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韩国其他出版行业协会相比,韩国出版学会成立的时间要晚一些,但从成立之初就立足于出版学的研究,在破除"出版无学"的传统观念上功莫大焉,因此被誉为韩国"出版学研究的重镇"。成立过程韩国出版学会的前身,是成立于1969年3月的出版同仁组织"韩国出版研究  相似文献   

2.
韩国出版团体计57家,网罗了出版、发行、印刷行业。其中较大的机构是韩国出版文化协会,其成员单位占出版社总数的70%~80%。它出版的《韩国出版文化》包括出版信息、书评、协会活动、政府相关政策,新书书目及广告等,还不定期出版理论性书籍及年鉴。它在韩国影响较大,多次组织韩国出版界参加国际书展。其次是韩国书店组合会,其成员单位占  相似文献   

3.
信息窗     
应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邀请,韩国出版学会代表团一行4人于1999年1月13日至1月19日来华访问。代表团团长为韩国出版学会理事、惠泉大学出版学科李钟国教授,团员有韩国出版学会事务局长、惠泉大学出版学科兼职教授金基泰先生,韩国出版学会理事、株式会社知耕社社长金炳准先生,韩国出版研究所研究部长金才允先生。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2012年7月30日,由韩国出版学会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第14届中韩出版学术研讨会在韩国首尔市政大厅召开。韩国出版学会会长南奭纯,历任会长闵丙德、李正春、李钟国,韩国国会议员金才允及100多位韩国出版研究者、出版从业者出席了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刘拥  相似文献   

5.
韩国出版研究所事务局长金羲洛在《韩国的出版学教育的现状与教育课程的开发》长篇论文中指出,“进行出版学教育,首先必须从理论上确定关于出版的课题,因此,需要综览韩国出版学研究的发展过程”。论文作者首先对“出版学研究”作了简要的历史回顾。文章说,1963年,安春根的《出版概论》和郑长澈的《编辑与校对》,分别作为出版方面的理论书和实务书被出版发行,之后,韩国开始了出版理论研究。1969年3月,韩国出版研究会成立,同年6月,韩国出版研究会发展为韩国出版学会,并开始发行学会刊物《出版学》。这是正式将出版作为一门学问研究的开始。出版学会的活动从1975年曾一时中断,1981年,中央大学设立了新闻广播大学院,其中有出版杂志专科,因此,学会的刊物得以继续出版。出版学会也随之再起,出版学研究开始活跃起来。 在谈到“出版学教育”时,作者说,韩国出版学教  相似文献   

6.
据韩国出版文化协会发表的94年韩国出版统计资料表明,继93年韩国开展“出版年”活动之后,94年出版业绩依然不凡。 发行种数 94年韩国出版新书29554种,较93年增12.3%,其中,韩国语译本出版种数5358种,比93年增565种,增长率11.7%。 分类种数 文学类新版图书6053种,占新版图  相似文献   

7.
《电子出版》2004,(11):16-19
前些年,由于受宏观经济影响,韩国漫画出版曾一度走下坡路。近两年来,韩国业内人士积极探寻振兴之策,使动漫产业走出了一波独立行情。根据韩国出版商协会的统计,今年上半年,韩国漫画的出版品种较2003年同期上升了17.5%,销售册数上升了5.2%。2003年,韩国出版市场销售总额为630亿韩元,总销售册数(含期刊)为4.5亿册。在销售总额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韩国出版业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保障出版产业的平稳快速发展,不断提升出版文化的层次,韩国出版界要求成立出版专家团队——出版智囊团的呼声越来越高。顺应形势的需要,1984年大韩出版文化委员会开始酝酿出版智囊团的组织形式。1985年,大韩出版文化委员会成立了韩国出版研究所推进委员会。经过该委员会卓有成效的抓落实工作,1986年7月15日,韩国出版研究所宣告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9.
为了增强中韩两国出版界学者之间的友好往来,促进两国出版学术交流,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邀请韩国出版学会三位学者于1996年1月4日至11日来华访问讲学。三位学者是:韩国出版学会会长,文学博士、彗田专门大学出版学科教授、出版文化研究所所长闵丙德先生;韩国出版学会顾问,中央大学新闻放送大学院教授、汎友社社长尹炯斗先生;韩国出版学会理事,大田专门大学出版学科教授李钟国  相似文献   

10.
韩国不仅是亚洲的3个出版大国之一,而且也进入了世界10个出版大国的行列。因此,本刊从今年5月份起,开辟“韩国书市”这一栏目,从韩国的出版流通、出版团体、读书环境、出版教育以及出版文化等方面,全面介绍今日韩国出版业。  相似文献   

