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庄易 《华夏星火》2013,(4):28-31
1月10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面制品大会暨第十一届冷冻与冷藏食品大会"在北京召开,三全食品创始人陈泽民因发明了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和第一个速冻粽子、开创了中国速冻食品产业而荣获"中国方便食品二十年特别贡献奖".这一殊荣使早已成功交班的陈泽民再次从幕后走到台前,他大器晚成的传奇经历也再次引起公众瞩目.  相似文献   

2.
《发明与创新》2006,(5):46-47
俄人体冷冻术突破据俄罗斯《论据与事实》、《真理报》报道,像癌症和艾滋病这样的疾病目前仍属不治之症,然而科学家有望在100年内发现治愈这些绝症的良方。现代病人如果能陷入漫长的“睡眠”,等100年后良药发明时再“复苏”,那将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梦想。据悉,俄罗斯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可以长期保存人体细胞的“人体冷冻术”,目前在老鼠身上的实验证明,俄罗斯科学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让”冷冻人体”在100年后复活,也许不久就将从梦想变为现实。上世纪4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就一直在研究“人体冷冻术”。然而,在动物身上进行的冷冻实验几乎全…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人体冷冻技术越来越受关注,打算将来冷冻自己遗体的人也越来越多。然而,由于相关机构实践经验不足,暂时还没有成功唤醒冷冻人的案例。假如人体冷冻技术被证明可行,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故事究竟如何发展,依赖于许多因素,比如冷冻人已经"离开"了多长时间,他们返回  相似文献   

4.
很多人都知道人体冷冻技术,但具体的冷冻过程以及冷冻之后的复活技术,恐怕就没多少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了。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美国Alcor生命延续基金会以12万美金的价格为今年5月30日因胰腺癌去世的重庆女作家杜虹进行了大脑冷冻。杜虹作为中国首例参与人体冷冻保存以等待复活的案例,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冷冻技术毋庸置疑单就冷冻而言,理想情况下,在心脏停跳后几分钟内死者就会接受保存剂注射,替换  相似文献   

6.
我们往往认为新鲜的果蔬更为健康,可是,最近的一项研究却给出了相反的结果,认为冷冻保存的食品更加健康。在这场保鲜三天的果蔬与冷冻三天的果蔬的"大战"中,冷冻的果蔬大获全胜:大部分的冷冻水果和蔬菜的维生素C、花青素、多酚等抗氧化成分含量都更高。相比没有冷藏的胡萝卜,冷藏胡萝卜的叶黄素高达3倍,而冷冻  相似文献   

7.
人体冷藏一直是人类的一个梦想:把那些患了绝症的病人冷藏起来,等到治愈这种病的技术出现后再对冷藏人进行解冻处理,使其复活,接受治疗.那么,这个梦想到底有没有实现的可能?日前,加拿大一个只有13个月大的女婴在冻僵后心脏停止跳动至少2个小时,但在医生的全力抢救下,她竟然神奇地复活了!科学家因此断言:冻体复活不是梦.  相似文献   

8.
1月16日晚,哈尔滨市南岗区一家酒吧里上演了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人体悬挂,这在国内已不是首次。2006年3月29日,人体悬挂始作俑者九吉自行在青岛进行了国内首次个人悬挂;6月23日,九吉在北京13CLUB酒吧人体悬挂;10月28日,西安穿孔爱好者尝试  相似文献   

9.
从陈列柜的风幕、制冷系统、结霜与融霜、柜内温度分布及热负荷等方面介绍了食品冷冻冷藏陈列柜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指出了目前陈列柜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对食品冷冻冷藏陈列柜的研究趋势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杂志1991年第12期刊登了一篇介绍我国核心化学家汪德熙教授的文章。钱学森看后,1992年1月2日,专门致函《现代化》杂志,说:文章写得很好,但对汪德熙的艺术修养未提一字,这不好,要宣传一个人的科学技术成就和他在文艺领域的修养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1.
很多人都知道人体冷冻技术但具体的冷冻过程以及冷之后的复活技术,恐怕就没多少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了.  相似文献   

