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语化:文风上的"三贴近"4月8日,美国国务院发布《2010年度人权国别报告》,和往年一样,这份报告再次点名批评了俄罗斯、中国、白俄罗斯、泰国、朝鲜、古巴等世界近百个国家.在这份报告中,美方不改颐指气使的偏见与傲慢,对中国人权状况说三道四.如何应对呢?新华网不仅及时刊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2010年美国的人权纪录》,还刊发了系列评论文章,其中《美国说人权,地球人都笑了》一文堪称历年来驳斥美国人权的经典文章.文章刊发后,我们收到来自各方的好评.  相似文献   

2.
在所有的人权之中,表达自由应该是第一权利。中国政府对待表达自由的问题一直相当谨慎,但这个问题极为重要且无法回避,必然成为西方社会对中国人权状况进行指责的突出话题。这个问题回答不好,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人权问题的对话,就不可能获得主动权。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24日宣布,中国政府正在制定《2009-2010年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将对未来两年内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做出规划。内容包括完善政府职能、改善民生、保护妇女、儿童、少数民族的特殊权利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有些事情,道理比较简单,但是要证明它,使人点头,令人信服,却不那么简单,没有大量的事实、数据是难以达到的。因此有些评论旁征博引、周密论证,以使观点精当,理直气壮。评论中的这种材料与观点的处理方法,我们不妨称之为厚事精理。 近几年来,美国“人权卫士”摆出一副捍卫世界人权祖师爷的架势,今天指责这个国家“侵犯人权”,明天又抨击那个国家人权“不合标准”。他们声称:“我们有一手好牌,我们自由和民主价值观在世界各地极有魁力。”有人甚至扬言,美国是“照耀这个灵魂不开窍的世界的人权灯塔。”事情果真如此美妙吗?未必。“未必”虽只有两个字,要论证它,却要百语千言。《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发表的《“人权卫士”的难题》,旁征博引了:(一)美国刑事组织1992年2月10日发表的一份报告;(二)美国一名著名社会专家1978年的著作《美国社会问题》;(三)一美国学者《美国的人权状况》长文;(四)1991年《巴黎竞赛画报》发表的有关资料;(五)  相似文献   

5.
《中国广播》2010,(10):49-49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26日发表《2009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白皮书指出,据抽样统计,每天人们通过论坛、新闻评论、博客等渠道发表的言论达300多万条,  相似文献   

6.
档案广角     
《湖北档案》2008,(11):1-1
日前,记者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获悉,中国政府决定制定《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对未来两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作出规划。这是中国第一次制定《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是中国政府贯彻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7.
继把“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之后,中国政府开始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和目标。4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以下简称《计划》),作为一种国家承诺,指出了未来两年人权保障的线路图。  相似文献   

8.
杨啸洲 《青年记者》2009,(14):44-44
当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已经成为见诸各级媒体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然而,从新闻实践的现实来看,地市级媒体仍然存在着许多落后于时代的观念和做法。某地市报发表的一则人权新闻《产品质量一流人权状况亦佳 江苏三友获服装直销美国绿卡》,可以充分说明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大观周刊》2012,(26):1-1
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在加快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促进人权事业发展,不断改善人权状况?这既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期待,也是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6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这是中国政府制定的第二个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规划,是我国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原则、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标志着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人们记忆犹新,3年前,在外有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内有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的困难情况下,我国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出台了第一个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规划《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在制度化、法治化的轨道上不断推进各领域的人权保障。今天的中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不断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政务公开方兴未艾……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见证着中国人权事业的历史性进步,也证明了一个国家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0.
人权入宪与信息自由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韩松涛 《图书馆》2004,(6):15-19
人权入宪给当今中国带来很多的影响 ,图书馆应该在推动中国人权向前发展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本文结合《联合国人权宪章》和国际图联《格拉斯哥宣言》关于信息和知识自由的表述 ,讨论了我国图书馆在这个问题上的现状 ,提出信息和知识自由是图书馆使命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