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禽流感病毒H7N9在中国感染人数不断上升,截止4月8日,感染人数至24人,死亡病例上升至7例。这种在禽类属于低致病率、而在人类造成高死亡率的病毒,引起科学界的高度关注。H7N9禽流感病毒分析,最重要的方向之一——基因溯源近日已有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2.
《科协论坛》2013,(6):31-31
随着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的增加,公众们都在担心H7N9禽流感会成为下一场SARS。5月5日上午,农业部国家首席兽医师于康震做客首都科学讲堂,用科学的手段解密禽流感。据于康震老师介绍,目前的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感染征或疾病综合征,可表现为无症状感染、轻度上呼吸道症状、产蛋量下降直至急性死亡。禽流感中又有高致病性和低高致病性禽流感之分。人可能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第一,直接和感染家禽接触。第二,与一些带病毒的家禽,特别是带病毒的侯鸟、留鸟、观赏鸟接触。第三,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一些物品和食物。第四,接触到活禽市场中的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3.
<正>书名:《第四级病毒》定价:24.00元作者:【美】约瑟夫·麦克科密克苏珊·费希尔出版社:长春出版社出版时间:1997年11月ISBN:9787806046234有时候,正是因为对某个领域的认知不足,人们才会在突然面对时出现恐慌的情绪;各种版本的谣言也会伴随着恐慌孳生,愈演愈烈。例如近来对H7N9禽流感病毒进入高发期的认识。是的,我们必须警惕H7N9,冈为只有少部分禽流感病毒会对人类造成严重污染,而H7N9就是这"一小撮"病毒的代表:H7N9的病例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部分病例  相似文献   

4.
《发明与革新》2013,(12):48-49
不久前,我国科学家首次宣布,成功研制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这是由浙大一院与香港大学联合研发的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种子株"。该成果打破和改变了中国流感疫苗株需由外国提供的历史,为及时应对新型流感疫情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首次摆脱外国疫苗依赖症今年3月,我国首先发现一种新的H7N9禽流感病毒可  相似文献   

5.
冉浩 《科学大众》2013,(6):9-11
"嘿,听说了没有,H7N9那家伙如今出名了!最近有人感染了H7N9,人们对它有些害怕,不少禽类因为这个事情也遭了殃。"在流感家族里,正在讨论着这些事情。原来,2013年4月,在上海、江苏等地出现了新型的禽流感H7N9,并且有人感染死亡。可是禽流感不是鸟类的"感冒"吗?怎么传染到人头上了?  相似文献   

6.
正在经历了H5N1、H7N9禽流感后,最近浙江、广东等地相继出现了H5N6禽流感病毒。相比H5N1、H7N9禽流感病毒,公众对H5N6还略感陌生。有专家解释说,H5N6是H5N1禽流感病毒与H6N6禽流感病毒重配后产生的一个"儿子",它几乎继承了H5N1禽流感病毒的所有特点,只是散发的偶发病例,没有有效的人传人现象。  相似文献   

7.
<正>H7N9禽流感来了。与10年前的"非典"和以往的禽流感疫情不同的是,中国这次对疫情的反应较为迅速,而且,就目前观察到的情况看,疫情处于散发状态,尚未发现人传人。现在要做的是:开展全国性监测,尽早找到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早发现、早治疗,力争降低死亡率。尽管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是第一次感染人,但是人类既往也获得了有限的抗御相似的甲型H7和其他亚型禽流感的经验。根据这些经  相似文献   

8.
H7N9禽流感已导致更多的人染病和死亡。世界各国的相关研究人员正在密切关注和探索H7N9禽流感病毒的来源、毒力的大小、感染途径,中国各地也做好了防治H7N9禽流感的准备。尽管今天人类对H7N9禽流感认识还不充分,但不断公布的研究和防治禽流感的结果正  相似文献   

9.
4月的南方,正是桃红柳绿,然而在长江三角洲一带,人们却无心踏青观赏,倒是被禽流感病毒H7N9搅得人心惶惶。人们不无忧虑地得知,上海等地确诊被H7N9感染的病人数和亡故数逐日有所上升,所幸的是尚未发现有人传人的迹象,否则就可能酿成十年前非典的惨祸。  相似文献   

10.
<正>她领导的课题组创建了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统,首次揭示了重型肝炎病人肠道微生态变化规律,阐明了肠道微生态变化与重型肝炎发生、发展的关系,丰富了重型肝炎发病机制的理论;她率领课题组成功培养分离出SARS病毒并完成全基因测序,对揭示"非典"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首创"四抗二平衡"疗法救治H7N9患者,论文《人类感染活禽市场来源的新发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临床分析和病毒基因组特征》已在世  相似文献   

