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化归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现状随着数学教育的发展,如何将数学教学知识更快、更容易地被学生所吸收是所有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重点,初中数学教师越来越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问题中,化归法是一种普遍的解题方法.化归法是指把数学中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归结到某个(或某些)已经解决或者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最终求得原来问题的  相似文献   

2.
<正>在数学课例教学中,运用化归法的频率很高。所谓化归法,就是借助一定的媒介,将教材内容进行转化,通过对媒介体的认知实现教学内化的软着陆。化归法的成功使用,可以将复杂的、深奥的、抽象的数学问题简单化、浅显化、具体化。课例教学化归法的运用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要处理好化归法的选择、运用、拓展等技术环节。一、选择化归,注重内容契合度数学课例教学要成功引导学生思维进入数理环境之中,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找到学生认知和教材内容的契合点,深度挖掘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3.
所谓化归法,就是用联系、运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待问题,把有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容易解决的问题。化归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小学奥数教学中的效用更是显著,它能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下面,就介绍一下我在奥数教学中对“化归法”的运用与心得,与同行们共飨。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课例教学中,运用化归法的频率很高。所谓化归法,就是借助一定的媒介,将教材内容进行转化,通过对媒介体的认知实现教学内化的软着陆。化归法的成功使用,可以将复杂的、深奥的、抽象的数学问题简单化、浅显化、具体化。课例教学化归法的运用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要处理好化归法的选择、运用、拓展等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5.
陈郴良  陈克东 《高教论坛》2004,(3):173-176,F003
化归方法是数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思维方法之一。本文分析了化归方法的思维结构 ,并结合微积分学的相关内容 ,对恒等变形化归法、变量代换化归法、参数变易化归法、构造模式化归法等 ,逐一加以论述 ,希望化归方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说:数学家思维方式的独特之处就是善于使用化归法。那么,把化归法介绍给中学生,成为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思维形式,应是贯穿中学数学教学始终的一个重要任务。应用化归法解决问题时,化归后所得出的问题应比原来的问题简单、容易或是已经解决的问题。也就是给学生指明化归的方向:由未知到已知,由难到易,由繁到简。  相似文献   

7.
一、化归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随着数学教育的发展,如何将数学教学知识更快、更容易地被学生所吸收是所有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重点,初中数学教师越来越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运用化归法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数学教学中,应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化归法是数学方法论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通过挖掘高等数学教材中的化归方法,探讨在教学中利用转化实现化归以及通过化归优化学生认知结构的各种途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的向学生传授化归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化归法是数学方法论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通过挖掘高等代数教材中的化归方法,探讨在教学中利用转化实现化归以及通过化归优化学生认知结构的各种途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化归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数学方法论"中的"化归法",是一种十分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但是在实践时,"化归法"又需要教师对化归的概念有较清晰的理解,对操作过程有较详实的记录,对结果有较客观的评述和总结.数学的教学本身强调的不仅仅是拔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还意在培养学生对知识有真正完整的、成体系的理解和掌握.在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巧妙设计本节的化归着手点,如何让教学程序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序展开,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和喜爱数学知识,是需要教师不断进行学情分析、知识解析和自我剖析的.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使用同一教材,每个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往往会产生不同效果,在十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通过对“化归法”的运用,使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化归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这里“化归”中的“化”指“转化”,“归”指归纳、总结。(1)初中生正处在从少年向青年转变的青少年阶段。其性格心理特征表现为:模仿能力强,但理解能力、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学习英语除了需要很强的模仿能力外,像学习语法就更需要很强的理解能力。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个时间段的心理年龄特征和以往的知识…  相似文献   

13.
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发现,许多数学问题需要通过化归法来解决,因此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化归思想,引导学生展开逆向思考,促进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发展思维、灵活运用学知的作用。本文筛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题,简述解题思维的思考过程,突出了化归,起到了诱发,是学生学习中常见的问题而不常想到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4.
涂媛媛 《教师》2020,(2):40-41
化归思想方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手段将问题通过变换使之转化,进而达到解决的一种方法。文章通过高等数学教学实践,探索化归法在求极限、求导、求积分中的应用,并阐明化归法的类型和使用原则。  相似文献   

15.
化归法是数学中一种非常普通的方法,化归思想已经渗透到数学的各个分支中。本文试从数学分析教材和教学的角度谈谈化归思想的渗透及化归法的应用。化归的基本思想是把甲问题的求解化为己问题的求解,然后通过乙问题的求解反回去获得甲问题的求解,也就是迂回前进,其目的就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睹为明,总之,通过变化把这一问题归结为另一问题,以便求得解答。我们说化归思想和化归法自始至终渗透在数学分析教材中,可从下面地方面来认识:一、我们知道,数学分析研究的对象是函数,研究函数的方法就是极限。数学分析中几乎所有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化归法在数学中是一个非常基本的思想方法.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熟练掌握并运用化归法,对于学好中学数学具有重要意义.而顺利实现化归的关键,则是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归法技巧.  相似文献   

17.
李天均 《孩子天地》2017,(6):155-156
本文主要介绍了要加强解题策略教学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训练学生在解题中采用多种解题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化归法解应用题,要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常用的推理方法等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提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应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解题中常将所给的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未知为已知,设法将问题逐步转化,用化归法解题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化归法”是常用的数学思维方法。何谓“化归法”?“化”即变化、化简;“归”即归纳、归类。也就是说,将新的、难的、繁的问题,转化归结为旧的、易的、简的问题来解决。本文就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合理地运用化归法谈几点体会。一、化新为旧,加强前后联系。前后相关、逐步深化是数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因此在讲授新知识的同时,要经常联系有关的  相似文献   

20.
化归法是将未知化归为已知的方法,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我们需要注意其题型,找到关键步骤,将它化归为已知题型,化归法的一般模式为:换元法是化归法中的一种,具有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特点。将换元法应用在数学教学中,既能使学生掌握一种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又能开拓灵活巧妙的解题思路。一、认识过程与思维方式的演绎例1:用“五点法”画正弦型曲线y=Asin(wx+)在中专工科“数学”教材中,归纳性列出该函数图形在区间[-/ω,/ω+T](其中T=2π/ω)上的五个关键点的坐标公式:(-/ω,0);(-/ω+1/4T,A);(-/ω+1/2T,0);(-/ω+3/4T,-A);(-/ω+T,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