西方幼儿艺术教育的比较研究”、“音乐活动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实验研究”、“美育与创造力发展”等研究课题。编著《音乐的启蒙》、《幼儿音乐教育》等书。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 “我们应当重视儿童音乐教育,用音乐来丰富儿童的生活,培养儿童的意志,陶冶儿童的情感”。那么,音乐对幼儿发展究竟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如何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实施幼儿音乐教育时,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从外国引进的各种各样的音乐教育理论与方法体系?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王懿颖博士。  相似文献   

6.
幼儿音乐教育是在教授幼儿音乐的过程中进行的教育工作。婴幼儿音乐教育是人一生中最早的音乐教育。陈鹤琴先生很早就发现音乐教育、音乐活动对儿童的重要性,他说:“幼儿园应该有音乐的环境,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欣赏能力和音乐技能。需引导儿童在艺术的环境中,有兴趣地与环境发生互动,充分激发其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儿童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体验和表现能力。”幼儿都喜欢美好的事物,几乎都热爱音乐,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注重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让幼儿每天都接触音乐,生活在充满音乐的环境中,其音乐潜能得到发挥。  相似文献   

7.
幼儿音乐素质的培养银川朱莉媛幼儿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舞蹈家,而是在各种有趣的音乐活动中陶冶幼儿的性情,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在试验班里,我借鉴了美国“综合音乐感”的理论,在音乐教育中,改变老师死板地教、幼儿被动地学的局面,利用音高、力度、音色...  相似文献   

8.
从学前儿童心理特征谈学前儿童音乐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培养和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和音乐才能,是幼儿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同时,幼儿期是开始学习音乐的黄金时期。如何培养幼儿的艺术修养、愉悦他们的性情成为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式是音乐教育中不可替换的重要部分。本文从幼儿的心理特征为出发点,探讨了如何进行学前儿童的音乐审美教育。希望通过音乐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与完美人格。  相似文献   

9.
宋晓岚 《学周刊C版》2015,(12):118-119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指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从中提示了音乐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有着其独特的功能。幼儿音乐教学是音乐教育中的一部分,这种早期的音乐教育为幼儿提供发展其音乐才能的机会,是成人所能给予幼儿的最良好的关心和培养。《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玩是幼儿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引导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10.
每个从事幼儿音乐教育工作的人 ,都要持有一定的音乐观和音乐教育观 ,并以此为立足点去指导、支配自己的音乐教育活动。从我这些年的音乐教育实践来看 ,由于音乐教育观发生了变化 ,受其指导的教育行为也发生了变化。音乐教育的任务不仅是传授音乐的粗浅知识与简单的技能技巧 ,更重要的是 ,要以音乐为手段去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才能 ,而这正是我以前所忽略了的。通过对“预知理论”的学习 ,我认识到 :教师必须充分地预知幼儿的能力和需要 ,随时让幼儿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自己进行学习 ,只有在幼儿确实需要时才给予帮助和指导。这样 ,幼儿才能在学…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笔者作为幼儿师范学校的音乐教师,以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吸收达尔克罗兹、柯达伊、奥尔夫、铃木音乐教法等国外先进的音乐教育理论,在幼儿综合音乐实践课程的研制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尝试,提出和构建了“幼儿音乐主题链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12.
随着对“规程“的深入贯彻,幼儿音乐教育改革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我认为幼儿音乐教育还必须进一步改革。教师除了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思想,明确音乐教育的本质和任务外,在幼儿音乐教育中还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一.强调兴趣第一。幼儿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舞蹈家,而是要让幼儿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陶冶性情和品格,因此必须强调兴趣第一,重视教育过程,而不是单纯强调教育结果。教师可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如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艺术的音乐环境,让幼儿多接触音乐;激发幼儿参加音乐活动的愿望;教师以自己对音乐的浓厚情绪感染幼儿;选用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及本班幼儿具体情况的,具有教育性、艺术性、趣味性的教  相似文献   

13.
王懿颖,音乐教育硕士,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创造力、以及学前比较教育。承担和参加“东西方幼儿艺术教育的比较研究”、“音乐活动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实验研究”、“美育与创造力发展”等研究课题。编著《音乐的启蒙》、《幼儿音乐教育》等书。  相似文献   

14.
幼儿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领域,是以音乐艺术的形式进行的人的基本素质的教育。幼儿音乐教育应以什么为核心?什么样的音乐教育才能真正激发幼儿的兴趣,使他们的生活更加多彩?“审美与快乐”式的音乐教育或许能回答我们这些问题。一、“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的主要特征相对于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主要有如下特征:1.是一种以幼儿为主体的“主体性”教育。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常是为了让孩子学习唱几首歌、跳几个舞、演奏一些打击乐器等等,是一种注重知识技能学习与训练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舞蹈是视觉艺术,它借助音乐组织画面,编排动作,构思情节,表达感情,展示人体的动作与造型,给人立体的美的感受。幼儿舞蹈教育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一部分,更是音乐教育中幼儿最喜闻乐见的形式。孩子们多爱幼儿舞蹈,因为幼儿舞蹈是“活动型”、“表现型”、“创造型”的,他们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乐的美,产生愉快的心情。  相似文献   

16.
舒祖迪(英译suzuki)是日本幼儿音乐教育家。他首创的舒氏幼儿音乐陶冶教育法风靡世界各地。舒祖迪认为,每个幼儿都有潜在的音乐能力。“舒氏幼儿音乐教育法”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使每个幼儿的音乐能力在不知不觉的愉快气氛中得到和谐发展。他说,正如我们每个人都会说话,但不可能都成为演说家一样,幼儿接受音乐教育并不是要每个幼儿都成为职业音乐家。音乐首先是用来丰富幼儿生活的,因为音乐能带来一个充满真、善、美和爱的世界。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也是人们抒发情感的方式.“幼儿音乐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的音乐启蒙教育,它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和发展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节奏”在音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奥尔夫音乐教育中指出“节奏就是音乐的感觉”.而“节奏”也正是最容易引起幼儿兴趣和感受的音乐要素。要想让幼儿更好地进入音乐,理解和感受音乐,首先要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对于小班幼儿来讲,如何培养其节奏感呢?以下是我在一些尝试活动中得到的一些收获和体会。  相似文献   

19.
刘丹 《教育探索》2012,(5):36-37
当今,我国幼儿音乐教学功利色彩浓厚,片面强调技能技巧训练,并从教师偏见出发,把音乐和游戏割裂开来,导致教学方式单一枯燥,抹杀了幼儿的个性.这种教学方式难以适应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以“原本性”为核心的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强调音乐的参与性、综合性、即兴性、人本性,这种思想对于改变当前幼儿音乐教育目标和教学行为,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1,(42):157-158
文章以小班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为经验,尝试在幼儿日常活动中加入音乐的元素,从小班开始重点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