11.
奇闻妙趣     
《科学生活》2009,(4):34-35
科学家研制抗H5N1禽流感大米可保护禽类香港的科学家宣布,最新研制出了具有抵抗禽流感病毒功能的转基因大米。研究人员希望这种大米能够保护禽类而无需通过免疫接种。用于改进大米性能的基因来自一种传统的中药:玉竹。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科学家发现,玉竹具有抑制H5N1禽流感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科学生活》2014,(3):2-3
在“销声匿迹”了3个月后,从去年12月至今,新型禽流感病毒H7N9又开始活跃。截至2月10日,已有北京、江苏、浙江、广东、安徽等10个省份发生疫情,总计确诊感染病例185例,死亡34人。目前H7N9疫情仍在进一步发展,中国疾控中心统计显示,确诊病例每天都以5~7例的规模增长。通过对报告病例的深入调查研究,近日国家卫计委发布2014年版《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指出了新一轮禽流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科协论坛》2013,(5):22-22
4月12日,由科普出版社出版的《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科普挂图》下厂印刷,首印1万套已由中国科协配送中心配送到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3000个地市县科协,将为及时宣传普及人感染H7N9禽流感科学防控知识,引导公众理性对待H7N9禽流感,提高民众应对H7N9禽流感的能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NCBI流感病毒数据库获取2013年~2017年间H7N9禽流感病毒HA基因全序列,并采用数值映射和PCA聚类方法分别进行序列分析和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2017年期间,H7N9禽流感一直渐进进化,不具威胁。尽管如此,人们还是需要对H7N9禽流感病毒进行持续的跟踪和监控。  相似文献   

15.
禽流感密码     
非典过去了10年,又一种病毒来袭,这一次是一种叫做H7N9的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首发地点是上海,之后迅速波及多个省份,一时间人人自危. 流感,一种人人都得过的病,怎么会如此致命?不同禽流感病毒的名称里,H几N几的数字又代表着什么呢?禽流感背后的密码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流感病毒由于其易于变异的特点,不仅会导致每年的流感流行,更为重要的是各种新型动物流感病毒会不断跨种属传播,导致人的感染和死亡,甚至引起流感大流行,给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威胁.由于流感病毒重配的复杂性,很难预测何种病毒会引起流感大流行,因此在早期发现具有流感大流行潜能的病毒对于降低其危害至关重要.近年项目组在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等项目的支持下,逐步建立了各种新型流感病毒的监测和检测技术平台、结合计算机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预测预警技术平台,显著提高了我国早期发现各种新型流感病毒的能力,在H5N1禽流感以及2009年甲流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3月,针对上海新发现的不明原因肺炎死亡病例,项目组利用建立的技术平台迅速查明新型重配的H7N9禽流感病毒,并率先开展了病毒起源、感染和致病机制等系列研究,为我国成功防控H7N9禽流感疫情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关键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今日科苑》2013,(10):7
2013年5月19日,记者从北京市疾控中心获悉,今后,H7N9禽流感将纳入本市流感样病原学监测,不再特殊对待。由于连续多日没有发现新增病例,近日多地宣布解除H7N9禽流感应急响应。其中江苏、浙江、山东先后终止人感染H7N9禽流感四级应急响应,防控工作转入常态化管理。目前,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对H7N9禽流感疫苗的研发工作正在顺利开展。4月14日,针对各地暴发的H7N9禽流感疫情,北京市卫生部门宣布将防控级别提升,监测对  相似文献   

18.
最近山东省聊城市科协、老科协在江北水城科普网设立了预防禽流感科普专栏,开展预防禽流感网上科普宣传。该栏目设立以来,主要介绍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就禽流感发布的权威消息、《聊城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应急处置预案(试行)》、个人预防禽流感注意事项以及关于H7N9禽流感的科普知识,对于普及人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自我防控能力、减少群众对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恐慌和焦虑、指导群众科学看待和预防禽流感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兴 《百科知识》2013,(19):8-9
2013年秋天来临,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在中国以前未曾出现的禽流感病毒——H7N7病毒,这为中国2013年秋冬的疫情防治增添了新的变数,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公众在未来的日子,不仅要面对H7N9禽流感的复活,而且要应对H7N7新型禽流感的挑战。香港大学的管轶研究小组和汕头大学医学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研究人员在2013年8  相似文献   

20.
王平 《百科知识》2013,(19):4-7
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通报,截至2013年7月31日,中国内地共报告13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其中死亡44人。由于关闭了活家禽市场和天气回暖,H7N9禽流感在夏天似乎销声匿迹。但是,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H7N9禽流感有可能卷土重来,而且很可能比春季的流行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