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教育权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中存在知识权力、国家权力、教师权力等权力形式,教育权力在支配性结构中转变成消极的霸权或暴力。权力是社会实现公共秩序、保障社会权利、实现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团结的必要形式,暴力则破坏公共利益和公共生活。教育权力保障教育世界的公共秩序和交往理性,使得教育这种公共生活的形式和空间得以存在,从而使学生在教育生活中获得平等的权力和权利。教育权力的失能和不足,造成教育中种种压制性暴力的泛滥。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基于系谱学的历史分析视角,认为教师教育学科不该被束缚于传统学科制度的认识限制,而应重新审视知识与制度运作的权力密切相关,从而探究建设路径。以往大学学科制度强调理性知识的优先发展,引发教师教育进入大学后的话语争议,这反映出教师教育知识的实践特征被排除在制度权力的行使之外,也体现出教师教育知识的发展缺乏与制度权力的相关性。因此,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应该重新认识学科制度权力和知识的关系,以教师教育核心知识为基础,开放知识边界,从课程制度、教师资格制度、评价制度和认证制度的权力行使中,体现教师教育学科知识的合法性、价值性、功能性,进而重构教师教育学科的学术体系。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话语霸权是社会权力结构、文化专断以及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它使教师控制了学生的思维和话语,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没有主动权和参与意识。因此可以通过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对话以及采取宽容的态度等来实现师生话语的共享。  相似文献   

4.
论教师的权威、威信与教育影响力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教师权威是社会所赋予教师的权力与建立在教师自身素质之上的威信的结合,是权力与威信的有机统一体。教师权威与教育影响力之间具有近似对等的关系。越是具有威信的教师其非权力性影响力越大,越是具有权威性的教师,其教育影响力也越大。  相似文献   

5.
师生互动中的权力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来看,权力关系塑造着师生互动.在学科/权力的知识条件下,教育从理念到知识均为权力窘践的结果;通过"规范化"、"可视性"、"奖励与惩罚",权力实践运作于学校的日常生活世界中;教育与教师的权力背后是国家权力、文化权力与市场权力的综合实践.  相似文献   

6.
大学以培养人才为主旨,以知识生产与知识传递为主要活动方式,是探询高深学问之处所。大学在社会系统中的特殊位置,决定了大学学术权力与其他权力形态相异的属性。本文从教育政治学的分析视角,运用政治权力理论,对大学学术权力的知识性、学科性以及公共性等实践特征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论高等教育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其本质从属于人的本质,是围绕教育活动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围绕知识、技能的传递与创新而展开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社会关系的总和。处理好高校师生与自然及社会的关系、教育资料的占有关系,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师生关系以及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教师作为一个群体,从春秋到当下的演绎,始终挣扎在贵族精神与知识权力上,因为教师的原型就是贵族精神与知识权力。就像教育一样,始终挣扎在做人上。衡量一个时代的教师,就看这个时代的教师,身上还有几两贵族精神与知识权力;衡量一个时代的教育,就看这个时代的教育,有没有脱离开做人。当代教育,在教师和教育两个天空,都是阴暗的。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教师课程权力的迷失中小学教师课程权力的迷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权力的失衡,二是课程权力的放弃。教师通过教育法律与课程管理政策的授权,获得了一定的课程权力。但在课程实践中,中小学教师的课程权力却仅仅体现在课程实施中,且表现为一种绝对“权力”,而在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评价中处于“附庸”地位。在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学校,教师只能忠实地执行课程决策与设计。“教师对知识的限定即是处理、准备‘药剂’,并按‘处方’的剂量分配知识”,成为他们职业最重要的职责。毋庸置疑,权力与利益、职责相关。尽管教师们…  相似文献   

10.
权力与知识并肩而行.在福柯看来,规训制度经历了旧制度、古典时期以及现代三个发展阶段,每一次转变都使规训权力更加隐蔽、更加精致化,并衍生出相应的知识体系.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成为权力/知识共同体中的重要一员,与监狱、工厂、医院等机构联合起来执行规训权力,而规训社会也由此形成.当权力/知识共同体吸纳学校教育之后,规训制度也更加高效地实现了行使权力和生产知识的功能.这种分析为我们理解学校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教育者在实践中更加慎重.  相似文献   

