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方言学会曾于2000年1月举行过一次有趣的“世纪之字”评选活动。获得提名的“世纪之字”有“自由”、“正义”、“科学”、“政府”、“自然”、“OK”、“书”、“她”……而进入决赛的只有“科学”和“她”。最后“她”以35对27的选票战胜了“科学”,从而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一个字。众所周知,“她”曾经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字眼,在12世纪之前的英文字典里还没有“她”字,“她”进入汉语字典才不过百年的历史。“她”字是由现代诗人刘半农首创的。古代汉语字典里也是没有“她”字的,古代的诗词、歌赋、小说中的第三人称代词男女不分,一律…  相似文献   

2.
有胆有识的新女性——郝思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品《飘》中主人公郝思嘉,她是一个生活在南北战争时期的普通而特殊的人物,她的性格特征非常复杂,一方面表现了她高傲、自私、虚荣;另一方面表现她敢于反抗封建礼教,要求自由平等,追求个性解放。尽管大多数文章对她是持批判态度,如有评论写她“高傲自负”、“刚愎自用”、“倔强任性”、“贪图虚荣”、“激愤妒忌”、“冷酷残忍”、“唯利是图”……但我认为她的后一方面的性格更具魅力,更体现出她是“一个火热的小叛徒”。  相似文献   

3.
作品《飘》中主人公郝思嘉,她是一个生活在南北战争时期的普通而特殊的人物,她的性格特征非常复杂,一方面表现了她高傲、自私、虚荣;另一方面表现出她敢于反抗封建礼教,坚强不屈,顺应历史潮流。尽管大多数文章对她是持批判态度,如有的评论写她“高傲自负”、“刚愎自用”、“倔强任性”、“贪图虚荣”、“激愤妒忌”、“冷酷残忍”、“唯利是图”等等。但笔者认为她的后一方面的性格特征更具魅力,更体现出她是一个潮流新女性。  相似文献   

4.
《少先队小干部》2010,(3):20-21
“虚荣女巫”是有“克星”的——她就是和蔼可亲的“朴实天使”。朴实,就是朴素、实在,一是一。二是二。“朴实天使”从来不美化自己,但是她天生丽质,所有正派的、正直的人都佩服她、崇拜她。  相似文献   

5.
2000年1月美国方言学会曾举行了一次“世纪之字”评选活动。获得提名的“世纪之字”有:“自由”、“正义”、“科学”、“政府”、“自然”、“0K”、“书”、“她”等等。而进入决赛的只有“科学”和“她”。最后“她”以35对27的选票战胜了“科学”,从而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一个字”。“她”字被推选为“21世纪最重要的一个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似乎预示着女性将在21世纪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大家或许不知,“她”字出现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邢筱萍,北京市中关村中学校长,今年3月,她荣获“首都巾帼十杰”、“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并获“北京三八红旗奖章”。已近“知命”之年的邢筱萍,性格开朗、思维敏捷、言辞犀利、精力充沛。她认为,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校长,“注重基础教育内涵发展,致力于创办有特色的学校”是她的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7.
王继怀  刘芳 《湖南教育》2006,(10):25-26
她没有金项链,没有金耳环,甚至在她的手指上连一枚小小的金戒指都没有,然而她有着另外的一种富有,她是“全国模范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湖南省巾帼百佳”。她被当选为中国妇代会“八大”代表,获得邵阳市“专业技术人员突出贡献奖”。她就是新邵县酿溪镇第二小学教师唐福秋。  相似文献   

8.
杨丽娟 《今日教育》2009,(11):42-43
我班家长群中有个“麻烦”奶奶。之所以偷偷给了她这样一个称呼,那是因为她几乎每天送她的孙女雪儿来上学时,都要又寸我们叮嘱一大堆的“注意事项”。诸如“热了要帮我家孙女脱衣服”、“今天我孙女还没大便,记得要提醒她”、“她今天早晨胃口不太好,中午如果不想吃饭,你们也不要说她”……每天早晨来园接待时,我们总会被她喋喋不休的提醒弄得晕头转向。  相似文献   

9.
她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特等奖”获得者,她是“北京市教育系统师德标兵”、第九、第十届北京市政协委员。令人惊讶的是,她还是“北京市好家长”称号的获得者,她的家庭被评为“北京市文明家庭”。这样的成绩让记者也不禁好奇,她是怎样的一个教师呢?究竟是什么让她在事业、家庭等各个方面同时取得成功呢?  相似文献   

10.
名师速写有人说她是教育“常青树”,有人说她是“妈妈老师”,也有人说她是“居委会主任”,2012年《合肥晚报》用整版刊登她的事迹,说她是“身边最美教育人”。她,就是安徽合肥师范附小的语文教师、班主任——喻玲玲,一位年过半百,耕耘杏坛三十二年的老教师。  相似文献   

11.
水有太多的美好,一切一切都足以打动我们。但我最欣赏她的,却不是她的温柔,她的娇弱;不是她的端庄,她的聪慧;不是她的灵动,她的……而是隐藏在温柔背后的又一特征——倔强、坚强、勇敢。文章从宝二爷的一句“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起笔,将水的一切特点——“温柔”、“娇弱”、“端庄”、“聪慧”、“灵动”,都与《红楼梦》中的“女儿”联系起来,比附颇为精当。看得出,作者对《红楼梦》中的“女儿”熟悉而又有研究,对人物的概括和分析准确  相似文献   

