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始于2006年的长沙市中考评价体系改革,今年正好走过10年.持续十年的长沙中考改革,其标志性举措就在于,变“分数评价”为“等级评价”.目前在长沙,中考的科目设计为6个单元,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文科综合(政治和历史)、理科综合(物理和化学)、提前考试科目(生物、地理和体育),其中,提前科目于初二年级进行考试.在考试形式上,文科综合和地理两科实行开卷考试,其他各科实行闭卷考试;在成绩呈现方式上,初三书面考试成绩以A、B、C、D、E五个等级呈现.  相似文献   

2.
今年我省课改实验区的中考生拿到中考试卷时将发现:试卷满分虽是100分.给出的题量总分却有110分。记者今天从省教育厅获悉.我省课改区中考学业考试将实行超量给题、等级评定的方式。学业考试采取百分制阅卷。其成绩以等级制呈现。分为学科等级和总成绩等级。学业考试成绩原始分不公布。其中学科等级按学业考试原始分确定.呈现为两个星十个等级,A(95-100分)、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校招生》2009,(5):12-13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近日举行,全省53.2万考生参加考试。 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实行等级计分,分为4个等级,用A、B、C、D表示。必修科目考试只要有一项科目为D等者(信息技术考试不合格视作D等),将不能填报高考普通类志愿。第一次报名参加必修科目考试单科成绩每得到一个A等级,则可在2010年高考总分中加1分,如得4个A,则可以加5分。  相似文献   

4.
结合美、英、日、印四国的相关做法和经验,从理念、技术和制度层面分析我国中考改革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认为中考改革应将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和高中升学选拔功能合二为一,更加注重导向作用。在科目设置上,可以考虑设置综合科目和选考科目;在组织形式上,可以允许探索提前考试和同一科目多次考试;在成绩评定和结果呈现上,应鼓励地方探索采用等级制。应在明确考试主体的基础上,提供专业化的考试服务,完善考试招生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5.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考"制度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考试功能兼顾初中教育质量监测和高中生源选拔;必考科目少,考生对考试科目有较大的自主选择权;考试成绩多以等级制呈现;引入第三方考试和评价机构;不以中考成绩作为高中招生录取的唯一依据;基于学校均衡发展前提下采取就近入学或随机分配生源政策。  相似文献   

6.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考"制度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考试功能兼顾初中教育质量监测和高中生源选拔;必考科目少,考生对考试科目有较大的自主选择权;考试成绩多以等级制呈现;引入第三方考试和评价机构;不以中考成绩作为高中招生录取的唯一依据;基于学校均衡发展前提下采取就近入学或随机分配生源政策。  相似文献   

7.
2005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学业考试的成绩应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合格标准,提供普通高中录取用的学业成绩应以等级的形式呈现,等级数和等级标准应由各地根据考试结果,并结合当地优质高中资源的实际情况确定。”采取等级制,是按照一种新的标准评价学生,为高中多样化录取创造了条件。本文试从教育测量与评价学的角度对等级制度进行一些新视角的理论探讨。[1]一、中考改革全面铺开,成绩等级制成趋势2005年,中考改革实验区已从去年的17…  相似文献   

8.
陆安 《山东教育》2004,(29):19-21
根据青岛市教育局制定的课程改革背景下的2004年中考改革方案.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再以百分制的形式呈现,而是以等级制的形式呈现.学生成绩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4个等级。  相似文献   

9.
考试成绩的分数制和等级制评定方式各有优劣,均有区分成绩的作用,但等级制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弱化学生分数竞争压力。部分发达国家大学入学考试成绩评定方式既有标准参照评定,也有相对位置评定。借鉴其经验,建议对我国高考新方案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等级适当细化,根据高校的层次特点及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要求合理设定各等级人数比例,构建定量评价、半定量评价、定性评价相结合的高考招生评价制度,增强高校招生录取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长沙市出台了新的中考政策——由成绩的等第制度代替旧的分数制度,即中考成绩以A、B、C、D、E五个等级呈现,同时还兼顾综合素质的评定。本文调查了几个学校的初中毕业生,试图从初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这一角度出发,对中考成绩6A的学生(以下简称6A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粗浅探究。  相似文献   

