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约翰·洛克是欧洲哲学史上著名的哲学家,西方近代经验论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是极其丰富的,从而为他赢得在欧洲哲学史上盛誉的是他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思想。洛克在他的巨著《人类理解论》中系统地、深入地论述了他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思想。洛克认识论形成的社会背景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15世纪中到16世纪西欧哲学——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形成的历史追溯。第二,十七世纪的英国——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形成的肥沃土壤。洛克作为英国经验论的集大成者,其理论的形成是在英国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洛克的认识论认为知识的确定性是贯穿洛克认识论的主线。洛克认为,探求明白的、确定的知识,仅靠对理性或观念的考察是不能获得的,还要转向对语言的分析与批判。洛克对知识确定性的探讨,目的在于对人生确定性的探讨。因此,文中把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为:(1)认识主题能力的分析;(2)观念知识的探究;(3)语言的理解分析。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对近代英国经验论发展的影响。(2)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对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和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发展的影响。(3)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康德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约翰。洛克是欧洲哲学史上著名的哲学家,西方近代经验论的集大成者。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的主要观点有:认识主体能力考察——认识的前提;观念一知识的材料;语言——知识的外壳;从知识确定性到人生确定性。  相似文献   

3.
大卫·休漠是十八世纪英国著名的经验主义哲学家,他的怀疑主义对他以后的许多哲学家都有重要影响。休谟怀疑主义在哲学上的最大意义在于揭示出近代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内在困难与局限,以及由此对如何达到确实性知识问题的深入研究,从而对近代认识论的发展产生重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洛克反省说的真谛张文玺,王新生约翰·洛克(1632-1704)是英国近代唯物主义经验论的杰出代表,西方近代经验论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培根、霍布斯和英国其他经验论者的传统思想,又总结,吸取了当时的科学成果,经抽象概括,提出了著名的“反省”说,“反省”...  相似文献   

5.
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是在继承培根、霍布斯和英国其他经验论的传统思想基础上,又总结吸取了当时自然科学成果经过抽象概括形成的。他的认识论对近代科学的发展不仅仅是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他的认识论对近代科学,特别是18世纪到19世纪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的方法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洛克是英国经验主义的奠基者,他在《人类理解论》中详细地论述了感觉经验认识论要优于理性主义的基本思想。本文从洛克认识论的历史和理论背景、洛克认识论的主要内容、反思洛克认识论的局限性三个方面论述了洛克认识论的基本思想,为今后学术界研究洛克经验论思想提供一些简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真正使培根的经验论哲学成为系统的经验论体系,对18世纪法国启蒙学者、唯物论哲学家、企图走中间路线的体谟、康德及现代西方各个经验哲学流派产生影响的杰出哲学家是洛克。国内外学者对洛克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认识是不够的。人们往往认为,洛克的主要贡献和历史影响是在政治理论、经济学和教育学等社会科学方面,许多有关洛克认识论的文章或者完全忽视了二者的关系,或对此仅予以轻描淡写,这样就可能片面理解他的认识论。或者忽视他的认识论中重视理性一面,得出洛克贬低或忽视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或者把他看成二元论者。洛克的哲学贡献不仅是英国革命的产物也是英国自然科学的产物.他对天赋观念的批判使经验论的基础更加稳固、对新科学运动起了有益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真正使培根的经验论哲学成为系统的经验论体系,对18世纪法国启蒙学、唯物论哲学家、企图走中间路线的休谟、康德及现代西方各个经验哲学流派产生影响的杰出哲学家是洛克。国内外学对洛克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认识是不够的。人们往往认为,洛克的主要贡献和历史影响是在政治理论、经济学和教育学等社会科学方面,许多有关洛克认识论的章或完全忽视了二的关系,或对此仅予以轻描淡写,这样就可能片面理解他的认识论。或忽视他的认识论中重视理性一面,得出洛克贬低或忽视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或把他看成二元论。洛克的哲学贡献不仅是英国革命的产物也是英国自然科学的产物,他对天赋观念的批判使经验论的基础更加稳固、对新科学运动起了有益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真正使培根的经验论哲学成为系统的经验论体系,对18世纪法国启蒙学者、唯物论哲学家、企图走中间路线的休谟、康德及现代西方各个经验哲学流派产生影响的杰出哲学家是洛克。国内外学者对洛克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认识是不够的。人们往往认为,洛克的主要贡献和历史影响是在政治理论、经济学和教育学等社会科学方面,许多有关洛克认识论的文章或者完全忽视了二者的关系,或对此仅予以轻描淡写,这样就可能片面理解他的认识论。或者忽视他的认识论中重视理性一面,得出洛克贬代或忽视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或者把他看成二元论者。洛克的哲学贡献不仅是英国革命的产物也是英国自然科学的产物,他对天赋观念的批判使经验论的基础更加稳固、对新科学运动起了有益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约翰.洛克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思想家、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奠基人。在哲学认识论上,他坚决反对惟理论的"天赋观念"说,提出双重经验论:认为人的心灵如同一块白板,知识来源于后天的经验,它包括感觉和反省两个方面。建立在经验论的哲学认识论基础上,洛克提出了"绅士教育"论、德智体相结合的教育内容观、实科教育论等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从洛克之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关于认识来源的理论及其内在矛盾;对二重经验论的理解以及二重经验论的提出在哲学史领域和心理学领域的影响;对洛克二重经验论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12.
英语经验伦哲学发展到洛克以后,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体系日趋完善。然而由于经验论本身的内在矛盾,使得从洛克开始,在认识上由可知论逐渐转变为不可知论。导致洛克陷入不可知论的原因有三:洛克坚持了狭隘的经验论立场;割裂了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辩证关系;传统的唯名论思想的影响。对洛克在论述物质实体不可知思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合理成分应予辩证地扬弃。  相似文献   

