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离奇死亡何时休近两年来,媒体接连曝出多起当事人在看守所或者劳教所内非正常死亡的消息,引起舆论广泛关注。其中,云南省晋宁县看守所内发生的躲猫猫事件、河南省开封市劳教所发生的冲凉死事  相似文献   

2.
蔡葵 《大观周刊》2012,(39):58-58
透过云南省晋宁县看守所“躲猫猫”事件理性的反思:检察机炎派驻看守所检察室的监督是一种相对独立的、专门的法律监督.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与被监督的看守所之间的关系,在生活、福利等方面完全脱离联系,时间长了就很容易被同化,  相似文献   

3.
网络流行语“躲猫猫”来自于云南省晋宁县警方一次不成功的危机公关。如果换作10年前,官方拥有最终解释权、调查权和处理权,“躲猫猫”致人死亡的解释说不定就过关了。但是,在目前的舆论环境中,“躲猫猫”实在不是一个好的解释,网民认为是一个“荒谬”的理由。果然,“躲猫猫”根本不是事件的终点,而是重新调查的起点。2月27日,云南省检察机关、公安机关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检察机关的调查结论:晋宁县看守所在押人员李荞明系因同监室在押人员殴打、拳击头部后撞击墙面,导致受伤死亡。  相似文献   

4.
“天价烟事件”是在发生后11天政府开始介入.“躲猫猫事件”是7天.“周正龙事件”是9天.“售票员倒票视频事件”是4天。从其干预的主体来看,“天价烟事件”是南京市委书记,“躲猫猫事件”是云南省委宣传部,“周正龙事件”是陕西省林业厅,而“售票员倒票视频事件”是铁道部。干预的方式多为表态、回应说明以及解释强调等。对政府的干预行为,“天价烟事件”首先由南京电视台公布.“躲猫猫”是云南网,“周正龙事件”是新华网,  相似文献   

5.
2009年2月8日,24岁的云南农民李荞明在晋宁县公安局看守所受伤,被民警送至当地医院救治,于2月12日凌晨医治无效死亡.事后,当地公安机关给出的解释是,李荞明在看守所的天井里和狱友玩一种叫"瞎子摸鱼"(又称"躲猫猫")的游戏时,不慎头部撞墙导致受伤并最终死亡.此事件在网络上披露之后,网友对此事件予以持续强烈关注,"躲猫猫"也很快成为网络流行语.  相似文献   

6.
从“躲猫猫”事件结果看网络舆论监督作用的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躲猫猫”等系列看守所非正常死亡案件引起了网民的普遍关注.网络舆论监督对于案件详情的水落石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反映了我国的网络舆论监督作用的强化,推动了我国的民主进程。  相似文献   

7.
云南"躲猫猫"事件之后,媒体又报道了两起犯罪嫌疑人在看守所死亡的案件: 2008年12月24日,河北省顺平县东五里岗村29岁的村民翟军保,因涉嫌盗窃被顺平县公安局刑事拘留,今年1月3日被执行逮捕,羁押在顺平县看守所。2月16日,翟军保死亡。据法医学鉴定书显示,翟军保死于大叶性肺炎(化脓性)合并感染  相似文献   

8.
云南晋宁“躲猫猫”事件发生后,“躲猫猫”一词迅速在网络上流传开来。面对互联网上层出不穷的调侃、质疑、愤怒的声音,云南省委宣传部提出“网络的事让网络解决”,于2月19日在互联网上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征集网民和社会各界人士代表4名,作为“躲猫猫”舆论事件真相调查委员会成员参与调查并公布了报名电话等参与渠道。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在做客云南网回应此举时表示:今后凡有重大事件发生,都会组成网民和普通群众参与的网民调查委员会,增加重大事件的公信度。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云南省委宣传部组织网民代表调查团就“躲猫猫”事件展开调查,且不论结果如何,单单这样的政府行为就和“躲猫猫”事件本身一样,备受公众的关注,同时也在政府和媒体层面引发了很多探讨。不少人认为这是具有开创性的政府“宣传新思维”,称赞云南省委宣传部的此次行为是一种“舆论新政”,是一种大胆尝试,具有强烈的探索和实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直对“躲猫猫”事件引起的舆论危机中,云南省开创的“网民调查模式”受到各方好评。经济日报社原总编辑艾丰对云南省委宣传部提出的“揭盖子”思维表示赞赏,他说,“地方宣传部门往往具有‘捂盖子’的思维惯性和行为冲动,这使得党的宣传部门社会形象严重受损,因此很赞同云南省委宣传部在应对‘躲猫猫’事件中提出的一句口号:只有‘揭盖子’思维才能释放沸腾民意。  相似文献   

