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1 毫秒
1.
蒙绍伦 《成才之路》2010,(24):19-19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第三册及选修2中,选有多首唐宋格律诗(也称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其中,第三册《语文》选有5首格律诗;选修2选有8首格律诗。可见,格律诗在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是占有一定的比例的。学生了解一些格律诗平仄方面的知识,对恰当地诵读格律诗及准确地理解格律诗的内容,提高欣赏中国古代诗歌的水平等,是多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格律诗的探索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新格律诗近百年历史流变的丰富内涵可以概括为:一面旗帜(格律)、两个诗派(新月诗派、雅园诗派)、三次浪潮(新月诗派开创格风气在先,何其芳倡导现代格律诗在中,雅园诗派重振新格律雄风在后)、四种新格律的基本形态(整齐体、简明体、参差体、长短句体)和五个阶段(①1914—1933;②1934—1949;③1950—1977;④1978—1993;⑤1994—2005)。  相似文献   

3.
现代格律诗.也可以叫格律新诗、新格律诗或白话格律诗。现代格律诗派主要人物闻一多认为新诗的格律应做到三美: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词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并指出新诗的格律就是节奏。主要是韵和顿(音尺),这些理论使新诗的创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朱湘诗歌成熟期的代表作《草莽集》典型地体现了新格律诗派的流派特征,而且有自己鲜明的个性。他在中国新诗从自由体诗向新格律诗转型道路上做出了许多独特的有价值的探索,尤其对新诗的形式美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草莽集》中的诗音节和谐优美,形体圆熟美观,严谨而又富于变化。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中国诗坛出现的情态异乎寻常:先锋诗渐渐走火入魔,远离群众,失去读者;传统诗词重新崛起。为了摆脱新诗的困境,为了改变新诗史上一腿长(自由诗)、一腿短(新格律诗)的畸形面貌,一大批有志于建设新格律诗的诗人、评论家、学者,终于集结在一起,在特区深圳成立了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1994年10月,学会在北京召开雅园诗会,中国新诗史上第二个格律诗派——雅园诗派正式建立。  相似文献   

6.
被誉为“国诗”的格律诗词是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诗歌园地中的一枝奇葩。所谓格律是指押韵、平仄、对仗在诗词中运用的规律和格式,是格律诗词的三大要素。人们把这三方面的要求称作“诗中三味”。意思是说:如果没有掌握这三大要素,即便是写出七(五)言八句或四...  相似文献   

7.
赵萍霞 《文教资料》2010,(34):34-36
本文首先对汉语格律诗进行了界定,然后简要介绍汉语格律诗英译历史,界定“方法”一词;之后介绍了汉语格律诗英译的四种方法,分别是以韵体翻译的格律派、以自由诗体翻译的散体派、根据原诗内容进行创造性改写的创译派和散文诗译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英语格律诗的翻译方法问题,文章在对《墓园挽歌》两篇译文的效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在翻译英语格律诗的过程中,译者只有采用现代汉语格律诗的形式,通过移植原诗的格律,使译文尽可能地达到形式对等,才能充分展现原文的美,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内容对等。  相似文献   

9.
古人写诗,尤其是作格律诗,遵循的基本章法是起承转合。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注释是:旧时写文章常用的行文顺序,‘起'是开始,‘承'是承接下文,‘转'是转折,‘合'是全文的结束。格律诗中,绝句有四句,按顺序依次为起、承、转、合;律诗有八句,每两句为一组,也就是一联。前两句是首联,称为起句,三四句  相似文献   

10.
20年代中期,出现在诗坛上的新月诗派是从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分化出来并重新组合起来的纯文学社团。1925年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来,怀抱着“与《创造》并峙称雄”的决心和“领袖一种文学潮流或派别”的宏愿,在北京联络徐志摩、刘梦苇、宋湘,饶阵侃、孙大雨、于赓虞等志同道合的诗人,在家里定期举行聚会,讨论诗歌理论、指点诗坛现状和交换品评作品。次年,又创办了《晨报·诗刊》,积极倡导新格律诗。这一年的5月,闻一多在《晨报·诗刊》上发表长篇诗论《诗的格  相似文献   

11.
(一)《形声通》的作者和内容;(二)有关重要术语概念的释读;(三)《形声通》音系的内容、特点及其在音韵学上的成就;(四)《形声通》音系的性质;(五)口操之说的现实意义;(六)《形声通》的价值、意义和局限。  相似文献   

