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友"易小术"在微博上讲述了一起实习生"拒订盒饭"事件:在一次电视台策划会上,主任对一名实习生说,麻烦你开完会给大家订盒饭,按人头,我请客.结果该实习生认真地说,对不起,我是来实习导演的,这种事我不会做的.这条微博被多次转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相似文献   

2.
坐在我背后的矫情的90后实习生们:你们都斯文点,到我这儿来开个小会,别对着电脑屏幕傻笑了。最近微博上有人反映说,一个跟你们一样的90后实习生,以"我是来实习导演的,这种事我不会做"为由拒绝帮领导订盒饭,引发大家对新一代实习生职场表现的广泛争议。这件事在咱们公司,至少在我的团队里,是不大可能发生的,因为每天你们都抢着给我订盒饭,生怕我的腰肢细过你们的小蛮腰,你们那点小伎俩哟!  相似文献   

3.
读编交流     
《大学生》2012,(23):75
北四环中路33号某电视节目制作人开策划会时对实习生说:"麻烦你开完会给大家订盒饭,我请客。"该实习生回答"对不起,我是来实习导演的,这种事不会做"。这就是近期热点话题。"90后实习生拒订盒饭",想必每一位读者大人——你们同时也正是或将要成为实习志编辑的精力到底有多少放在做"正经事"上,有多少  相似文献   

4.
"如是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答:"我不会让梨。"上海一位一年级小朋友这样做的语文试卷,语文老师在考卷上判了个大大的红叉。"这道题也没固定答案啊,凭什么说真话就错了呢?"这位小朋友的家长"一怒之下"把考题晒上微博。这条微博被网友争相转载,引发搜狐、网易等网站,中国教育报等许多报纸关于语文教学和道德教育的剧烈争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看到这则微博以及引发的争论,我由此感到  相似文献   

5.
据《现代快报》消息,课本上的人物,文有莫泊桑、福楼拜、托尔斯泰……理有爱因斯坦、玻尔、法拉第……他们在课本上的照片,给人感觉就是不修边幅的"糟老头"。这样的形象最近被颠覆了,有两位网友将课本上的文理泰斗的帅气照找了出来,吐槽道:"课本都是高级黑,学不好都是课本的错!"网友们因此对这些大师有了重新认识,"要是课本上放这些帅照,我就不会学得这么差了。"最近一位新浪微博网友发了一条长微博,名字叫《我总觉得那些年教科书坑我》。  相似文献   

6.
讨饭的能力     
<正>有网友致电我经纪人,说希望为我所在公司工作。经纪人说请翻阅六六微博,里面有具体招聘岗位和信息。网友:"找起来太麻烦,能发给我吗?"再要我的微信号。经纪人答搜索公众号加V的即是。对方又说:"我不会搜,你能发我手机上吗?"这样的年轻人,现在很多。有工作的意愿,却没有行动的能力,以为社会像学校中考一样,老师把复习大纲和资料发你手中,划范围,然后带着你解题,如果错了,老师让你再  相似文献   

7.
正3月3日,网友"蒋子涵"在人人网上发帖称:"帮爸爸朋友的孩子做简历……幼儿园升小学的简历!"并附上了她所说的简历(部分)。她在帖子中感叹说:"看着这幼儿园的孩子……我都自惭形秽了……"该帖子被网友转发到微博上,引起网友的热议。不少网友称:"输在了起跑线上。"网友质疑称这种教育太可怕了。我们总说"把童年还给孩子",可看到  相似文献   

8.
李航  王怡 《大学生》2012,(8):60-61
伴随着微博的流行,很多假新闻也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在流传,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贸易系学生李航,在大二时因为假新闻经历了一场虚惊后,便开始了微博辟谣的历程。移花接木海景图2011年6月23日傍晚,北京突然雷电交加暴雨如注,我看到微博中有网友发了几张颇为震撼的"海景图"。其中有一张大望路积水导致车辆被淹没的图片。"车辆都被淹没得只剩个顶了,这积水得有多深。"我心想。就当时的雨量来说,这张图确实让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甚至有网友调侃说要来北京"看海"。我身在北京,觉得雨虽然下得很大,但还不至于那么夸张,我当即决定去外面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相似文献   

9.
正那就跟你说说我在那些航行的途中掉落的节操吧,掉节操没什么可害臊的,能掉得百种滋味萦绕心头才叫牛掰。今天飞机上空姐发盒饭,问我:"猪肉饭?鱼肉饭?"我说:"猪肉饭。"她跟对面空姐喊:"一个猪。"我说:"我不是猪。"她说:"你到底是猪还是鱼?"我说:"我是一盒鱼。"她嘟囔着说:"明明刚才是猪,现在变成鱼了。"她把饭递给我又问我里面两位,那两个人异口同声斩钉截铁地说:"鱼肉饭!"今天飞机上空姐发盒饭,坐我里面的女孩警惕地问:"多少钱一盒"空姐非常豪爽地说:"我请客!"女孩连声"谢谢"地接了过去。等空姐推饮料车过来的时候,我对那女孩说:"我请你喝饮料。"然后抬头对空姐说:"她要  相似文献   

