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7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儿童文学成果丰硕,但翻译传播形势不容乐观。译介学和传播学为文学翻译提供了系统的研究视角和实践路径。以译介学理论基础“创造性叛逆”和传播学经典五要素为参造,透视中国儿童文学成功“走出去”典范之一《青铜葵花》,发现其在保留文化意象、再现原作风格和实现文本功能三个方面开展了“译者创造性叛逆”,在出版机构、宣传效应和封面设计三个方面开展了“接受环境叛逆”。“译者创造性叛逆”和“接受环境叛逆”是译本顺利产出和成功传播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法通常被称作“诸法合体,以刑为主”,所以法制史研究的目光也通常投向刑法,而对于在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刑事和解制度却着墨甚少。近年学界热议刑事和解制度在中国建立有无必要,如果构建是拿来主义还是本土化。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建构刑事和解制度,完全可以接受传统法律文化的给养,寻找其本土化资源。  相似文献   

3.
“传播理论”课程双语教学是对西方传播学经典理论的原味吸取,是传播学教学模式创新的有益尝试,也是传播学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传播理论”的课程特点,分析了其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教学条件、时间安排及教师要求,探讨了该课程有效进行双语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菲华新文学是在中国新文学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并逐步走向本土化.这是同中国新文学所哺育的文学工作者的支持分不开的,中国抗日的作家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菲华文学本土化的转向.同时,当地华侨文艺青年对于推动菲华文学本土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六十年代,台湾新文学现代主义思潮传入菲华文坛后,促使菲华文学有了新的变化.七十年代,一批土生土长的青年作者在菲华文坛上崛起,他们的努力尝试和富有特色的创作,展示了菲华文学本土化的可喜现象和广阔前景.另外,在两者的互动中,菲华文学的发展也给中国新文学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若干问题之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心理学的本土化与本土化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范畴.本土化是达至本土心理学的必要途径和环节,心理学的本土化最终体现为本土心理学.中国本土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只有处理好与传统文化、西方心理学等的关系才能真正建立起一种关于中国人、通过中国人、为了中国人的心理学知识体系并进一步为心理学的全球化积累索材.  相似文献   

6.
本土化是外资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提出外资银行本土化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对策:尽快适应我国的金融监管环境,顺势而为,合规经营;充分发挥中、外资银行各自的比较优势,取得合作共赢效果;细分市场本土化;聘用人才本土化;公共关系本土化以及保持特色经营,避免邯郸学步。  相似文献   

7.
邬大光在《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16期撰文认为,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决定了我国大学制度建设必须坚持“中国特色”,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也决定了我国大学制度建设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本土化就是对传统的一种继承,本土化也就是一种特色。一个国家宏观层面的大学制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难免受本国文化风俗、思维模式的影响,导致英语在中国本土化之后形成了“中国英语”这种特殊的地域变体。认识和研究“中国英语”的特征和重要性对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摘 要:为了厘清中西方体育与社会资本的研究基础、热点与前沿,采用文献资料和知识图谱分析法,以体育与社会资本文献为研究对象,分析西方的研究基础和中国的热点前沿,讨论中西方研究的异同,探索本土化研究的突破方向。结果显示:1)西方的奠基性研究关注体育建构与维持的社会资本,关系纽带联接和资源嵌入性解释了其中的作用机制。2)CiteSpace的聚类标识、突现率和新颖性统计,探明了中国的研究热点和前沿。3)中西方的研究都追求体育社会资本的社会效益,中国体育社会资本的要素因根植于“关系取向”和“伦理本位”的文化特质区别于西方。4)中国的“关系”理论是体育社会资本本土化研究的重要创新点。为体育社会资本本土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保定的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原先的北市区、南市区合并为现在的莲池区,新市区更名为竞秀区,同时原先的清苑县、满城县和徐水县分别调整为现在的清苑区、满城区和徐水区,保定城区于是由原先的“三区”拓展为现在的“五区”.市区面积扩展后保定面临的问题就是尽快实现“五区一体化”,只有这样新城区与老城区才能够整合在一起,从根本上提升保定的城市竞争力.京津周边的唐山、张家口和承德均已经或正准备进行行政区划调整,这会与保定发展形成竞争,“大保定”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五区一体化”就具有突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为了尽快实现新城区融入中心城市,需要创新思路出台多种对策,除了构建“微中心”外,还要在产业外移、文化互联、功能分区、道路设计、城市走廊、构建地标、修炼内功等多方面做文章.  相似文献   