12.
把人冷冻起来,期待未来某一天将其再次唤醒,利用更新的技术赋予他们新生,这种思想在科幻小说里十分常见不过,冷冻法真的能保证人们在未来的某一天重获新生吗?将人体冷冻起来以备日后重生,这听起来真不像现实世界里的产物,或许它更像科幻小说里的内容。但事实上,人体冷冻很久之前就已经跳出了"幻想界",活生生来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了。  相似文献   

13.
目前市场上的智能化人性化、实用型冰箱寥寥无几,根据市场调查以及从网站上搜集的资料表明目前主只要的冰箱是那种体形大功能单一价格高的智能型冰箱且人性化成分少。这些产品功能无非兼容冷藏和冷冻且冷藏空间一般大于冷冻空间,这在一般情况下体现了冰箱的完整性及兼容性,但是也有其弱点,即在功能上存在着笼统性,没有把冷藏或冷冻环节做细,更没有一种是针对中薪白领生活规律设计的智能兼人性化的冰箱,所以从其消费人群的分布程度可以明显看到这种冰箱是有很大的市场。  相似文献   

14.
艾先立 《知识窗》2007,(8):50-51
近年来在欧美出现了一个挺赚钱的行业——冷冻尸体。一些行将就木的有钱人不惜巨资委托名目繁多的冷冻人体机构将自己的尸体处理后保存起来。有的人担心未来自己复活时没有亲人的陪伴.于是就把自己生前的宠物也一并冷冻保存.好在重生后寂寞的岁月中相依为命。  相似文献   

15.
王洋洋 《中国科技纵横》2011,(8):146-146,75
“知识产权”一词是由法国学者卡普佐夫创造的,196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沿用这一概念。我国在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民法通则》中将知识产权作为正式的法律用语。该《民法通则》规定: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隶属于民事权利。本文阐述了知识产权的意义、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特色、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对于人体冷冻,大家大概都不陌生:一些患了绝症的人希望先把自己冷冻起来,等医疗条件成熟的时候,再复活接受治疗。这项技术尽管很诱人,但就目前而言,还只是人类的一个梦想。虽然国外有一些人在临死前已被冷冻起来,但能不能复活,还是一个未知数。不过,另一项跟这相似的技术已基本成熟。这就是让人假死的技术:当一个人受了致命的外伤,因失血过多生命垂危之时,先把他做冷却处理,让他处于生命活动暂停的状态。这个状态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只有短短数个小时,但却足可让医生从容地实施抢救。  相似文献   

17.
《世界发明》2005,(7):53-55
这是一种备受争议,甚至让人有些毛骨悚然的技术,而且从未经过验证,但人体冷冻技术(将刚刚死亡的人迅速用液氮进行深层冷冻)可能会成为你造访未来世界的惟一通行证。  相似文献   

18.
一提到人体休眠,人们往往想到冷冻休眠,用液态氮把人体温度迅速降低,从而让人进入休眠状态。这种方法确实可以让人进入冷冻状态,但目前还没有办法通过解冻让人再次苏醒。如今,一种更好的休眠方法诞生了,那就是用硫化氢气体延缓人体的新陈代谢。由于人们已经知道,硫化氢气体具有减缓新陈代谢的功能,美国科学家做了个实验,他们让老鼠吸入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结果老鼠进入了休眠状态。  相似文献   

19.
科技快递     
由日本人研制的一种巧妙的技术能使冷冻水果的保鲜时间在发霉之前延长5倍以上。在大多数冷库中,冷藏的水果因湿度低而迅速干燥,为了防止这一点,水果通常贮藏在仓库的冷冻箱中,箱中  相似文献   

20.
科学历程     
文西 《百科知识》2014,(1):36-36
正1968年1月9日——南非医生完成世界上首例心脏移植手术1968年1月9日媒体播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南非外科医生克里斯蒂安·尼斯林·巴纳德博士把一个人的心脏移植到了另一个人的身上。在此之前也有很多人曾经做过尝试,但却没有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