13.
洛克的“中道”观点的基础是他的上帝观。他认为,“上帝”观念不是天赋的,只能来自经验,并且,洛克从“自我”的认识中推论出了上帝存在。洛克把对上帝的认识外扩到认识论及社会实践领域。在认识论领域,洛克坚信理性与信仰之间可以实现“中道”;在社会实践领域,洛克意识到国家与教会之间也可以构建一个“中道”。纵然洛克的观点有不可回避的矛盾,但他对上帝的理性思考,以及由此而寻求“中道”的努力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4.
略论利玛窦向东方文人介绍世界地图和演绎法思维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察利玛窦的西学输入给17世纪以后东亚文人所带来的学术意义。首先,考察动摇了中华中心主义世界观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的意义,其次通过对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翻译和介绍,讨论以演绎推理为根据的西方学问的明证性。然而,与利玛窦所料想的不同,原来中国并非没有和实用性无关的数理,因此在结论中,也将谈到邵雍的伏羲64卦方圆图给研究二进制的莱布尼茨带来的共鸣。  相似文献   

15.
伏尔泰理性史观有 3个特征 :1 历史是可知的 ;2 历史进程是有序的 (规律 ) ;3 反宗教史观。伏尔泰的历史认识有其方法论根源 ,主要来自于实验科学、经验主义和自然哲学。培根、牛顿和洛克的思想对其影响致深  相似文献   

16.
洛克的经验论是以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为前提的,相信人能够认识外在的客观事物,最终将经验论的认识论理论化和系统化。休谟从经验主义原则出发,不承认经验之外的任何对象的可知性,是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而康德关于人的认识能力的哲学则主要倾向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是一种二元论。三种哲学体系是在继承和批判前人学说基础上建立起其自身独特的哲学体系,并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马勒伯朗士是17世纪西方著名的哲学家.他的著作《有关神的存在与性质的对话》研究了中西方哲学的矛盾与冲突,并对中国哲学与斯宾诺莎主义进行了批判.从介绍马勒伯朗士的生平与哲学思想入手,解析他在《有关神的存在与性质的对话》一书中体现出的对“中国哲学家”的认识、关于神的存在与性质的论证及其认识论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