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所谓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育,可以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其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开展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思维.在化学教学中,怎样才能更  相似文献   

2.
郑立新 《考试周刊》2011,(37):46-47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规律,积极探索、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主动去探究知识,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所谓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育,可以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其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开展启发式  相似文献   

4.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针对逻辑性极强的基础性学科数学而言,是每名低年级数学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研究的问题。而结合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上课期间注意力不集中、复杂逻辑知识接受力普遍低下的实际情况,让学习兴趣作为小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老师,就是我们低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者致力于引导激发的主要方法。利用情境带入、开展游戏、激励引导的方法,创建生动趣味的课堂环境,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美军 《考试周刊》2011,(44):152-153
随着高中化学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探究性教学已经逐渐成为高中化学课堂的主流。在探究性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探究兴趣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永恒的话题,兴趣能够促进学生去思考、去探究,能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新性的一种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6.
问题式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就要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去引导学生更好地思考和探究。1.创设故事式的问题情境小学生喜欢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故事可以帮助学生在情境中得到启发和思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故事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  相似文献   

7.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变被动的学习方式为主动的学习方式,并在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获得多方面素质的提升,从而有效地实现地理课堂学习的素质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8.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老师并不是单纯的传道者,更重要的是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建立学习兴趣。这样,主动有兴趣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积极努力的思考。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将从师生关系、教学手段、教学情境等方面试论初中数学教学过程的兴趣培养。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创新课堂设计,优化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特点,从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去寻找激发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思考的内容,再配上学生感兴趣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成为愉快教育的主动合作者。如何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0.
汤协勇 《成才之路》2012,(29):51-51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变被动的学习方式为主动的学习方式,并在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获得多方面素质的提升,从而有效她实现地理课堂学习的素质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因而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是提高教学有效性韵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项事物感兴趣,就会主动地接近它,思考它,就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学生对教学若感到枯燥无味,必然“厌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20,(82):37-38
提问是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的有效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有效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相关的教学活动中,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文章主要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进行的有效提问策略,希望能够为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在课堂上实行探究性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互动探究性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因而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兴趣能推动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引言、设置悬念、运用诗词、谚语、漫画以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引导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扎实推进,高中生物教学也逐渐开始转变传统的"填鸭式"和"灌堂式"的教学模式,寻求更有效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而启发式教学就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学习理念,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启发式教学意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起对生物探索的兴趣,主动思考生物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本文立足于现实分析将启发式教学应有于高中生物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更好地实施启发式教学提供一些有效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生物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而实践操作最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具体方法有:引入素材,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合理分工,激发学生互助合作的兴趣;评价激励,激发学生主动表现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启迪他们主动思考、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