11.
武术信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交流也就是一个以中国为中心,以世界其他地区为辐射的“教与学”的过程。结合武术信息的特点,运用信息传播学理论构建了武术信息网络传播模式,并从信息传播学角度分析、探讨了这一模式的预期效果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中国妇女史研究的本土化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方妇女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从开始的“添加历史”,发展到将社会性别作为历史分析的核心范畴,进而出现了“差别与多元社会身份认同”概念。要想将中国妇女史研究向理论化和本土化推进,就需要在认真总结以往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适当引进国外的概念范畴,再根据中国历史上妇女的具体经历和两性关系的实际特点,确定自己的理论概念、范畴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在媒介素养理论的研究之路上,仍然以西方国家的理论为中心,缺乏适应中国国情的本土化理论。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已经成为三大实践主体,但因家庭教育的灵活性、针对性、贴近性,在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上将更有可操作性。建议以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体系为依托,建立以家庭为中轴的媒介素养本土化机制。  相似文献   

14.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对中国的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影响,因为这样的教育体系冲破了传统的教师“灌输式”的教育模式,由此牵动了教学环境中对于学生的主体认同和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建构主义学习模式的理论优势,挖掘教学环节中可以优势互补的“教”与“学”的责任主体作用,整合信息技术可以提供给传播学学科教学的资源配置,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建立开放式的教育和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5.
教材是专业知识的承载体,影响教学质量.我国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中反映出的课堂教学、毕业生就业等一些现实问题都与大学教育的教材建设有一定关系.就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教材内容的存在不足之处,解决人力资源管理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既要注意教材的现代化和本土化问题,要结合中国管理实践特点,立足教材内容的创新、应用性等.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女性主义”历史文化的演进及其对妇女体育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我国当代妇女体育文化建设的“本土化”问题。结果表明,东西方“女性主义”历史文化有着不同的发展过程并对妇女体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者认为,我国妇女体育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多元性别的生态文化视角,弘扬民族文化先进性改造,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本土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和苏联的市场化转型走了不同的道路,经济绩效也有很大不同,转型成效的差别主要是因为转型的“初始条件”不同,还是由于选择的转型路径和政策不同? 基于“后发优势” 理论,采用反事实分析架构,对中苏转型“初始条件” 的比较分析表明:从工业化的历史、战略及所形成的结构和体制上看,中国和苏联在市场化转型之初有很多相似之处,“初始条件”区别并不大,苏联与中国一样具有“后发优势”,而且苏联具有更好的“后发优势”实现条件,但是苏联并没有发挥出自己的“后发优势”.因此,市场化转型的成效并不主要取决于转型的“初始条件”,而主要取决于转型的“路径选择”;中国市场化转型的成功,应该主要归因于选择了正确的转型道路和适宜的改革政策.  相似文献   

18.
电视谈话节目是国外脱口秀这一舶来品在中国本土化的结果。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电视谈话节目中投下了中庸文化、和谐文化的影子,使其在文化面貌上呈现出和谐亲热的谈话氛围、寓教于乐的节目功能和谦虚理性的主持风格等本土化特色。本文对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文化本土化进行探究,并指出其优劣得失,期待有利于电视谈话节目的进一步本土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目前现状看,中国体育逐渐让位于西方体育,这不仅是全球化的结果,也是全球化的重要内容.然而,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重要前提是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根本的把握,以及对体育文化多样性认同与坚持.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壮大为中国体育的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作为举国体制影响下的体制优势依然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从中立性批判角度分别以“体育本土化”与“体育全球化”为参照的分析和批判,传统体育秩序的循规性危机,以及“市场决定论”与“国家意志论”为参照的分析和批判等三个方面展开全面而详实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在汉学人类学研究的中国范式中,大致有这样三类范式被国内外汉学人类学者和民族学研究学者所尊崇和推广:一是由马林诺夫斯基自太平洋的特洛布里恩岛的研究中提炼出的“分立群域”理念与社区调查法;二是弗里德曼在中国东南的宗族研究中得出的宗族范式;三是施坚雅的市场——区系研究理论.中国社会人类学一直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基础上,发展本民族社会研究的一般经验理论,进行本土化的实践与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