11.
福柯站在后现代的立场上提出了"知识权力""规训权力"等概念,并通过揭示底层日常生活现象,深刻洞察了微观权力在社会空间当中的产生、发展及演进。本文通过考察当代学校场域中权力运作的方式,以福柯"知识权力""规训权力"为研究视角,尝试对传统教育进行解构与阐释,进而提出该思想对青少年生命成长的启示与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2.
教师赋权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领导方式与教学效能的关注焦点。目前,教师在学校教育及课程中缺乏应有权力与地位,无论是教育权责部门还是学校与教师,在教师赋权增能的认知和行动上仍旧存在教师知能不足、专业自主性阙如、工作超负荷等问题,影响了教师的知识发展、专业地位和决策权力。破解教师赋权失范的二重性,需要教育部门诉诸理性认识与智慧发展相统一的转识成智精神观照,构建校本管理的权力配置机制,赋予教师专业自主决策权力;推重采用转型领导,培植学习与创新文化;全力推进转化学习,形成教学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13.
杨翠  张成林 《辽宁教育》2013,(11):22-24
角色理论和冲突理论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角色扮演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为其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前社会现状致使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产生了诸多疑惑(社会期望与现实处境、专业前景与实际境遇、教学与科研、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社会、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及教师自身等因素在教师角色扮演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知识社会学为师生冲突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视角:在教育场域中,师生关系是在知识的再生产和接受中建立起来的。师生交往过程实质上是师生间知识的社会建构过程,师生冲突往往表现为师生知识视界的碰撞,其背后充斥着知识与社会权力的矛盾和斗争。教师合理消解与应对教育场域中师生冲突的策略是:更新冲突观,改变参与知识方式,与学生展开知识对话,引导学生学会知识选择。  相似文献   

15.
批判教育理论将教师教育界定为文化政治。认为教师教育机构是一种公共领域。教师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转化性知识分子。教师教育课程是一种文化政治的形式,教师教育课程研究应特别注意揭示课程知识与权力的关系,关注权力、语言、文化、历史等内容。批判教育理论关注教师教育的文化政治属性,能为我国当代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转换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试论知识与体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知识成为我们教育的主旋律的时候,知识所体现的权力必然渗透到教育中。当教师成为必然的代言人的时候,作为知识的弱势者———儿童也就成为了他所规训的对象。所以,只有改变这种知识中心论倾向,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体罚。  相似文献   

17.
教师筛选权力的内容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筛选权力的内容探析●刘云杉教育的制度功能赋予教师以制度权力,它包括“话语权力”与“筛选权力”。教师的筛选权力与教育作为一项选择制度紧密相连;而教育之所以成为一个选择制度,又与我们所处的这个高度分工、分化的社会紧密相连,与这个社会中作为一种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18.
一、教师人格权威的内涵及展现教师在教学中有着大量的决策与管理的行为,罗杰斯、坎托尔等把教学视为包括领导在内的过程,认为可以把教师的某些行为作为一系列领导行为、把教师作为领导角色加以研究。涂尔干认为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权威性的活动,教师作为“领导者”,其权威状况是影响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按照现代社会权威构成的学理分析,权威可分为两类,即职位权威和人格权威。对于教师而言,人格权威来源于教师的非职位权力,指的是建立在教师个人魅力、知识、才能、资历等要素之上,带动学生自愿服从和主动追随的影响力。教师人格权威所表现…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自主权之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学斌 《教育探索》2004,(4):106-108
教师专业自主权是指教师有独立行使教育专业决定的权力,是专业教师保持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教育过程中遵守专业伦理规范、在从事专业服务时进行专业判断与决定而不受外界干预的权力。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现状不客乐观,师资教育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自主意识缺乏,教育行政限制过多,家庭、社会干扰因素介入等,严重地限制了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因此,应尽快制定增强中小学教师专业自主权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崔栩 《文教资料》2010,(7):146-148
我国高等院校的组织形式是科层制。科层制作为人类社会组织的伟大发明.以理性与效率的优点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与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近些年的大规模扩张与发展,一方面是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学校管理复杂性增加.必须采取高效的行政权力来决策管理。另一方面是要避免大学由学术机构变为行政机构,发挥学术权力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当前我国提出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目标,高校的科研水平和教育质量与该目标的实现息息相关。合理的科层架构有助于高校提高科研水平和教育质量.因此通过对行政事务、教师管理、面向社会等几方面的科层改革.减少行政权力的干涉,增加学术权力的发言权.引进社会力量来促进知识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