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处处都有美的存在,需要细心去发现美,用心去创造美。运用智慧在"美的富矿"中挖掘,把文学作品中的美感还给学生,赋予他们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中,适当引用优美经典的素材,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和谐美、思维美、简洁美、奇异美、意境美,从而激发兴趣,领悟数学思想,培养数学能力,提升美感.  相似文献   

3.
本应用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论证了"读"在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读"品味文本中的韵律美、音乐美、节奏美、气势美、意境美、景色美和情感美,让读在语文教学中独放异彩。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材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审美素质教育内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美育,要求教师以美启真,以美怡情,以美育人,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美、体悟美、创造美。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初步具有对语言文字的审美能力,感悟语言文字的美,从而进一步创造美。  相似文献   

5.
日常英语交流较为缺乏的情况下,怎样用"美学"的方式、方法指导学生,使他们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把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呢?在贫困县中学教书要把教态美、人格美、思路美、方法美、过程美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中的美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面对新教材和新课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去感知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我们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美、领悟美、创造美,同学生一起去领略语文中的美。  相似文献   

7.
雷晨春 《天津教育》2020,(9):131-132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始终孜孜不倦地追求美的生活。在生活中感受美、欣赏美;在情感需求上表达美;为更好的生活创造美,在美的氛围中繁衍生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将美育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使学生在追求美好学习生活的同时创造美。美育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世界、培养学生纯正的感情、让学生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而又生动活泼。美育能培养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让他们创造性地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8.
在物理教学中,美是无处不在的。教师应善于挖掘物理科学中关于美的一切因素,并对学生进行科学美的审美教育。在学生享受美和体验美的同时,还能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文中笔者从"物理理论美、物理规律美、物理实验美和物理学家品德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物理美的教学感悟。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学作为一种审美艺术.处处蕴涵着美.体现出美.因此,在教学中,注重美、发掘美就显得至关重要.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语言美、人格美、形态美与环境美的渗透.  相似文献   

10.
说明文中蕴含有真知美、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和谐美、语言上的准确美、简明美、生动美 ,教师应认识并利用这些美育因素 ,搞好说明文教学。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认识发现数学中的美,如:数学的概念美、符号美、抽象美、统一美、奇异美以及美妙的对称等,让学生感悟到数学中有很多美的东西,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这样不仅陶冶了情操,又让学生发现感受到数学的美,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要尽可能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渗透"美",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感受、欣赏美,并能联系实际去创造美,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下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感受到祖国的美丽和富饶,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的憧憬。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并通过阅读范文、分析内容、说写训练等各种形式,帮助和指导学生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准确创造美,这对于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围绕引导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课本中蕴含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及科学美,通过内容的新奇美、情感的和谐美、传授的语言美和板书的简明美来创造教学之美。  相似文献   

15.
<正>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会经常谈到美,比如语音中融入的美、句子中体现的美、语篇中呈现的美和文化中蕴涵的美等等,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我们接触最多的应该是她的音韵美。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体会英语中的音韵美。1.元音美。英语语音的突出特征是元音的长短音。英语的12个单元音  相似文献   

16.
浅论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说明语文审美教育概念的基础上,按照人的思维流程,重点阐述了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四个过程即感知美、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17.
刘禹锡诗风沉着稳练,风调自然,格律精切,意境优美,思想深刻。其诗歌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构织了一幅幅优美图画,具有一种清新自然、健康活泼的意境美;或讽刺时政,抨击贪官污吏,于逆境中保持不屈不挠、昂扬勃发的意志美;或直抒胸臆,透过现象感悟人生本质,充满着生活哲理美。即刘禹锡诗歌的“三美”特征:意境美、意志美、哲理美。  相似文献   

18.
刘兴松 《文教资料》2012,(12):125-126
美术教师每一节课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应用美术教学中的"美",让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美,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让学生在美的教学中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在美感中扩大思维的空间,不断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情境美、教师形象美、上课美。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极富音韵特点,教师可以从错落有致的声律美、长短交替的节律美、散整结合的韵律美、张弛抑扬的旋律美方面发掘语音的独特魅力,增强对文本语言的审美感受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汉语音韵之美。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课本里蕴含着美的因素,中学语文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发现美、挖掘美、创造美,引导学生深入体验美的意境,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