12.
年轻时,学生称她“老师姐姐”,现在学生称她“老师妈妈”,而更多的时候,她扮演的是学生的玩伴、朋友。她用“美丽”诠释着教师这份职业的崇高和伟大。  相似文献   

13.
张红英 《读写月报》2022,(34):20-23
<正>一、这一生:“无我”中“被奴化”的“我”纵观祥林嫂短暂的一生,她始终没有真正独立的人格,恰是“无我”中“被奴化”的“我”。祥林嫂是谁?是一个叫祥林的人的妻子,她连名字都没有。为什么没有名字?她嫁给了谁就“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地被称为“某嫂”。这是典型的“无我”,一个人连自己的姓名都没有,可见她的卑微低贱。无形却顽固的封建思想让她没有了姓没有了名,这也恰是她“被奴化”的渊源。  相似文献   

14.
禧禧逐渐长大,也越来越会对大人“察言观色”了。妈妈批评她,她会带着哭腔向我“求援”;爸爸对她发“狠”,她会委屈地去叫姑姑。其实,妈妈的批评、爸爸的发“狠”,都是在她做错事的时候,是想让她改正错误;而她却想从其他长辈中寻求到她希望得到的“保护”。这就反映出一个家教问题——长辈们对禧禧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是否一致。  相似文献   

15.
位置     
文章中的“她”虽然没有出现,但是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我们能够看到“她”的成熟,“她”的可爱。所以作者在回忆中感慨良深,并学会在没有“她”的日子里,好好珍惜“她”所带给自己的一切。  相似文献   

16.
年过40的老妈依旧是美丽和妖娆的,她略施粉黛,穿戴时尚,一头栗色的卷发很随意地披在肩上.如果不说出真实年纪,谁都会以为她才年近30,怎能想到,她唯一的儿子也已经上高一了.老妈长有一张清秀的娃娃脸,除了保养有方,更是因为她有一颗年轻的心,乐观、从容的生活态度. 老妈最不喜欢我当着许多人的面叫她“老妈”,她说,听来就像叫“老老的妈妈”,让她伤心,她只允许我叫她“妈咪”,说这洋气;她也不允许老爸叫她“老婆”,说是感觉在叫“老老的婆婆”,她喜欢老爸叫她“爱人”或是“琳妹”.  相似文献   

17.
爹地妈咪小时候在村里,她管父亲叫“爹”,管母亲叫“娘”; 进城上高中后,她管父亲叫“爸”,管母亲叫“妈”; 到上海上大学了,她管父亲叫“爹地”,管母亲叫“妈咪”。不过,她的“爹地”和“妈咪”至今还管她叫“娃”,而不是“B B”。  相似文献   

18.
NO.1学生:黄沈妤主人公:吾老师回想情节:老师叫我“臭鱼”我的这位主人公———吾X(暂且称她为老师吧),她喜欢给我们上课,用一种独特的让人很舒服的方式,让我们听、想、看,我们自在地不必勉强自己说什么,只要能静静地听就好。我喜欢捏捏她的手臂对她说:“呵呵,又长胖了嘛,该减肥了。”她会拍拍我的头,笑着说:“臭鱼。”我喜欢在课间睁着的睡眼,看她走到我身旁微笑着说:“臭鱼。”我喜欢跑到她办公桌边,坐在她的椅子上,霸着电脑玩QQ,然后听她故作严肃地说:“臭鱼。”她总是不肯叫我“自由鱼”,却喜欢“骂”我“臭鱼”,据说是因为我总是把文…  相似文献   

19.
2当有人征求伊莎贝尔的意见时,她总爱说:“随便。”因此,父母、老师、朋友也就很随便地应付着她。过了一段时间,当妈妈问伊莎贝尔早饭吃什么时,她说:“随便。”妈妈说:“那好吧,剩饭归你,亲爱的。”当爸爸问伊莎贝尔,她是否想坐他的车去上学时,她说:“随便。”爸爸说:“那好吧,你可以走着去。我不顺路的,亲爱的。”当老师问伊莎贝尔,她是否想分发试卷时,她说:“随便。”老师说:“那好吧,伊莎贝尔。詹妮,你来发吧。”当詹妮问伊莎贝尔,放学后是否愿意一起去玩时,她说:“随便。”詹妮便和哈斯特一起去了公园。但伊莎贝尔是个聪明的女孩,那天下…  相似文献   

20.
【思路指点】 按照题目《他(她)教我怎样做人》的要求,此文应写成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文内起码应写出“他(她)”和“我”两个人。两人的关系“他(她)教我”,教的内容是“做人”。因此,我和他(她)之间,应以他(她)为主,“我”为次。 写“他(她)教我”,首先应选准“他”或“她”。一般是选自己的亲属或熟人,如爷爷、奶奶、爸妈、老师等,当然也可选虽然陌生但确实对“我”教育极深的人。“教”的内容很多,可以“教”我怎样热爱劳动、重视学习;也可以“教”我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准备为四化建设做贡献;还可以写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