10.
有一位老师,他喜欢把快乐撒播在他的教学园地里,只要是上他课的学生,脸上都有一道幸福的“彩虹”. 趣点一 这天放学后,我跟着路队下楼时遇到了田老师.田老师对我招了招手,说:“来帮个忙.我有事要出去一下,你帮我把盒饭拿到办公室去吧.”我嘟着嘴说:“好.”可田老师并没有把手里的盒饭递给我,而是千叮咛万嘱咐:“不许偷吃!”我吐了吐舌头:“放心,我不会偷吃的.”  相似文献   

11.
要刊速递     
《天津教育》2012,(12):2
《南都周刊》2012年第39期媒体盘点"90后"特征:主动晚睡系拇指一族网络上曾流传过这样一个段子:"90后"一族的联络方式是,能发短信绝不打电话,发短信的速度和宝马Z4有一拼。曾经"千里来相聚"的兴奋激动,如今在拇指之间就可实现,难怪有人说,"90后"是把网友变朋友,朋友变网友。"90后"的晚睡是主动的晚睡,他们不是不能早睡,而是非要晚睡。  相似文献   

12.
静子整理 《大学生》2013,(24):78-79
正本期关键词:酒局当公务员要能喝酒、会喝酒,大家都这么说,一则公务员母亲因儿子痛苦陪酒而求助组织部长的微博引来了极大的关注。我们听各方讨论,并非要辨出孰是孰非,而是给出答案的各方,都代表了社会各种复杂的心态。2013年9月,浙江一母亲发微博,称在国税局工作的儿子不能喝酒,却常常陪领导喝酒,并问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蔡奇"我该怎么做"。其后不久,蔡奇转发该微博问其子工作单位,称"今后可以不用喝酒了"。该微博被网友截图转发后引起广泛关注。后来,母亲删除微博,并称自己"考虑事情简单"。公务员陪酒喝酒这个事情到底有多复杂?我们且听各方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最近微博上的一个帖子很火,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其实内容很简单:你有哪些事瞒着爸妈?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却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和评论。网友小爱说:"爸妈,从前我一直想着要长大,长大了进500强公司工作,衣着光鲜靓丽、工作  相似文献   

14.
1电影《少年的你》上映时,你发了这样一条微博:“14岁那年,是你陪着我,给了我可期待的温暖。其实,我很想念你。”关于微博里的这个“你”,你没有艾特我,我自然也不会上前认领。朋友圈里,我们偶尔点赞,微博中,我们形同路人,我们与素未谋面的网友互相调侃,却对着彼此三缄其口。  相似文献   

15.
金子 《中学生百科》2012,(31):50-51
网友@大头ppb发布了一条微博:"看报道说,梁朝伟有时闲着闷了,会临时中午去机场,随便赶上哪班就搭上哪班机,比如飞到伦敦,独自蹲在广场上喂一下午鸽子,不发一语,当晚再飞回香港,当没事发生过,突然觉得这才叫生活。"这则微博很快激起了广大网友的热情,评论不断,一种新的造句模式被迅速推向高潮……@小天才一:看报道说,张曼玉有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2012,(31):5
正网友"爆炒油菜"连文带图发布了一条微博,说:"无意中在西安高新一小的网站上看到一组照片,娃娃们午睡时睡在课桌板凳上,那组照片的标题是‘甜蜜的梦乡’。"针对学校挂出的"甜蜜的梦乡"的标题,网友"爆炒油菜"提出质疑,"你们确定睡在课桌和凳子上能很舒服,还能‘睡得真香’?"另有网友"孙见坤"爆料,"高新一小在十几年前就是这样午睡的,我是2004年高新一小毕业的。"  相似文献   

17.
《今日中学生》2011,(16):31-32
乐至县小异:我喜欢上网聊天,结识了一位网友。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他很细心,对我很好,而且性格和我相似。我非常害怕自己爱上他,就提出停止聊天,不再往来。他在QQ中说,不会勉强我,会永远记住我。我哭了,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我害怕自己受到伤害,又害怕失去这个网友后,自己会后悔。  相似文献   

18.
前沿     
《新作文》2013,(4):2-3
气愤故宫水缸被刻"到此一游"2013年2月间,有网友通过微博爆料:故宫太和门附近的一口大缸被游客偷偷刻上了一行字——"梁齐齐到此一游"。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热议。对此种不文明行为,网友异口同声纷纷给予谴责,称此游客"太缺德",甚至有网友气愤地说"逮到你都得剁你的手"。好在,该字迹已被工作人员清理,未对铁缸本身造成损伤。其实这样的事并非  相似文献   

19.
学期初,校长把一位年轻的师大毕业生领到我面前,郑重地对我说:"这位是新来的实习生,你是我们学校的名师,学校把指导她的任务交给你了"。校长的声音虽小,但我却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我抬头打量了一下这位实习生:白净的脸庞,透出一脸的阳光;亭亭玉立的身段,宛如春天里的杨柳。这位实习生倒还挺有素养,她对我莞尔一笑:"老师,我是来向您学习的,请多关照!"老实说,我对这位实习生的第一印象还是蛮不错的。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考试中,一个小学生在回答阅读题的时候写道:如果自己是孔融,就不会让梨。结果被老师判为错误答案。其父甚为不服,将试卷扫描后上传微博,引发热议——究竟该不该"让梨"?多数网友认为,这件事反映了中国教育的缺陷:这个流传千百年的德育教育故事不仅成了"国家标准",也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其中有个网友这样写道:"这是德育题,却出现在语文考试中,如果是一个有经验有爱心的老师就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