11.
吴碧琦 《新闻世界》2013,(9):142-143
“虐猫事件”“切糕事件”“躲猫猫事件”“表哥事件”……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百万点击率”网络群体性事件屡见不鲜。现代网民在社会发展与监督中日益增强的地位,已成为我国社会的一道奇观。本文将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孙鹏 《记者摇篮》2010,(7):44-44
“近年来,网络舆论监督显示了巨大的能量,在“周久耕案”、公务员“出国考察门”事件、“局长日记”事件中,可以看到网络已经成为反腐败的重要渠道;在胡斌飙车案、许霆案、习水“嫖宿幼女案”等案件中,也可以看到网络民意对司法裁判产生的巨大影响;在孙志刚事件、“躲猫猫”事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网络对行政执法的有力监督。  相似文献   

13.
在“躲猫猫”事件中,云南省委宣传部转变观念。变被动“捂盖子”为主动“揭盖子”。积极回应舆论质疑,对事件调查的深入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视听界》2009,(4):16-17
事件回放: 近日,有网友总结2009年上半年的网络十大事件,“躲猫猫”、“邓玉娇”、“跨省追捕”以及最近的逯军事件等,这些热点事件经网络舆论监督后,都有一个不错的结果,可以说是网络舆论监督地位越来越重要的体现。高达八或的网民非常看好网络监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最近有媒体提出了一个概念:“网上群体性事件”。并列举了最近一些在网络空间引起巨大轰动的事件,包括南京天价烟房产局长事件、张家港官太太团出国事件、贫困县县委书记戴52万元名表事件、云南躲猫猫事件、湖北巴东县邓玉娇刺死寻欢乡镇官员事件等。这些事件在网上的点击率经常达到“百万级”。应该说,该文描述的事实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16.
网络的功能伴随着时代的跫音,不断彰显出更多的作为。不知从哪天起。它又受到了反腐机构的青睐,被列入舆论监督的一个新途径。2009年2月19日,云南省委宣传部网络发布公告,针对“躲猫猫”事件面向社会征集网民和社会各界人士代表,会同相关部门组成调查委员会,对“躲猫猫”舆论事件真相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7.
从"躲猫猫"事件谈对网络舆论的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青年李乔明因盗伐林木被刑拘在晋宁县公安局看守所,半个月后受伤致死,当地警方称其放风时和狱友玩“躲猫猫”撞在墙上受伤导致死亡。这一解释立即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躲猫猫”迅速成为一网络走红流行语,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和网络舆论聚焦。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云南省委宣传部网络发布公告,征集网民和社会各界人士代表组成调查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均由网民代表担任。这种公开征集网民参与调查来满足社会公众的知情权的做法在云南乃至全国都是从来没有过的第一次,虽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议,但毋庸置疑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8.
【事件回放】2009年1月29日,云南省24岁的青年李荞明因盗伐林木被刑拘并关押:11天后。李荞明因重伤入院;2月13日,医院称李重度颅脑损伤身亡;同日,警方称其因为在玩“躲猫猫”游戏时被狱友踢打,不小心撞墙而死:其家属表示怀疑。这则新闻被《云南信息报》报道后,顿时引起亿万网民关注。  相似文献   

19.
网络流行语现象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英 《新闻前哨》2009,(8):87-89
伴随着网络对社会事件的关注,“欺实马”、“躲猫猫”、“俯卧撑”、“范跑跑”等流行语不断涌现,被人们反复套用、化用,甚至延伸到现实语境中。网络流行语是网友在虚拟空间发起的一场语言“狂欢”.其含义约定俗成.甚至成为集体认同的标识。  相似文献   

20.
网络公共事件,是指围绕现实中的某个社会事件产生,而在网络空间引起网民广泛讨论并进而形成强大网络舆论。影响党和政府决策或造成重大现实影响的公共事件,如“躲猫猫”事件、天价烟局长事件、“我爸是李刚”事件等。当下,网络成为反映社会问题、表达社会情绪的便利且重要的通道,而当问题或情绪关涉公民权利保护、公共权力监督时,网络空间的交互性、匿名性和开放性则会助推相关网络公共事件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