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陶行知的教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其中关于职业教育的论述别具特色。本文从职业教育的目的与方针、培养目标、方法、课程设置、师资5个方面阐述了陶行知的职教理论及当前职教改革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从职业教育的目的、作用、师资、课程、职业准备、学生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深刻探讨了职业教育相关内容,全面了解职业教育,从而为推进和发展职业教育奠定了基础。在重视和大力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今天,我们需要审视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充分吸收其职教思想的精髓,从而采取对策来大力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代的职业技术教育,进入到八十年代以来到今天,又有了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历史。然而,对职业教育的理论阐述,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七十多年前就提出过。他发表于1918年11月3日《教育与职业》上的《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一文,对职业教育的内容、作用、师资要求、基地建设、课程设置等均提出了观点新颖,见解独到,较为系统的职业教育理论思想。从某种程度而言,我们今天所进行的广泛实践正是沿着陶行知先生所指引的职教发展方向前进的。更令人欣喜的是,历史推进到九十年代,我国开始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职业教育为此正在积极面向市场走向市场。而陶行知职教思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职教师资标准体系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的职业教育理论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生利主义是其职教思想理论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三条职教师资标准,对于我国当前职教师资的建设和培训有着深刻的影响,为我国职教师资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现为安徽中华职业教育社顾问的柏守逊同志,对中华职业教育社及本刊的工作一直十分关心和支持。他虽于去年3月从安徽省教委副主任的岗位上“退役”了,但仍致力于对职业教育的研究。最近,他在给本刊编辑部的信中说:“中陶会要召开《陶行知职教理论研讨会》,约我写稿,不得不读读陶书。我发现老夫子的文章还是中华职业教育社给“逼”出来的,并发表在《教育与职业》杂志上。由此可见陶行知与职教社的渊源关系。现将文稿寄上一份……”其文稿的题目是《生利主义职业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刍议陶行知的职业教育理论》。我们感到此文写得很好,内容也很丰富。由于版面所限,我们仅选此文的第三部分刊发于下。柏守逊同志在信中还说:我认为职业教育到了战略调整的时候,不能只看到成绩而津津乐道,许多问题是要扎扎实实解决的,要从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来看职教发展,能拿出一些大的举措。为此,大家共同呼吁,形成共识,那就好了……”这段话说得多好啊!我们真诚地希望广大职教工作者都能从“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自身工作的重大意义,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扎扎实实地为发展职教呼吁,为发展职教实干,为发展职教献计,以共创我国职业教育的辉煌。  相似文献   

6.
"职业、事业、创业为人生三部曲。生利主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是走向创业教育的唯一生路,向田家炳高级职业学校的全体工作人员学习"。这是2008年4月中陶会胡晓风副会长参观我校的"陶园"和"陶行知展室"后的亲笔提词。办学多年来,以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导为工作宗旨,紧紧抓住陶行知职教思想的精髓,努力打造具有"陶"字特  相似文献   

7.
以对口高考扩大招生并带动中等职业学校扩容发展,无疑为不少中职生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梦,也有助于提升未来劳动者的素质。然而,我们也要避免职业教育单一化,对口招生规模不断扩容,中等职教普教化,应试教育被强化,技术技能训练被淡化,学生、老师、学校、家长、社会评价中职教学质量高低唯分化。避免这一现象就要以陶行知职教理论为指导,强化职教办学的使命意识、宗旨意识、课改意识、教改意识、求新意识,让职教回归本真,彰显本色,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8.
子敬 《当代职校生》2007,(12):F0003
2007年10月13日,由四川教育报刊社,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联合主办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论坛”在乐山举行。论坛旨在交流各地职教改革发展的经验,探讨办学过程中共同关心的问题,推动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职业教育事业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吕宝芬 《生活教育》2014,(22):87-89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独创了陶行知教育思想。其中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形成了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笔者从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践行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理论的实践中寻找到了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的真谛,充分体现了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和职业教育精神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成职一体办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作为大场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区实验方案的一个成职教方面的课题,起步实验至今已八个多年头,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成职一体的办学思路和模式,为大场地区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作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论陶行知社区型农村职教思想与农村职教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社区需求办学,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把学校办成社区的中心是陶行知社区型农村职教思想的基本内涵。在农村职教走入低谷的情况下,借鉴陶行知先生这一思想,无论对农村职教端正办学方向,还是深化自身的改革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研究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弘扬先人躬行教育实践的精神,近日,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在南京组织举行了全国首个陶行知研究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陶行知、黄炎培、张謇和毛泽东职业教育思想研讨会。江苏省教育  相似文献   

13.
《成职一体办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作为大场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区实验方案的一个成职教方面的课题。起步于一九九三年,实验至今八个多年头,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成职一体的办学思路和模式,为大场地区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作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为落实2014年国务院关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精神,湖北省在现有职业教育的基础上,亟待创新职教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明确职教办学定位,适应社会发展特点;提升职教人才质量,提高职教服务水平;强化政府引领作用,加快职教发展进程。通过规范职业教育发展,科学协调职业教育各层次关系,推动湖北由职教大省向职教强省转变,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为我省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和伟大的思想家。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理论。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是我们办职业教育的指南。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教材质量评价与教材建设问题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职业教育教材质量评价是保证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教材质量的关键。加强职业教育教材研究,必须实行统一的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为职教教材编写、出版提供依据;完善职教教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对职教教材经费的投入;树立科学的职教教材观;实行严格、有序、规范的职教教材编写、出版竞争机制和审查、审批制度;大力开展职教教材研究;建立和完善职教教材质量评价机构,建立经常性、中介性、社会化评价机制;建立职教教材质量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17.
根据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及其整合的内涵与相关理论,整合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具有现实意义。整合区域职教资源、推进现代职教发展的思路具体包括:树立现代区域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理念;探索创新符合区域实际的职教资源整合途径;建立因地制宜的区域职教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职教资源的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职教规模迅速扩大,师资队伍建设成绩显著,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专业层次更加合理,农村职教发展迅速,国际交流与合作明显加强。借鉴发达国家职教法治化的经验,我国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可以建立适时的立、改、废制度,加强重视经济界参与职业教育,以立法形式保障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的法律地位。可从明确职教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入职教违法处罚条款,建立完善职教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思想家.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正从多方面践行着陶行知的思想.文章从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阐述了陶行知教育理论对当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职教扶贫是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促进社会流动的有效探索。不能只将职业教育作为精准扶贫的手段,还要发挥职业教育社会分层的基本功能,从政策、制度、机制方面加强职教领域的改革:优化职教政策的阶层视角,明确职教扶贫的定位;加强职教制度改革,为精准扶贫提供制度支撑;探索职教扶贫工作机制,完善阶层合作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