12.
纵谈英语格律诗汉译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从朗费罗的名诗《人生颂》于一百四十多前破天荒最早译成汉诗以来,英语格律诗的汉译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为英语格律诗的典型之作《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早已译成多个译本,其中三种主要译本代表了我国译家不同的翻译思路和译术。“以顿代步”作为英语格律诗汉译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翻译实践中不断完善,对于英诗汉译及教学具有实用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艾青的诗歌形式演变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即自由诗前期(1928年-1941年);自由诗后期(1942年-1948年),新格律诗前期(1949年-1964年);新格律诗后期(1977年-1984年)。每个时期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艾青所提供的自由诗和新格律诗的典型形态具有丰富的弹性和延展性,同时具有情感的自然律动功能,在审美上集自然之美、整齐之美、变化之美于一身。艾青诗歌形式的演变体现了诗歌自身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历史时代的变革所决定的,它为20世纪中国新诗的形式变迁提供了一面镜子,为中国诗坛提供了自由体和新格律体这两种成功形式的范例。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以来,经过不少新格律诗人的共同努力,在中国诗坛上逐步形成了又一个新格律诗派——雅园诗派。这个诗派在格律理论建设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在“雅园诗会”共识的基础上,诗派成员分别提出了泛格律诗观、严格律诗观与格律准格律相结合的诗观,显示了多元与包容的特点。它们相辅相成,和而不同,都为新格律诗理论的建设作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5.
诗中有问答者称为问答体。格律诗因为在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要求严格而很难使用问答体,但仍有一些优秀的诗人能突破限制,将问答体用得得心应手。如: 一、一诗一问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二、一诗数问李端《逢王泌自东京至》:“逢君自乡至,雪涕问田园:几处生乔木?谁家在旧村?”(二问)王安石《勘会贺兰  相似文献   

16.
中国格律诗英译之难在于意境之传达,声律之建构,风格之再现。有人认为中国格律诗不可译,我想主要指这个层次。由于英汉不属于一个语系,语言参数差别很大,各自诗歌的建构方式亦各不相同。西方英美等国为轻重语言(stress language),其格律诗,词虽长短不齐,每行不计词数,但须计音节数目,以轻重节奏为韵律,英美格律诗篇有押韵者,如“英雄对偶体”(heroic couplet),“十四行诗”(sonnet)等,亦有不押韵者,如无韵体(blank verse),无韵格律诗特别出现于莎士比亚戏剧与弥尔顿的史诗中,但仍有抑扬顿挫之节奏。英国诗坛至今仍继续有韵诗与无韵诗两大传统,而美国诗歌当今似乎更强调口语节奏、自由体和新意象。汉语为声调语言(tone language),其格律诗以平仄为节奏之本。中国诗歌一向押韵,无韵既觉  相似文献   

17.
对于《新序》文体性质是小说的观点,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批判:(1)《新序》虽有一定程度的虚构成分,但虚构不能作为小说文体的充分条件;(2)《新序》还处于依附子史的状态,未成为一种独立文体;(3)《新序》文体具有综合性特征。《新序》就全书而言还不能列入小说之林,尽管其中有许多故事,不失为精彩的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18.
文章是自由诗、自律诗和现代格律诗的现代三大诗体的研究之一。重点在回顾100年来现代格律诗艰难探索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现代格律诗在字数、句数、双音词为主和押韵等的“四项原则”,并由此展望“以繁荣大中华诗歌创作为中心,而形成自由诗、自律诗和现代格律诗三足鼎立的格局”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合同法》有关规定的称谓应规范化,先履行抗辩权与后履行抗辩权不可混淆,不宜称不安抗辩权,先期违约不可等同于预期违约;附随义务与(先)后合同义务,从给付义务、减损义务应加以区分;可追认合同还有第四种情形。  相似文献   

20.
格律诗的格律,表现在句数、字数、用韵、平仄、对仗诸方面。六言格律诗除在字数、平仄上与五言、七言格律诗不同或不尽相同以外,在对仗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 首先,对仗用得更多。在对仗方面,六言格律诗与五言七言格律诗的要求是一样的。但统计数字说明,六言格律诗中,对仗用得更多。 在《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4月版,王全点校,25册)的104首(连同重复的,为142首)六言格律诗中,共有599句(有一首逸一句)。在300联中,对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