11.
甄西 《出版参考》2007,(5S):34-34
韩国不仅是亚洲的3个出版大国之一,而且也进入了世界10个出版大国的行列。因此,本刊将从今年5月份起,开辟“韩国书市”这一栏目,从韩国的出版流通、出版团体、读书环境、出版教育以及出版文化等方面,全面介绍今日韩国出版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与韩国其他出版行业协会相比,韩国出版学会成立的时间要晚一些,但从成立之初就立足于出版学的研究,在破除“出版无学”的传统观念上功莫大焉,因此被誉为韩国“出版学研究的重镇”。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韩国不仅是亚洲的3个出版大国之一,而鼠也进入了世界10个出版大国盼行列.因此,本刊从今年5月份起,开辟"韩国书市"这一栏霹,从韩国的出版流通、出版团体、读书环境、出版教育以及出版文化等方藏,全面介绍今日韩国出版业.]  相似文献   

14.
中韩建交已迎来第21个年头,中韩两国关系在各个领域发展日益密切,2012年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以纪念中韩建交20周年.在出版领域,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与韩国出版学会每年举行出版学术会议,在两国交替进行,至今已持续了15年.中国出版界还与韩国出版协会结下深厚友情.2012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邀请韩国作为主宾国参展,韩国从中国引进版权量列全球第4,中国也一直把韩国当作最重要的出版合作对象国,但我们不能说对韩国出版现状了解得很清楚,对韩国的出版历史了解得就更少了. 由韩国元老出版人组成的"思刊会"于去年年底出版了《思刊会三十年史》,该书可以成为了解韩国出版产业的很好的参考资料.根据思刊会的会则,该组织设立目的是"增进会员之间的友谊与和睦,必要时,协助出版界的发展和韩国出版文化协会的运营".  相似文献   

15.
甄西 《出版参考》2007,(5X):33-33
韩国不仅是亚洲的3个出版大国之一,而且也进入了世界10个出版大国的行列。因此,本刊将从今年5月份起,开辟“韩国书市”这一栏目,从韩国的出版流通、出版团体、读书环境、出版教育以及出版文化等方面,全面介绍今日韩国出版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最近,韩国有关部门评出了1994年最畅销的十大商品,其中畅销书《木槿花开了》也名列其中。这本书是以韩国核物理学家李辉昭窃取美国核开发机密带回韩国,并交给当时的总统朴正熙的故事展开的。该书由韩国海内出版公司出版,出版后立即在国内引起轰动。从1993年8月到1994年底,销量已达210万册,成为韩国出版史上最为畅销的图书。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中国和韩国间的出版学术交流,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于10月25日,在北京举办了第五届中韩出版学术交流研讨会。此次活动韩国派出了以韩国出版学会会长、友社社长尹炯斗为团长的由25人组成的代表团,为历届中韩出版学术交流活动之最。国内一百多位出版业界的来宾参加了研讨活动。会上,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党委书记余敏同志首先做了题为《中国出版业集团化建设与发展》的报告,随后,韩方六位代表也分别发表了六个专题演讲。两国人员还就各自关心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交流。由于韩国出版与我国出版有许多相似之处,我国的出版界人士对韩国的出版研究有着很浓的兴趣。为此,我刊从本期始,将陆续刊发此次韩国学者的学术报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以来,我国与外国的出版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今年5月13日,韩国首尔举行第十三届国际出版学术会议期间,中国编辑学会名誉会长、本刊顾问刘杲先生荣获韩国第三届南涯安春根出版文化奖。安春根教授是韩国出版学创始人,1969年倡导创立韩国出版学会,并任会长。他著有《出版概论》《出版社会学》《韩国出版文化论》《韩国出版文化史大纲》和《杂志出版论》(中译本1993年东方出版社出版)等。1993年安春根逝世后,为纪念这位出版学者,设立了南涯安春根出版文化奖。该项奖共颁发了三届,授予三位国际知名出版学者,第一、二届分别授予日本出版学会原会长清水英夫和日本出版学者箕轮成男。现将授予刘杲先生奖牌上的颁奖词和刘杲在授奖大会上的答谢词,一并在本刊发表。答谢词的题目是编者加的,谨向刘杲先生祝贺并致谢。此外,刘杲先生已把所得奖金韩元500万元,兑换成人民币3.12万元,作为善款全部捐给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用于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  相似文献   

19.
围绕近海的岛屿归属问题,韩国敢与日本较劲;但在翻译出版市场,韩国不得不向日本“称臣”。和往年一样,大韩出版文化协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公布了2010年1月至12月的最终出版统计——在翻译出版市场,韩国属“鼠”,日本则属“牛”。  相似文献   

20.
围绕近海的岛屿归属问题,韩国敢与日本较劲;但在翻译出版市场,韩国不得不向日本“称臣”。和往年一样,大韩出版文化协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公布了2010年1月至12月的最终出版统计——在翻译出版市场,韩国属“鼠”,日本则属“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