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土文献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具有重要而直接的推动作用:1.有助于丰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内容;2.有助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者深入认识古代文学艺术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3.有助于解决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上聚讼已久的公案性问题;4.有助于国古典文学研究者校读古代文化典籍;5.有助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方法的革新的。  相似文献   

2.
古典文学是文学的一部分,是现代文学的发展基础,它承上启下,是文学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部分。古典文学是现代文学的基础,它是中国文学最根本的东西。古典文学的研究方法,走过了长远而又曲折的历程。本论文对古典文学研究方法论进行了简略梳理,总结了研究中得出的经验,以期对古典文学学习者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世纪之交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作为考察的对象,分为3个部分:第一,近年来中国大陆发现的新资料;第二,国外古典文学资料的新发现;第三,近5年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著扫描。通过对若干具体资料的介绍,试图从宏观的角度提出这样的一种研究思路,即:要想深入研究文学,就必须跳出文学的范围;要想深入研究中国文学,就必须跳出中国文学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角度研究的方法在古典文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给古典文学研究开辟了诸多新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的古典文学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从“五四”开始的现代的古典文学研究,是对古代研究遗产的继承、革新、深化和扩展。1950年以后,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繁荣和发展的时期,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课题,是有步骤地全面清理文学遗产,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和手段,主要解决3个方面的问题:(1)认识古代各种文学现象的本来面貌和本质内涵;(2)运用现代科学文化和现代新观念,实事求是地给予科学的评价;(3)总结艺术创作和文学发展的规律,为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中华民族新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角度研究的方法在古典文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给古典文学研究开辟了诸多新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角度研究的方法在古典文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给古典文学研究开辟了诸多新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8.
探究了中国古典文学在学习方面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影响。主要从文本理解力、翻译能力以及语言研究能力等角度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挑选了一些与英语专业相关或者与语言研究相关的代表人物的代表性研究成果,阐释了它们的主要特点和成就,并研究了其与相关人物中国古典文学修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古典文学在以上所提三个方面是非常有助于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的。  相似文献   

9.
王建星 《海外英语》2014,(17):51-52
探究了中国古典文学在学习方面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影响。主要从文本理解力、翻译能力以及语言研究能力等角度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挑选了一些与英语专业相关或者与语言研究相关的代表人物的代表性研究成果,阐释了它们的主要特点和成就,并研究了其与相关人物中国古典文学修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古典文学在以上所提三个方面是非常有助于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的。  相似文献   

10.
下篇:近5年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著扫描 近5年来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论著至少已有数百种之多,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如果概论式地介绍必然挂一漏万。而且,由于出版时间较近,现在就作判断、评价也有相当的难处。因此,这里只能就披览所及,略作描述,权作抛砖  相似文献   

11.
霍松林先生是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古典文学专家,也是蜚声海内外的当代诗人。先生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尤其是唐诗研究,以及诗词创作上,取得了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12.
李海燕 《现代语文》2009,(10):109-111
建国初期十年,俄苏文论作为当时唯一的外来文艺理论对我国古典文学研究产生了极大影响。它丰富了我国古典文学的批评方法,弥补了我国古代文论长于分析抒情性丈学作品,对叙事文学作品的批评缺乏系统性、逻辑性的不足。俄苏文论的社会学批评方法也使得这一时期古典文学研究出现了简单化、庸俗化倾向。总结这一时期古典文学研究的经验得失时,对俄苏文论从中所起作用应客观、公正地加以评价。  相似文献   

13.
李海燕 《现代语文》2009,(8):109-111
建国初期十年,俄苏文论作为当时唯一的外来文艺理论对我国古典文学研究产生了极大影响。它丰富了我国古典文学的批评方法,弥补了我国古代文论长于分析抒情性文学作品,对叙事文学作品的批评缺乏系统性、逻辑性的不足。俄苏文论的社会学批评方法也使得这一时期古典文学研究出现了简单化、庸俗化倾向。总结这一时期古典文学研究的经验得失时,对俄苏文论从中所起作用应客观、公正地加以评价。  相似文献   

14.
困境和出路: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化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典文学研究的依附性特征,使它在成为一个现代学科的过程中要比哲学和历史学更为艰难。20世纪前期的学者为了实现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化转变,在古典文学研究的实用性、独立性和新的表达形式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是数十年来,古典文学研究的畛域一直没有得到恰当的确认,涵咏赏叹、训诂考据的传统研究方法削弱了古典文学研究的理论建设,再现历史现象的认知性要求凌驾于发掘文学精神的文化性要求之上,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化进程。要建立一个现代的古典文学研究学科,必须真正地获得一个独立自足的研究领域,自觉地向当代文化提供独特的意义贡献,更多地采用独特的意义揭示方式,积极地寻求面向当代文化的共通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古典文学研究界通过有组织地开展学术活动和个人撰写论文两种形式,对20世纪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的古典文学研究予以了多方面的回顾和反思。这有效地导引了新世纪的古典文学研究方向,促进了古典文学研究的科学化、当代化。  相似文献   

16.
闻一多的古典文学研究卓然不群,充满了诗意和社会责任感。从其《诗经》研究可以明显看出他对清代朴学严谨求实科学精神的继承,以及他对古典文学传统研究方法的扬弃。  相似文献   

17.
“梧桐”无论在古人心中,还是在中国古典文学中都占有一席之地。20世纪90年代梧桐意象研究处于萌芽状态,新世纪的十二年出现了梧桐意象研究热潮,研究不断深入、系统,但也存在研究领域不够广泛,部分研究质量不高等问题,尚存在较大研究空间,与其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地位还不相符。在植物意象研究热潮下,梳理、梧桐意象研究,对梧桐意象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其他植物意象研究在方法上的借鉴,对推进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更加深入以及古典文学的当下研究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应置之于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宏观背景下,抓住其古典性文化特征,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梳理并发现中国古典文学与当时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制度、风俗习惯、道德伦理、价值观念、审美趣味、宗教情绪等千丝万缕的联系,以便全面真实地揭示中国古典文学自身的审美特性、生存状态和发展规律。另外,中国古典文学在创作者、传播等方面,也具有与当代文学不同的规律特点  相似文献   

19.
程俊英(1901-1993),福建福州人,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作家、中国第一代女教授。一生主要从事教育及科研工作,在古典文学、文献学及文学创作等领域取得了多方面的重要成就。著有以《诗经》研究为代表的有关学术专著十部,论文四十余篇,编、校著作七部,回忆录及  相似文献   

20.
~~世纪之交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刘跃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