11.
《考试》2007,(Z1)
主要中考改革体现于"一个改革、三个突破":改革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依据的做法。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学业考试的成绩要以等级制的方式呈现,不公布考试分数。高中学校招  相似文献   

12.
自江苏高考08方案实施以来,物理学科在高考中以等级来计入高考成绩,等级分为A+、A、B+、B、C,试题均为江苏自主命题,试题着力于"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重视基础、突出能力、聚焦素养,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又对高中物理教学改革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等级制呈现学生的中考学业成绩与表现是当前中考改革的一大亮点。在等级划分的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对考试信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上海以“3+X”替代“3+1”上海“3+X”考试中的综合能力测试 X,是在政、史、地、理、化、生6门课的基础上,以能力测试为主要目标,成绩以 A、B、C、D4个等级来区分,意在抑制目前中学生过分偏科的倾向。其中,本科院校高考科目“3+综合+1”.高专与高职院校为“3+综合”。并规定报考普通高校艺术类、体育类专业的学生,也应参加“3+X”,同时兼报普通高校其他专业的考生,综合  相似文献   

15.
今年深圳市高中招生考试有重大改革,参加中考的3万多名考生,考试成绩只分A 、A、B 、B、C、D6个等级;高中录取除中考分数外,首次引入综合素质评定;高中学校向招生主管部门申请本校对等级录取的具体要求后,可相对扩大招生自主权。为保障中考改革的顺利进行,这一做法去年已在深圳  相似文献   

16.
《考试》2005,(10)
陕西省中考有重大改革,已在11个课改实验区、县率先进行。课改实验区2005年的高中招生以毕业成绩、升学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的评价结果三项为主要依据进行录取,实行单独命题、单列计划、单独招生。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是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两部分。毕业考试由市县组织命题,各学校随学科教学进度组织实施,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类,即毕业考试成绩和学生平时成绩。其成绩呈现方式为等级制,等级按毕业考试成绩和学生平时成绩转换确定,其中毕业考试成绩占70%,学生平时成绩占30%。升学考试由省教育厅组织命题,成绩  相似文献   

17.
今年,英国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地区共有70万中学毕业生参加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取得A+至C级成绩的考生比例为68.8%,比2013年上升0.7%。从性别上看,取得A+至C级成绩的女生占总体女生比例为73.1%,男生占总体男生比例为64.3%。从科目上来看,数学科目成绩进步较大,62.4%的考生取得C级以上成绩,比2013年上升5%;科学(含生物、化学、物理)科目中,  相似文献   

18.
科目分数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A、B、C、D四个“等级”:物理、化学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科学基础”“科学实验”;政治不再出现,取而代之是“日常素养”……在一份“2004年灵武市中考录取花名册”上,出现了许多新名词。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英国公布了中学生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GCSE)和小学毕业生的国家课程评估(NCA)成绩。今年,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地区共有70万名中学毕业生参加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取得A+至C级成绩的考生比例为68.8%,比2013年上升0.7%。从性别上看,取得A+至C级成绩的女生比例为73.1%,男生为64.3%。从科目上来看,数学科目成绩进步较大,62.4%  相似文献   

20.
吴晓进 《江苏教育》2014,(12):76-77
<正>2014年1月15日,我省三个试点城市同时举行了统一命题的学业水平测试,测试工作平稳顺利。1月18日,南通市采用网上阅卷,并按A、B、C、D等级制给予成绩评定,其中A级占20%(同分跟进)、B级占30%(同分跟进)、C级占45%(同分跟进)、D级占5%,达到C及以上等级视为合格。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是南通市比较有代表性的一所职中,学校开设有五年制大专和三年制中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